孙海龙 张云龙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200241)
众所周知,人是物质躯体与精神性情的结合。一方面,作为物质存在的躯体运作过程会反射于精神性情,另一方面,作为精神存在方式的性情念想也会反过来作用于人的躯体状态。[1]道教是唯一起源于我国的固有宗教,集道家的思想、阴阳家的学术和神仙家的修养于一体,也是华夏古宗教的继承者,在教义上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在本体而言都是“道”,由于道教是一世生命观,因此大家要快乐地活在现有世界上,也因此道教才有傲世的养生学,人人都能长生久视,追求生命的最高价值。[2]而寄托于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中,传统养生与保健则更多的注重于以身体运动,更多的注重于身体的建构以达到精气神的饱满充溢;道教的传统养生保健则更多的注重精神修养,“道”孕万物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则更多的从精神性情方面来引导躯体活动。道教的养生理论有哪些呢,各个时期的道士又有怎样的养生观呢,现在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态势如何以及将道教的宇宙观、生命观、养生观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应用于现代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中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出现呢?有鉴于此,探讨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经》中经典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显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而以老子思想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自此诞生了。又经过关尹子、文子、杨朱及庄周等人的传承,道家思想逐步向前发展,至东汉时期,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进而演化、发展,形成了道教,并尊称老子为教主。
2.2.1 被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的养生观
2.2.1.1 “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
《道德经》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道是“天”“自然”“无为”“不争”“守弱”。人的根本法则其实就是“自然”,此处的“自然”并非现代人所说的物质意义上的“自然”,而是本来如此的特质。在《道德经》看来,人对于万物只能是“辅”而不能主观的“为”,也就是按照“自然”的原则行事,而不要违背。
“无为”“不争”“守弱”就是从“道法自然”的思想落实到人的实际行动之中,是一种圆滑的处事方式,既不争名、争利、争位,由于心胸豁达,处事中道,而引动本初的能量,这种能量经过自然的累积逐步壮大,故而“天下莫能与之争”。[3]
《道德经》主张“无为”“不争”“守弱”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并且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养生中,要求“自然无为”地对待人的生命。过度的重视养生反而会损害生命,甚至进入死地,可见过分追求养生效果,实际上是不懂养生,一个善于养生的人不是整天挂记着自己的生命,而是忘记了生死问题,没有忧虑,进入了完全放松的状态,结果反而长寿。
2.2.1.2 “虚静”“抱一”“寡欲”的养生方法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在《道德经》看来,世界万物千变万化,最终都是要回复到根源,这就是“静”,所以从人的心灵虚静就能看到万物变化的周而复始。[3]而人处天地之间不应有自己的私心杂念,而应该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后而不先,不与人争。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孔子问礼与老子,老子对孔子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意于子之身”。认为人的多欲无益于身体健康,因此要去除对于外界的各种欲望,因为欲望多了人心就无法虚静。“治人、事天,莫若啬”,所谓“啬”就是爱惜,“治国者当爱民财,不为奢泰。治身者当爱精气,不为放逸”[3],老子认为,要爱惜精气,而不要让过多的欲望伤害到人的精气,只有不断的积蓄精神,保养精神,才能为健康的身体打下基础。“知足”“淡泊”、“抱一”的养生态度可使人以一种“天人合一”的观点来看待生命。对于人的实际生活来说,常使精神进入这种境界是可以获得长寿的实际功能的。
2.2.2 被奉为“南华仙人”的庄周的养生观
2.2.2.1 “顺虚以为常”的养生观点
《庄子·养生主》是论述养生之道的篇章,开崇明义便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亲养,可以尽年。”人生在世,生命有限,追逐无限的知识有害于生命;为善追求名利、为恶触犯刑法也有害于养生;而只有“缘督以为经”,才能使身体得到保养、获得长寿。顺乎自然,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做到“与物委蛇”与“冰解冻释”,即与物顺行而同其波荡,不进行主观控制,让心中的情绪郁积通通化解;做到“至人之德”,排除人世间的利害关系无任何牵挂,飘然而来,飘然而去;做到“复归于婴儿”即像婴儿一样,无祸也无福,忘情于室外。[3]
2.2.2.2 “节欲守神”“坐忘”“心斋”的养生观念
《庄子·庚桑楚》中列举了“富、贵、理、气、恶、喜、去、取”等二十四种欲望,文中认为,如果对这些欲望有所节制就可以使心灵平正、宁静,以至于虚而无为。《庄子?至乐》其中说道“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而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认为人有各种欲望,若是因实现不了而担忧、害怕,那么这对于保养身体是不利的。欲望愈多,不加以节制,对身体的损伤则愈大。《庄子·大宗师》言:“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陈鼓应先生注释为“遗忘了自己的肢体,抛开了自己的聪明,离弃了本体忘掉了智识,和大道融通为一”。《庄子·人世间》引仲尼与颜回的答问: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使心志专一,排除杂念,既不用耳去听,也不用心去思考,而是用“气”去感受,因为气是虚的,因而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万物,感受到“道”。这里追求一种顺归自然的状态,清净、虚达,即可“不道引而寿”。[3]
成仙的理想是道教教徒所崇尚的,是道教的教义核心之一,而养生则是成仙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道教养生的基础是元气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它在强调元气论的同时,提出了导引、气功、服食、房事等具体实践方法,为达到延年益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1 道教开山鼻祖张道陵的养生观念
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经后期发展,逐渐成为中国道教的唯一源头,张道陵因此被奉为道教的开山鼻祖。爱国诗人陆游的“安得仙翁索米术,一生留此弄清泉”,表达了对张道陵的崇敬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他的著作《老子想尔注》中,多处提到了“重生、以清净为本、爱精全神”等养生方法,把清净的养生思想贯穿到宝精、全神、行气诸道术中,提出“道人当日重精神,清净为本”,“要爱惜精气”,认为“精”是人之根本。欲养生,先宝精,精宝神凝方可达到“神成仙寿”的目的。主张让神魂脱离肉体到太阴中聚气复生,以调整呼吸、吐纳导引求得仙寿。[4]
2.3.2 道医学家华佗的养生思想
华佗作为道教家,更多的成就存在于医学上,但其养生思想却综合道家理论、医学理论以及医疗体育,创编了广为流传的导引体操“五禽戏”,在《太上老君养生诀》一书中,认为在养生健体方面五禽第一,服气吐纳六气第二,养生真诀第三。认为服气吐纳、运动导引可以养生,但强调要得法。同时也认为修养精神可以养生。认为“善摄生者,要当先除六害”:“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音,三者廉货财,四者捐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不仅从身体运动上有所要求,而且在精神修养上也有所要求。
2.3.3 山中宰相陶弘景的养生观
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家陶弘景十分重视道教养生学的研究,主张道的修炼应从养神炼形入手,总结了“吹、唏、呼、呵、嘘、呬”六字诀导引吐纳术。撰写了《养性延命录》一书。强调养神当“少私寡欲”“游心虚静,息虑无为”,调节喜怒哀乐情绪,防止劳神伤心;炼形则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度”避免过度辛劳和放纵淫乐,辅以导引、行气之术,方能延年益寿,长生久视。
2.3.4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观
孙思邈是祖国医学的一代宗师,他的辉煌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博大精深,不但包括了他自己的广博实践和卓越创造,而且集唐以前我国医学之大成。因此人们尊称他为“药王”。除了在医学界的成就,在道家养生术方面也有不小成就,他十分注重元气的补充,常采用吐故纳新之呼吸锻炼法,并根据季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采天地日月之精气,培补自身元气,复合医学养生之法,终年一百四十一岁。[4]
2.3.5 内丹学家吕洞宾的养生观
自唐末以来,内外兼修成为丹道修炼的总趋势,自然吕洞宾本人也摆脱不了这种趋势的影响,但在实践过程中,他对基于铅汞等物质的外丹说逐渐产生怀疑,而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从道教固有的服气、行气、导引、胎息、房中术演化而来,以人体为炉鼎,以精、气、神为药物的内丹修炼中。他认为人皆受父母先天血气而生,要通过自我调摄,补养亏损,达到精神充沛、血气旺盛,长期不懈的修炼下去即可延年益寿,最终得道成仙。[4]
2.3.6 邋遢仙张三丰的养生观
全真道士张三丰,继吕洞宾之后,继续传承丹道理论。主张“性命双修”,形成一种先摄心修性,次炼化精气修命,末“粉碎虚空”以了性的所谓性(心理)命(生理)双修丹法。张三丰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武术家,他多力善走,有精湛的武功,善内家拳,是内家拳技的继承者和发扬着。为现今社会内家拳的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4]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是一门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点上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生命科学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双向强动、奇物交叉的产物,带有鲜明宗教神举特征。[5]反映和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围绕人的生命价值、形神关系、动静关系、阴阳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哲学思考。用民族的、传统的特有的文化及方式致力于养生保健,为自身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中华民族是极富创造力的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岁月中,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社会生活绚丽多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得不引发人们在对待生命问题的思考,并进行了细微的实践,发展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育养生体系,在这个养生领域内,最具特色的就是导引和武术,他们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2.1 导引功法及其开展现状
导引功法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有调身、调息、调心三要素。在练习过程中可根据锻炼的方法分为静功、动功和保健功。静功就是练习时身体姿势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以调心、调息为主,不断加强意念对自身的控制,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某些指定位置上,使人的思想、情绪、意识逐渐安静下来,排除杂念,使大脑进入一种宁静、虚空、轻松的境界,从而消除疲劳,使气血调和、经络疏通、精神充沛;动功就是练习时以多变的肢体运动为特点,以调身、调息为主,通过身体姿势的变化来强筋健骨、调高关节的灵活性和加强全身的气血流通,达到全面增强体质的目的;保健功就是运用自身按摩、拍击等锻炼方法,达到疏通筋络、调和血气、增进健康的目的。
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法在现今社会依旧普及,很多高校开展了养生课程选修课,很多晨练者选择养生功法练习,甚至在竞技体育中也应用了养生功法,它可以与现代体育训练相结合、取长补短、全方位开拓竞训途径。在消除运动疲劳、调节和提高训练质量、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和防治运动外伤及疾病以及提高运动队的道德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
3.2.2 武术及其开展状况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流派繁多,讲求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它可内养性情,固本保元,外练筋骨,手足矫健,既是一种训练格斗技能的有效手段,又是一种强筋骨、理脏腑的锻炼方法。把武术应用到保健养生,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可根据锻炼的方式分为套路运动和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在练习时要求调息运气,伴随着身体姿势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呼吸方式,达到不同的锻炼效果;功法运动又分为柔功和内功。经常练习柔功可以提高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和弹性,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起到强筋壮骨,筋络疏通,调和血气的作用;而内功则以练气、养气为基本形式,通过以气助势、以气助力、以气养生的修炼,达到内外兼修,内强外壮,运用调息、调形、调心的锻炼形式,达到调理脏腑、增强体质的目的。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民族的精华,不仅体现在它丰富的内容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蕴含的东方文化充满着神秘性。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行了武术比赛,虽然不是奥运会项目,但是在奥运会期间举行比赛还是大大的宣传了我们的国宝,让世界人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中国武术。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京剧、中医一同,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没有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长久传播能够建立在本民族大众不认同、仅仅依靠外民族本能似的文化好奇心的基础之上。[7]而武术的广大衣食父母是练习者和观看者,可见,纵观武术比赛的现场,看台上寥寥无几的观众总是让人觉得心寒,学校和社会中习练武术的人数又有多少呢?除去学校体育中的武术课程设置,大众体育中只有每天清晨在公园里习练太极拳的老年人;竞技体育中体工队的队员们还在辛苦地练习着……,发展现状还是处处充满着危机感。
3.3.1 传统气功的推广
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西方竞技体育获得胜利的激动和无比的自豪感,而是慢慢的转化为追求多层面多方位的情绪体验和健康追求,所以,养生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开始成为一种潮流的趋势。但是学校体育作为中国体育的一个分支,在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出现明显的滑坡,表现在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形成的原因既有来自家庭的过度疼爱,又来自社会的竞争压力,同时还与学校教育管理的方式落后以及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有关。[8]所以在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养生功法的基本方面,能够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正确运用传统气功来缓解压力,增进健康,增进友谊,而且还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及处事之道。而养生功法所特有的一种节奏缓慢、舒缓平和的练习方式,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场地器材,强度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老少适宜,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习练。
3.3.2 太极拳的推广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因为它深深扎根于中国肥沃的土地之上,广泛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文化精髓,集传统哲学、医学、美学、养生学、伦理学于一体,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产物。在推广《全民健身计划》和《阳光体育》新农村建设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的健身、养生价值熠熠生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在大众群体中脱颖而出,为全民健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刚柔相间,似行云流水的太极拳用其蕴涵的丰富文化牢牢地拴住了一群追求健康,探索吸纳东方文化的习练者。太极拳的特殊功效,已经引起了外国学者的注意,而且太极拳所归属的武术课程已经在大多数的学校中开展,太极拳依附这一平台,已经发展到了更高的层面,更多的青年学生也开始掌握太极拳,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的齐头并进之势。
健身气功作为体育总局批准的第62个体育项目,有关专家于2002年12月全面完成4套健身气功功法的编创,并于2003年开始对外试行推广。截止2006年11月底,已在全国32个省区市建立了5000多个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并在第10届全国运动会、第5届全国农民运动会、2007年香港国际武术锦标赛、2007年山东首届全国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大会等大型活动和赛事上进行了表演展示。2008年9月在韩国釜山举办的第4届世界大众体育运动会增设健身气功项目作为竞赛项目,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站点建设、海内外交流展示等,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9]健身气功海外推广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已经与全球3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合作关系,12个国家地区成立健身气功组织。海外习练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并且认为习练健身气功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帮助,这为健身气功的后期海外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10]其简单易学、强度适宜、锻炼效果全面的健身功效深得习练者的喜爱。
道教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不仅在物质躯体层面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有指导意义,而且在精神性情方面也能提供稳固的支撑,其主要体现:
4.1.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引导人走上正确的到道路,而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作为人生观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人的生活方向,道教文化重视“重人贵生”、“清净无为”、“虚静、抱一、寡欲”的人生观点,这在缤纷繁杂的现代社会中已经很少显现,在电子社会的繁重的压力之下,正确的人生观可以帮助许多困惑的人们,将名利看淡、将功名削减,顺势而行,颐养天年。
4.1.2 改善现实的思维方式
繁重的社会压力,使人有强烈的现实感,所感觉和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活生生的现实,除此之外便是幻想。只有事事遵循自然的中正原则,做到“缘督以为经”,从现实中找寻属于理想的一部分,顺其自然,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致力于实现既定的目标、价值和对他人的奉献,尊重道德和自身的完善,力争消除“老太太摔倒没人扶”的社会现象。
4.2.1 动静结合,心形兼修
现代的养生锻炼方式,除去大众性的锻炼手段,选择太极拳、健身气功来锻炼不失为一种好的锻炼方式,运用养生锻炼方式,选择身体姿势相对安静的静功和通过身体姿势来强筋健骨、增强体质的动功,辅助安静清新的自然环境,来增强体质、提高灵活性和加强气血流通。除形体运作外,更高的境界是调整呼吸,以意念调动躯体,融会贯通,结合道教“少私寡欲”“游心虚静,息虑无为”的养生文化,使自己进入一种忘我的境地,达到气流全身,滋固身心。
4.2.2 以内为主,内外兼修
道教文化注重养内,提出“精”是人之根本。欲养生,先宝精,精宝神凝方可达到“神成仙寿”的目的。以身体为炉,以精、气、神为药物,炼出精髓,滋固身心。通过习练健身气功提高人体内部精神、脏腑、血脉等环境系统水平,进而促进人的整体身体健康。不仅从外形上塑造人体完美曲线,而且强化内心,达到血气充盈,健康长寿。
4.3.1 无为、不争,构造和谐社会
道教文化中宣扬“无为”“不争”,可是就算遵守了这一观念又有何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总是无形中给人施加压力,在压力面前,有的人屈服,逃离世间;有的人反抗,生活窘迫;有的人怀着一种信仰,无为、不争,从精神与躯体上来缓解压力。通过遵循道教的养生文化,加之民族传统体育的锻炼,调身、调息、调心,不仅从外形上构造完美的人体曲线,而且调和内里,还用清净的文化来灌输,化社会压力为虚有。
4.3.2 接纳、交流,搭建人际关系
太极拳、健身气功等都具备这样一则功效:强身健体,防治未病。加强习练,可以使人体遵循规律的生命活动,使各个细胞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延缓衰老,增强体质,防治未病。
门相对而不识其貌,路相迎而不欲言语的现今交往怪癖,极大的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强身健体方面也因为交往的原因而达不到共同的追求。敞开胸怀,纳人无数,建立丰富的人际关系网,提前预定好自己后半生的伙伴,一同聊天,一同练拳,一同长寿安康。
4.3.3 节欲、调理,塑造强健体魄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繁杂的人际交往,繁华的都市与柳绿花红的繁忙,总是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欲望,金钱的欲望、名利的欲望、地位的欲望、性的欲望,这些欲望会驱使着人们去做一些有伤身体的事情,无节制的行驶,会使身体无法支撑,道教理论倡导节欲,以自由的心灵去享受这世界的美好,而不是被迫的跟着社会跑,主张内调心理、外炼体魄、延年长久矣。
道教的养生理论与现今的养生体育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通过学习道教所特有的文化,深化现今养生体育,在“调身、调息、调心”的基础上加之精神层面的修养,在思维方式上、修炼形式上和现代处事上有着不同的启示,既调节了性情,又培养了锻炼的意志,使身体与精神充分结合,在人体养生保健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为增进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詹石窗主撰.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2.
[2]张柽.道教贵德法自然[J].中国道教,2006(6).
[3]詹石窗主撰.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48-66.
[4]赵立纲主编.历代名道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74-607.
[5]陈连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思维模式极其现代价值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8).
[6]覃燕庆.发掘弘扬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文化为建设体育强国服务[J].体育文化导刊,2011(4).
[7]何英.武术国际化刍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
[8]任鑫洁.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和意义[J].科技信息.
[9]虞定海,王 林.新编健身气功推广给策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
[1 0]童世敏,虞定海,王美娟.健身气功海外推广 现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 0 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