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会 丁斌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军事体育部 黑龙江大庆 163319)
教育部在2002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为贯彻这一要求,各高校纷纷在体育教学改革上做出了探索和尝试,在不同观点的交叉整合中,体育选项课模式基本得到广泛的认同。但考虑到地域、气候、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具体的适合各自学校实际情况的模式构成也就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主辅内容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综合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普遍认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在课程目标上,要坚持增进学生健康,加强体育文化修养、终生体育思想和锻炼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要突出个人和个性特点,激发大学生潜在创造力的闪光点;在教材体系和课程结构上,要实现教材体系多元化、乡土化,扩大学生选择体育教材的自主权和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拓宽大学生自由、自觉学习体育的时间和空间。
正是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在《纲要》的指导下,提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主辅修教学模式,解决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陈旧、课程形式机械、教材体系单调、课程结构科学性不强、考核制度不规范等问题。所谓主辅修教学模式,即根据不同项群的运动项目之间的互补效应原理,科学地安排体育选项课中的主、辅项内容,即在选项课教学中,以一个运动项目为主,辅以一项其他运动项目,且每学期不同,以此丰富选项课的教学内容。[1]例如健美操选项课中辅以排球或篮球运动项目;羽毛球选项课中辅以网球或游泳运动项目。这种教学模式不仅符合体育素质教育和现代健康教育的理念,符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而且将为当前各普通高校实施的体育选项课和体育俱乐部教学提供一个可供参考与借鉴的范式。
从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来看,主辅修教学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能力、习惯为根本目标,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挖掘体育教育中蕴藏的人文精神,促进了终身体育的发展。二是打破了某一课程垄断某一学期体育教学的固有局面,有利于形成“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良好互动,便于学校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三是促进体育教师改变“样样通、样样松”的状态,促进教师对所热爱和擅长的体育技能上进行深入研究,发展成为个人的专项,使教师有条件、有精力练就“一技之长”,从而推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从当前实行主辅修教学的高校来看,在具体实施过程,因地域、教学条件不同,各高校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模式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但都对体育教师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赵鸽尔在《高校体育俱乐部形式选项课教学模式研究》中指出,按自主选择分项目上课,提高了对体育师资的要求,某些时尚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缺少教师,而传统的体育项目因选课人少,课时急剧减少,教师课量减少。[2]虽然一些高校采取大力引进人才和鼓励教师进修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学生的体育需求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如何建立一支既相对稳定又能适应这种动态发展的师资队伍,是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关系,确立多元培养目标,按需设计多种培养规格,建立多途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上课教师,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这三个“自主”为体育教学改革指出了方向,这段话明确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高校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将满足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作为教学指导思想,设定多元化发展的教学目标,确保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依据每个学校体育教学实际编写具有特色和可操作性的校本教材,教学内容既要涵盖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全面准确,又要便于体育教学的开展,便于讲解和示范。在教学内容选定上,要转变“重实践、轻理论”的思想,合理调整健身理论与技能实践的比例,使体育运动在科学的健身理论指导下开展,使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的同时,掌握科学的体育健身科学知识。体育教材的编著还要注重与中学体育教材的衔接,做到近期与远期目标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首先要搞清学生需要什么课,自己能上什么课;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自己能编写出什么样的教材,对于只能“照本宣科”、缺乏学习和研究的教师是一个挑战。
在教学准备中,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运动项目,促进学生运动机能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拓展体育教学的时间、空间和内容。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自我发挥相结合,在享受体育运动快乐的过程中完成技术练习,[3]掌握科学、有效的健身方法,体会到运动的快乐,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要坚持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改革方向,在实践操作中,要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技术水平评价与素质达标评价相结合,原有基础评价与提升幅度评价相结合,参与过程评价与考核结果评价相结合,使考核评价有效促进教学的开展,结果客观、科学、公正。研究表明,学生体育互评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全情投入而不是置身局外,极大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热情。[4]
主辅修教学模式的开展除了要求教师本人在体育项目中有专项、专长之外,还对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知识面提出了新要求。教师需对非专业领域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以及最新的体育技能、竞赛动态等进行积极储备;要熟悉主辅修教学模式的管理,打印选课名单,做好学生考勤记录,并及时将课堂教学状况反馈到评价系统之中,实现对学生的动态管理。
实行主辅修教学模式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而体育教师在高校之中的边缘化处境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成效。推进改革必须要从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高校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要从思想理念、资金投入力度和培训内容等方面着手,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5]引导教师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提高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形成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力。
普通高校大多没有体育专业和学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处于自发状态,这种状况无法满足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高校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际情况,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之中,在教师引进、培养中给予系统、长远的考虑。比如,可依据学校现有体育条件和教师的特长,在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中选取一两项作为学校的“拳头”项目,着重打造一批竞技人才,使其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旗帜,引导并激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竞赛。当然,一旦确立这样的方向,高校在人才引进和有关政策上都应该给予倾斜和配套。
高校现有体育教师多是体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较多,相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在体育知识和技能上比较全面、系统,但同时也存在着前面所说的“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缺乏具有较好竞赛成绩的专长。基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和教师个人的体能特点,在开展主辅修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教师本身在课程选项上的侧重和投入。有的老教师多年从事传统项目教学,学习新兴体育项目有难度,而年轻教师接受能力强,有体力有精力,可多发展一些新兴体育项目,甚至可以研究开发其他休闲体育项目,丰富体育教学和校园生活。
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的着眼点不应单纯强调器材购置与人才引进,更基本的是要用好现有人才,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培训,探索开展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着力形成人人皆能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尽其才的局面。高校要鼓励教师借助各级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加快自身建设,开展技能比赛,推进教学改革研究。教师要在改革推进中,针对不同项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班级,开展体能、竞技水平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理论的升华,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改革和实践。
大学生正处在运动习惯和体育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竞技水平和竞赛能力达到顶峰的时期,高校在引导教师打造个人专项和特色课程的同时,应以体育竞赛为牵动,支持教师训练带领学生参加各级体育比赛,开展校际间或校内各院、系、班级之间的联赛和友谊赛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有了兴趣,对体育活动就有了创造性的思维,为体育技术的发展贡献了力量。[6]同时提升了教师职业成就感和自豪感。对于教学成果突出,在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体育教师,高校应将其与主干学科、专业的骨干教师同样对待,给予相应的待遇和激励,提高体育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地位。
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要在上好体育课基础上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并提出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地方年度报告等制度,这是国家基于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提出的有关举措。推行这些举措的主导是高校,主体是教师。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是实践素质教育理念、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实行主辅修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1]丁斌,孟凡会,薄浦.主辅修式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7):85-87.
[2]赵鸽尔.高校体育俱乐部形式选项课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2):95-96.
[3]刘广路,王辉,石磊.体育选课开展现状与实施休闲运动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1):100-101.
[4]王乐,鲁志强.推进高等农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大连海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成果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19-220.
[5]张少文,杨明.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改革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12):118-120.
[6]刘宏伟.高校俱乐部体育模式对学生发展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