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素静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把握人本思想的深刻内涵,认识和谐理念的实践意义,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一环。
谋求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主线。企业加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目标,努力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企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化、企业化、实体化运作步伐,把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理顺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加大全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创造公正、向上、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企业,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四是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在经营活动中兼顾效率和公平,努力促进就业,加强环境保护,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社会全面进步贡献力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不发展就会落后,就要被淘汰。面对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当前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谋求企业扩建发展,也只有用科学发展才能解决企业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效益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目标。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失去了效益,职工没有了收益,和谐也就没有了根基。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作为根本目标,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构建和谐首先要构建企业内部的和谐,即员工队伍的和谐。队伍稳定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要求是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使全体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企业要实现和谐发展,经营管理健康有序,就要始终把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企业稳定放在首位。企业在实施重大改革时,要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在取得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有效地维护企业稳定。在利益分配中必须建立完善以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待遇、事业等各个方面体现职工自身价值,通过合理拉开分配差距,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对重大事项依法遵规,悉心听取各方意见,广泛发扬民主,做到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努力把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导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不断提高分析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在各项措施制定、工作部署和工作作风方面要切合实际,更要符合最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着力避免因决策失误和工作不当引起职工群众的不满和抱怨。 “群众利益无小事”,要从小处着手,细处着眼,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关心职工生活,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以人为本抓稳定,以稳定为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了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坚持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时为职工着想,处处为职工谋利;始终坚持依法治企,德法并重,不断强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力度,形成有效的构建和谐企业的保障机制,努力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深化改革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内动力。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去应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体到我们每个企业,一是要抓好体制改革,要根据企业主业和辅业的发展状况,加大主业改革;要以产业归并和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辅业发展为目标,实施辅业改制、主辅分离,不断优化企业经营环节。二是要抓好机制创新,要结合企业改革要求,对不适应企业发展形势、不符合流程管理思想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完善生产经营各环节管理制度及评价标准。重点要通过流程整合和再造,消除管理中的无效环节,搭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三是要抓好企业制度完善。要通过 “三项制度”改革工作,重点要建立岗位价值为衡量依据的绩效评价和薪酬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从而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使企业运转协调、充满活力、不断发展。在改革中,重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广大干部职工的创造精神,鼓励和支持一切创新活动,改革的过程就能成为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开拓奋进的过程,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成为企业持续获得强大动力源泉的过程。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企业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孜孜不倦地去努力,去追求。坚持和谐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与环境与员工的和谐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