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弋 秦 华
艺术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尽管有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其理论上的指导,但事实上,艺术会延引他律的特点,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用以平衡生活状态一种方式,甚至成为政治态度的显现(文人画中超脱的审美意识就有着社会意识,如谢柏柯(JeromeSilbergeld)认为士人的绘画赞助“更多地是建立在一致的阶级背景基础上的。并共同分享绘画作品上所具有的政治价值。”①这里就包含了一部分文人绘画可能包含的政治态度。)当时的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关系与今天相差甚殊,那些集创作、欣赏于一体的艺术个体状态与作品的意象呈现,对我们理解今天艺术和人的关系,颇多助益。
中国传统精英文化中的美术并非由职业画家来完成,他们的作品包含了很多绘画以外精神价值的规定性,也产生了中国传统审美和哲学的直接相关性。
这里先以明代徐渭为例,虽然徐渭“屡试辄蹶”,但书画文章早有盛名,后为抗倭名将胡宗宪招为幕僚。徐渭在军事上“好奇计,谈兵多中。”除此之外,他撰《南词叙录》,在戏曲史上完成了第一部对南戏整理,并著有杂剧集《四声猿》。可见,徐渭在艺术上可谓多能。
这种身份在古代不是特例,文人画家的前提是业余画家,其身份是士人,他们不仅仅是将自己的人生理解传达到绘画中,而且将这种意象的理念传达到他们所接触、创造的一切艺术中,如书法、绘画、戏曲、建筑等等。如提出中国画透视“以大观小”的沈括,对美术多有叙议,政治上他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干将,官至三司使,是著名的政治家与科学家;书画文章冠绝一时的翰林院待诏文徵明也是苏州拙政园的设计者;园林设计大师计成本人即是有名的画家。在戏剧上除了徐渭,文人画大师倪瓒也是中国昆曲的始创人员之一,明朝嘉靖年间的魏良辅《南词引证》载:“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与杨铁笛,顾阿瑛、倪云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这段记载说的是元末聚集在昆山巨富诗人顾仲瑛的玉山草堂的一个文人集团——包括当时有名的文人杨铁笛(维祯)、画家倪云镇(云林)和词家、音乐家顾坚以及柯九思,张渥、郯韶、黄公望、赵元、熊梦祥等等。这些文人即是当时各个行当的艺术精英,他们的交游打破了艺术门类的隔阂,可谓人人都是艺术家,至少也是高水准的鉴赏家。
中国传统文人在“济世”之外,也造就了中国古典艺术,这些艺术要么以“志道”为理想,要么就是趋向“游心妙悟”,这两者经常融合起来,但更多地倾向游心妙悟的方向上去了,这些艺术门类之间相互联系、促进,最终实现艺术的人生化、人生的艺术化,也整体上造就了中国艺术的一致特点“意象性”。
中国传统士人“艺术人生”的生活态度让我们反思今天的艺术之间、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现代教育开始,人类文明得到最普及的传播,但是艺术之间、艺术与人文之间的割裂也产生了。其背景是农业社会被工业社会逐渐取代,工业社会的矛盾不断暴露的现象之一。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工业社会(industrial society)的解释认为:人的思想观念充分更新,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加强,崇尚科学、信服真理、追求变革成为人们基本的行为或价值取向。工业社会是在农业社会长久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更是对农业社会的超越,然而,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顺应而至掠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化的极度发展压缩了人们的生存空间;高节奏、强竞争的生活加重了人的心理负担和生理不适;人际交往中的事本主义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对“现代性”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革的解读与批评著述甚多,如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在《现代性之隐忧》一书中提出现代性的三个隐忧似具有总结性:一是个人主义,它导致生活意义的丧失、社会平庸化、狭隘化以及道德的退化;二是工具理性主义的主导性:“应该由其他标准来确定的事情,却要按照效益或‘代价一利益’分析来决定,”这加深了社会的平庸化与狭隘化;三是在高度集权化、政治化的世界里自由的丧失。这也正如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所言,人们生活中的空间距离因科技发展不断变近,而人与事物之间的“切近”却丧失了。面对现代性症候,今天人们往往在历史与传统中去寻找自我慰藉与修复的途径,“唯有作为终有一死者的人才栖居着通达作为世界的世界。唯从世界中结合自身者,终成一物。②”而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审美精神意象可以让我们的精神在现代喧嚣与孤寂中体味中国传统艺术精深情致的生活——闲。
当代生活离不了一个“忙”,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中似乎充满了闲情逸致,中国古代文人尤其钟情于“闲”字,诗文中随处可见: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李涉)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
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言“惟南戏无人选集,亦无表其名目者,予尝惜之。客闽多病,咄咄无可与语,遂录诸戏文名,附以鄙见。岂曰成书,聊以消永日,忘歊蒸而已。”徐渭对南戏的整理所耗时间心力,自然不是无事可做以渡过酷暑的消遣,而是表达了所做的事情不是兼济天下的事功唯游艺而已,另外一层则是做此事的心理状态——闲适的境界。对于闲的真意,张潮解读:“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③可见,这种闲的人生态度,如林语堂所言“必须要有一个恬静的心地和乐天旷达的观念,以及一个能尽情玩赏大自然的胸怀方能享受。”④闲是以艺术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而艺术的闲情所寄又不仅仅是消遣。这“游艺”的闲情,看似是对时间的浪费,恰恰是对人生的尊重——闲是大充实。这“游艺”因儒家“志道”理想的约束,又不至于荒耽,乃成纯粹的热爱人生的忙碌。
人生活在时空之中,如果生命是一个过程,而过程是时间之交付,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就是对待时间的态度。如果把时间如何度过作为目的,空间则是途径。人生存的“空间”乃是为“时间”服务。“以消永日”的“闲”就是对待时间的态度。工业社会人按照时间生活,我们的生命正在被时间化,时间被机械化。相反,从中国传统艺术中体味的人与时间,乃是被人化的时间,时间也因此具有了情意。
以“闲”来对待生活艺术的传统艺术品位与现代艺术有很大的不同。丹托(Arther Danto)在《艺术的终结之后》中谈到现代艺术“从美学走向艺术批评”的转向,他认为这个转向不再仅仅是对美的意义做出反应,而是“当人们进行艺术批评时,一切都能够用语言表达。把一切转换成语言就是艺术批评的所作所为。”而中国传统审美意象中,艺术不依赖解读,主要依赖欣赏者对艺术的优雅体验。对于过度的阐释,苏珊·桑格塔(SusanSontag)说,“在某些文化语境中,阐释是一种解放行为。它是改写和重估死去的过去的一种手段,是从死去的过去逃脱的一种手段。”但是,在另一些文化语境中,智力阐释往往让我们脱离了艺术本身,阐释把艺术本身变成了一个“意义”的世界,所以她认为,“阐释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而今天,很多的艺术评论家把艺术转化为意义作为己任,“将艺术同化于思想,或者(更糟)将艺术同化于文化。”当中国传统将体悟作为艺术感受的途径,消除了人与事物交流时的隔阂,也即获得了海德格尔的“切近”。
中国传统艺术与生活的“闲”是用丰富的心灵深爱人生,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心灵的和谐。古人自有忙碌之处,只是处于现代忙碌生活中的人不知如何对应这忙碌,中国传统艺术的悠闲格调无疑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桃源之门,对于现代人生活心灵的慰藉意义深远,但是,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忙碌中勇往直前,却少回眸一顾。
注释:
①[美]谢柏柯(Jerome Silbergeld)撰,张欣玮、洪再辛、龚继遂译:《西方中国绘画史研究专论》,洪再辛编:《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5版。
②[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下)》,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83页。
③[明]陈继儒等著,罗立刚校注:《小窗幽寄·外二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④林语堂著,越裔汉译:《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