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法飞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中学时就学过,以后又读过多遍,然而对鲁迅读书的这个地方为什么叫“三味书屋”,这“三味”又指哪“三味”。却早都忘了。直到最近去鲁迅的故乡绍兴,亲身走进“三味书屋”,看一看鲁迅的课桌,闻一闻书本的墨香,听一听导游的讲解,才明白了“三味”的真正含义,并发现它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仍有重要的启迪。
“三味书屋”原称“三余书屋”。匾额系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书。它取义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即董遇所说“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要人们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发奋学习。
宋人苏轼对董遇的“三余”之说甚为赞赏,曾作诗抒发利用空余时间读书的乐趣:“此生有味在三余。”据此。鲁迅的老师寿镜吾的祖父寿峰岚,就将“三余”改成“三味”。但寿镜吾的次子寿洙邻提出:“若三味取义,幼时听父兄传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但已忘其出于何书,至今查不着了。”后来有人考证说:“三味”源出自《李淑书目》。李淑曰:“诗书为之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而寿镜吾的孙子寿宇则认为“三味”应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他说:“祖父解释说:‘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由此可见,“三味书屋”的“三味”若不算“三余”的理解,还可以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粮食、蔬菜、作料”。“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那时的“书屋”,没有语文、没有数学、没有政治、没有外语、没有历史、没有地理,更没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之类。所以“诗”和“史”就成了“主科”。
而现在科学发达了,社会进步了,如果再用“诗、史、子”作为学校里学生们学习的“三味”,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
所以到了今天,我们似乎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读教科书“味如稻粱”,这是不能不吃的“粮食”;读文学作品“味如肴馔”,这是不能缺少的“蔬菜”;而读百科知识,就是“味如醯醢”,这是不能没有的调料。这三者,“粮食”是基本,“蔬菜”是补充,“调料”是升华。有主有次,缺一不可。
另一种是“布衣、菜根、诗书”。因为寿镜吾确实对他的孙子寿宇等说过这样的话:“‘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但寿镜吾在这里所讲的。已经超出了“三味书屋”的范围,而是“三味人生”。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这样的人生境界,满足于粗茶淡饭,不望当官做老爷,同时又能勤奋学习。
我觉得,“三余书屋”的名字也很不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说得多么好啊!现在很多人都在喊忙,其实少开会就是“会之余”,少应酬就是“酬之余”,少看电视就是“视之余”,少打麻将就是“麻之余”。只要去找去挤时间,总能找出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学习。
人生之味,只能靠自己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