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第一幼儿园 李 奇
园长 李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发展阶段向以质量提升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发展阶段的转变过程中。园长作为 “幼儿园的灵魂”,必须准确把握实现园所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不断强化园长各项职能,推进园所内涵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6岁前的孩子,无论何种办学形式,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幼儿发展、推动教师发展、推动幼儿园发展,得到家长认可。作为一园之长一定要精心谋划幼儿园的发展战略,要善于摆脱以往的从属思想,学会独立思考,要对幼儿园的未来进行长远的思考。
一是要从教育整体发展趋势角度去思考,从国家和市区宏观教育发展目标角度去思考。二是要对幼儿园的适应性进行审慎思考。立足本园的具体实际,从本园在市区的位置及面对的竞争环境角度去思考,从本园目前发展的现状角度去思考。三是要对幼儿园的发展特色进行深入思考。要依据自己的发展优势、强项来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即形成和突显自己的特色,以强带弱,千万不能盲目追风或者面面俱全。
园长主要的职责是管理,一个园长如果只有理念,没有卓越的管理才能,很难把幼儿园搞好。园长一定要把握好3个原则:一是依法办事——园长要学会用法规说话;二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对每一个教师做出的努力要肯定、支持,同时也要相信教师能克服自己的弱点;三是公平公正——创设讲理的环境,一视同仁才能赢得民心。
教育教学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中心,是幼儿园的主要工作内容。幼儿园就是一个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层层展开的有机系统。园长作为最高管理者,必须抓住教育教学工作这一中心,取得对教育教学的驾驭权,才能有序、高效地管理好幼儿园。
硬管理是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与考核,使幼儿园的一切工作有要求、有标准、有规范、有约束,以此保证幼儿园的管理有章、有序、有力。严格的制度虽然很有必要,但它在幼儿园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作为园长一定要关注软管理,提升团队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及对幼教事业的追求等。这些都是从文化建设层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而无形的力量。
园长应视幼儿园为一个整体,合理组织各部门各个层次,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建立岗位责任制、人员考核聘任制、奖金分配制等工作机制。幼儿园各项工作要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让每个人要清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过程有督促,工作有检查。
园长的管理行为是否科学,要看其在行使职权、教育改革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所做的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是否使幼儿园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运转,并体现出和谐发展的特色。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工作中的每一项成绩,都是狠抓落实的结果。责任心是工作落实的关键因素和内在动力。作为园长,就要抛弃一切个人私心杂念,对工作一抓到底,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一定要抓落实,求实效。
抓落实,首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回避问题,不躲避矛盾。其次要敢于管理。敢于抓不落实的事,敢于追究不落实的人。要努力掌握抓落实的科学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总结分析影响抓落实的矛盾症结,减少工作中的盲目。
幼儿园实施教育的载体是教育课程,美好的教育理念需要以课程为载体转化为真实、有益的学习内容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它既承载着教育内容,更蕴含着社会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目标。这就要求园长必须成为专家型的园长,不断提升课程领导力,引领教师层层推进课程改革,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诸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首先,树立园长是课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关注课程价值领导,注重课程目标引领。
其次,淡化园长的行政身份,站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以一个合作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理解、沟通、商讨的情境中,将自己的理念渗透其中,使自己成为一个交换意见的合作者,一位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指导者。
再次,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办园特色,以内涵发展为目的,优化课程结构,设计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体系,增强幼儿园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在课程园本化实施过程中,形成园所特色,提升内涵发展水平。
未来10年,中国的幼儿教育将摒弃粗放式增长的态势,公平性、公益性、均衡化发展必将更好体现,富有内涵、关注质量的幼儿教育也必将凸现。在这个过程中,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管理者;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的永恒追求,会让我们充分把握自身的律动,跟上时代的步伐,踏准幼教事业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