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惠,孙 莹,祁兴华,吴志平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最早于1977年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因此它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主观感受。自我效能概念提出后,人们看到了它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被运用到教育情境中。Ellis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而将学习者从不同侧面结合起来研究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认识这一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内在因素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内在因素的一个重要参考维度。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自我效能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因此,它对语言习得具有调节作用。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行为的主观判断。该研究以问卷形式,采用量化方式的自我效能量表来测量独立院校不同专业学生的二语习得效能感。问卷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个人信息;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英语自我效能量表。问卷将以中文形式呈现,以便让学生有更好的理解。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的性别,家庭背景(来自农村或城市),高中学校类型(普通高中或重点高中)和高考英语成绩。
该研究所采用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最早是由临床及健康心理学教授RalSchwarzer和他的同事们创立的,量表由最初的20个题目发展成10个。该量表在25个国家由19,120个参与者验证,符合心理测量学特征。我国香港心理学家张建新在1995年运用其量表的中文版本。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被证明,其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75到0.91,是良好的信度效度。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是Likert四分量表,选项是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被测者分数越高,表示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
英语自我效能量表(ESES)测试学习者英语习得情况自我效能感状况,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英语自我效能量表采用的李力、陈治安、蒋宇红(2006)在《策略 风格 归因》一书中所编写的量表。在ESES中,一共有20个测量项目。英语自我效能感被分成3个维度:达到目标自信感SSCG(sense of self-confidence for goal),测量学生对英语学习目标实现的自信心,项目1,2,5,7,12,18;课程能力感 SCC(sense of course-competence),测量学生对英语课程学习的自信心,项目 3,4,9,11,15;课程应对感SCD(sense of course dealing),测量学生处理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信心,项目 3,4,9,11,15,19,20。 经测量,该量表内部一致性 a系数为 0.8367 (李力等,2006),采用 Likert五分量表。得分越高预示其英语效能感越高。
本课题研究了某中医独立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109名大一新生的自我效能感状况。由表1可以看出其中74名女生,35名男生。所有参与者都参加国家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表1 被测者基本信息表
参与者被要求按照自己真实情况完成问卷,测试结果将被保密,最终只用于学术研究。140份问卷被发放,回收109份有效问卷。研究者通过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
经测试,该独立院校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不高(M=24.64)。 其中第六项平均分得分最高(M=2.95),被测者认为 “如果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第三项“对于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平均分低于2.0。
在109名测试者中,只有13名同学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高于30分,占据11.9%。有9名同学得分低于20分,占据8%。大多数人处于20-30分之间,处于一般水平。
Pearson-product相关分析被用来检测英语成绩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以自我效能感作为独立变量,英语成绩作为相应变量,表2显示一般自我效能与英语成绩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R=-0.043,P=0.0655〉0.05)
表2
表3显示,该独立院校学生英语自我效能平均值为62.19分,相对于满分100分,处于刚及格的水平。在英语效能的三个维度中,达到目标自信感平均分为18.85(总分为30),课程能力感平均得分为 21.07(总分 40 分),课程应对感为 22.27(总分40),这三项中,被测者的达到目标自信感相对是最高的。
表3 英语自我效能的描述统计
在这20项测量题目中,均分最高的是第13项,“我认为在英语碰到不懂的地方,只要努力钻研,一定会弄明白的”。这与在测量一般自我效能,被测者认为“如果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达成一致。
独立样本T检验被用来检测来自乡镇的学生与来自城市的学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是否有显著差别。上表显示Levine 检查的显著性概率(Sig.)高,大于 0.05。 被测者的总体英语自我效能感与其三个维度的测量T值分别为-1.507,-1.053,-1.582,1.582 均小于临界值 1.98,意味着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之间的英语效能感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4 城乡学生独立样本检验
独立样本T检验,表5显示来自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之间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差异。统计结果表明,t值均小于临界值 1.98,Levine 检查的显著性概率(Sig.)高,大于0.05。因此,不同学校之间的学生英语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表中看出,来自重点高中的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相对普通高中的学生高。
表5 来自不同高中学生独立样本检验
通过对不同性别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6显示不同性别之间的学习者英语自我效能无显著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女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普遍比男生高,但是t值均略小于临界值1.98且sig值大于0.05。所以男生女生学习者英语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6 不同性别学生独立样本检验
相关分析被用来检测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表7表明,不论是总体英语效能感还是三个维度的效能感都与成绩成显著正相关(r=0.566,0.490,0.592,0.489,p p〈0.01)。 也就意味着英语效能感越高,成绩越高,反之,则成绩越低。
表7 英语自我效能和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
表8 线性回归分析
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1SCD的复相关系数为0.489,表示SCD与英语成绩之间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这个系数不是很大,也不小,表示相关的密切程度中等。模型1和模型2的联合复相关系数为0.520。R平方栏显示的是决定系数,模型1的R方决定系数为0.239,即SCD能解释英语高考成绩23.9%的方差。模型1和模型2联合的R方决定系数为0.351,即SCD与SSCG能联合解释英语高考成绩35.1%的方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概率值均为0.000,表明回归系数不为0,说明这两个模型能解释高考英语成绩的一定量的方差。
据相关分析数据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与英语自我效能存在一定相关性。(R=.29,P=.002)。一般自我效能与英语自我效能的三个维度之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
表9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英语自我效能的相关分析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最终结果表明该独立院校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和英语自我效能均处于刚及格的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在自我效能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英语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英语自我效能与一般自我效能相互影响。该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自我效能概念对二语习得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因此,如何提高独立院校学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便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课题。作者将以此横向实证研究为支持,继续纵向研究如何提高该独立院校学生英语自我效能,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1]Bandura,A.& A.Nancy.1977.Analysis of self-efficacy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287-310
[2]Bandura,A.1977.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 84:191-215
[3]Ellis,R.1985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Ellis,R.199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博士学位论文[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6]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2004,17(5):1218-1222
[7]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8]李力,陈治安,蒋宇红.策略 风格 归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9]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