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凤,安 英,陈少宗,赵吉平,汪慧敏,卜彦青,刘静君,高树中,马玉侠△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250355;2.泰安市中医院,山东 泰安271000;3.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000;4.北京东直门医院,北京100007;5.浙江针灸推拿医院,浙江 杭州310000;6.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00)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部疼痛,或痛及腰骶部,甚至剧痛晕厥。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高,国外相关调查显示,育龄期女性痛经发病率为 40% ~70%[1-2],女大学生发病率为72%[1],其中5% ~20%的患者严重痛经并影响日常生活,10% ~45%的女性患者工作或上课时间减少[3]。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能较好的避免西药的副作用以及内服中药的不便及取效慢等因素,疗效肯定。笔者经前针刺单穴和多穴与空白对照组对比,观察针刺对于原发性痛经患者额外卧床时间和合并用药情况的影响,报告如下。
所需病例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以及浙江省针灸推拿医院妇科和针灸科门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中央随机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8例患者随机分为5组,选取其中3组共376例,其中单穴(十七椎穴)经前针刺组94例,平均年龄(22.03 ±3.08)岁,平均病程(67.33 ±38.24)月;多穴(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穴)经前针刺组96例,平均年龄(22.65±2.73)岁,平均病程(75.93±43.75)月;空白对照组 186例,平均年龄(22.29 ±3.00)岁,平均病程(78.05 ±42.40)月。另外脱落31例,脱落率0.08%。其中单穴经前针刺组脱落13例,多穴经前针刺组脱落7例,空白对照组脱落11例。脱落数据均不纳入数据统计。3组在年龄、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993年版《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5]指定的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拟定:妇女在经期或经前、经后(1周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它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且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①符合原发性痛经的西医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证或寒凝血瘀证;③年龄16~35岁:④月经周期规律(28±7)天;⑤接受本疗法前2周内未服用止痛药、镇静药及激素类药物;⑥签署知情同意书;⑦CMSS总分≥10分;⑧VAS评分≥40 mm。
①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不适宜于针灸的其他疾病患者;③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④参加本项临床研究的医务工作者。
取穴:选取十七椎穴。操作:患者俯卧位,局部消毒后,选用40~50 mm×0.25 mm“汉医”牌一次性针灸针(天津杏林书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出品),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 0.5 min,每次行针0.5 min左右,每隔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后出针。
取穴:十七椎、三阴交、次髎、地机穴。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局部消毒后,选用40~50 mm×0.25 mm“汉医”牌一次性针灸针(天津杏林书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出品),十七椎穴操作同单穴组。直刺三阴交穴15~25 mm,直刺地机25~40 mm,直刺次髎穴25~40 mm,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0.5 min,每次行针0.5 min左右,每隔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后出针。
两组患者均在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治疗,每天针刺1次,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空白对照组观察3个月经周期。
不进行治疗。
以上各组患者若行经期间疼痛发作不能忍受或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80 mm,可以给予阿司匹林泡腾片0.5 g/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709009)口服,并记录。
患者填写每次月经COX痛经症状量表(th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6],选取其中“因痛经导致的额外卧床时间(h)、服药天数及药物剂量”进行观察。
使用SAS8.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比较采用符号秩和检验,组间差异的显著性采用秩和检验,P<0.05说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额外卧床时间(h)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穴经前针刺组从第2月经周期开始,患者额外卧床时间明显减少(P<0.01),而多穴组从第1月经周期即开始明显减少(P<0.01)。两针刺组患者的额外卧床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均P<0.01)。
表1 额外卧床时间(h)比较
由表2可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从第2月经周期开始,单穴经前针刺组服药天数、服药剂量明显减少(P<0.05),而多穴组无明显变化。在第2月经周期,单穴经前针刺组患者服药天数明显少于多穴经前针刺组(P<0.05)。两针刺组患者服药天数与药物剂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1)。
表2 各组服药天数与药物剂量比较
原发性痛经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女性工作和生活。本课题组将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引进并建立中文版,是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疗效评价的客观测量工具。本研究探讨的额外卧床时间、服药天数及药物剂量是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的一部分。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选穴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十七椎穴是经外奇穴,其下为督脉循行所过且该穴又与胞宫位置相近,针之可以起到穴位的局部治疗作用。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而足三阴经又与任脉相通;冲脉在腹部与肾经并行,故三阴交通过肾经与冲脉相通。冲任二脉皆起于胞宫,故三阴经能通过冲任二脉与胞宫相通。因此针刺三阴交穴能够通过足三阴经调节冲任二脉,调理胞宫,以治疗痛经。次髎位于腰骶部,针之可调经理气、行血散瘀,是治疗妇科疾病的要穴。地机为足太阴脾经郄穴,有疏导气血的作用,《针灸甲乙经》记载:“溏瘕腹中痛,脏痹,地机主之”。通过经络以及局部治疗作用,针刺上述穴位可以调整冲任,使胞宫气血流通,疼痛缓解。
本研究结果可见,针刺单穴及多穴较治疗前均能够显著减少卧床时间、服药天数与服药剂量。表明经前针刺十七椎穴和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穴均能显著减轻痛经患者疼痛症状,从而减少患者因疼痛而额外卧床的时间以及服用止痛药物的情况。在减少额外卧床时间方面,多穴组较单穴组起效快,可能与多穴协同作用起效快于单穴有关。然而,虽然多穴组起效快于单穴组,但两组间治疗效果并无差异,疗效并不随穴位倍数增加而成倍增加,表明穴位之间虽然有协同作用,但单穴与多穴的总体疗效并无显著差异。在减少合并用药服药天数与药物剂量方面,单穴组效果优于多穴组,说明经前单独针刺十七椎穴即可明显减轻患者痛经程度,从而减少患者经期为缓解痛经的服药天数与药物剂量,从而为临床针刺精选用穴提供依据。
[1]Jeremy Twigg.Dysmenorrhoea[J].Current Obstetrics & Gynaecology,2002,12:341 -345
[2]Nick Raine- Fenning.Dysmenorrhoea[J].Current Obstetrics& Gynaecology,2005,15:394 -401
[3]Sphilpa Deb,Nick Raine - Fenning.Dysmenorroea[J].Obstetrics,Gynaecology and ReproductiveMedicine,2008,18: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263-266
[5]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Cox DJ,Meyer RG.Behavioral treatment parameter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J].Behav Med,1978,1(3):297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