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献
摘 要:观摩教学课对实际的课堂教学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是新课改的实验田,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因此,观摩教学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值得关注。
关键词:观摩课;优化教学;误区
一、观摩课做“秀”
观摩课顾名思义是上给大家听,让大家看的课,是供大家切磋学习的课。既然是课就不能像拍电影一样表演。教师不是导演,学生也不是演员,观摩课的目的决不是供大家欣赏的“虚好看”,而是供大家学习借鉴的有实用价值的课。然而我所听过的观摩课的表演味都很浓。首先从授课教师的衣着打扮看,男教师大都西装革履,衣冠楚楚,头梳得油光可鉴;女教师不光花枝招展,还香气逼人。有的大热天,脖子上还戴着丝巾,怎么看都不顺眼。就连众所周知的女教师不准留披肩发,穿超短裙,个别女教师因爱美心切,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披发“上阵”。一场观摩教学活动下来,俨然成了一次选美比赛。我不禁要问,授课教师你穿得那么惹眼干什么?是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还是为了吸引评课教师的眼球?这对上课本身有益处吗?其次,从授课的内容看,演的味也很浓。教师与学生配合得很默契,可谓天衣无缝,完美无瑕。教师“启”什么,学生就“发”什么,没有“启”而不“发”的,也没有“启”东“发”西的。总之,全班没有一个不懂的学生,教师教的学生全会。有时我们发现,教师并没怎么教的,或者连我们听课老师都还没摸到头脑,学生也都会了。这不由得让我脑海中浮现出拍电影的场景来,这边枪声刚响,那边就应声倒地,“血花”乱溅。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老师去听一节数学观摩课,听得他瞠目结舌,满脸疑惑,拉着我说道:“这处难点,我上课时讲了大半节课,学生还听得不大明白,他几分钟就搞定了,学生个个对答如流,也太邪乎了吧!”
观摩课是讲实用的,不是图虚好看的。我们搭上几节课的时间,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去导演,去彩排,最后换来一节所谓“成功”的课,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与教学何用,与教改何益!说到底,这是教研活动中的形式主义在作祟,对教研是极其有害的。
二、阴盛阳衰,嗲气十足
从教学工作实际来看,小学教师中女教师偏多,而初高中教师中男教师偏多。我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更谈不上大男子主义。客观公正地说:是男教师和女教师共同装点了这神圣而绚丽多彩的七尺讲台。就教学能力和水平而言,他们确实是平分秋色。我们有时或许可以因人而异,但决不能因“性”而别。但我发现参加观摩教学的授课教师却十之八九是巾帼英雄,并且大多是秀色可餐的妙龄女郎。真的是男教师技不如人吗?还是因为我们参加听课的领导、评委大都是男的,而女教师那可人的形象、温柔的举止和谈吐恰好迎合了他们的口味?抑或是我们的审美标准出现了问题?我们知道:学生正处在性格形成期,男女教师由性别的差异形成的不同執教风格,对学生形成健全的性格是很有好处的,学生既需要女教师阴柔之美的滋润,也需要男教师阳刚之气的熏陶。
另外,不光执教者大多都是女教师,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女教师大都嗲气十足,捏腔拿调,温柔得让人肉麻。他们不约而同地说着一种变了味的普通话。是的,因为我们是爱学生的,所以我们对学生应该亲切、温柔。但教学语言应该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应该有高有低,有张有弛,有高亢激昂,有低沉委婉,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情境,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又怎能使用千篇一律、万语同调的“娘娘腔”呢!实验证实:同一频率的语调,会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想睡,学习效果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我想如果不是在观摩课堂上,换成平时上课,学生少了些激动,少了些新奇,势必会出现教师嗲声嗲气、学生昏昏欲睡的不和谐场景。
三、电脑万能,没“电”不行
电脑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确实给现代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利,电脑课件正以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生动形象,便于携带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青睐。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电脑不是万能的,使用电脑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决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
有些观摩教学的评委甚至将是否运用电脑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列入评分标准。笔者认为,评价一节观摩课的成功与否,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最优化地达到了教学目的,重要的是着眼于教学价值(创新价值和示范价值)。至于运用什么教学手段,那是教师个人的事,不能本末倒置,片面地强调形式上的一些东西。总之,是否使用电脑教学,应该根据实际需要,不要片面追求满堂“电”,赶时髦。评委更不应该偏爱电脑,作出一些导向性规定,制订一些强制性标准,这对农村的不带“电”教师来说有失公允。
参考文献:
王小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53-165.
(作者单位 安徽省阜南县第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