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艳
摘 要:中学历史教学在课改的洪流之中也做了相应的革新,在历史教学的形式、组织、策略方面都有变动。教师所用的历史教学方式也逐渐与时代要求相符,效果也是十分显著,很多学生改变了以往的历史学习方法。但是在这个转变的阶段,中学历史教学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问题;思考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笔者走访了周围的几所学校,并做了实际的考察。针对历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我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发现在历史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或者是误区。下面笔者就对这些问题、误区的思考进行解析。
一、教学创新与历史事实的脱轨
历史学科在一定时期具有思维的主观性。因为伴随着历史长河的发展,人们对一些历史事件、任务会随着时间的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当时的事件的评价也会或多或少地改变,出现“众说纷纭”的现象,但是每种说法、看法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并不是随意胡说的,而是建立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之上。历史学科的知识都是客观的,不能虚假、马虎。它是基础性比较强的学科教育,并有着比较鲜明的、真实的政治色彩。在这个教学改革的洪流中,历史教学的热情需要同进,但是也要冷静、严谨地对待每一个历史知识点。教师要依照历史的独有特点以及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态度,改变不足,开创一条严谨、活泼的历史教学道路。
二、学习形式的革新实则形式化
在历史教学的革新时期,教师一再地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
式。其理念是正确的,落实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主体性,但是却并没有关注到其本质,导致学习形式的革新流于形式化。学生也在响应着学习形式的革新,开展合作式的学习,但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缺陷。例如: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主题,然后将学生划分成小组的形式,让小组进行历史主题的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变得非常热闹。但是在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问题,学生们聚在一起,有說有笑地“讨论”着,但是究竟讨论什么呢?实际上很多学生并没有在讨论老师留的问题,而是在讲一些课外的东西,闲聊天。这样的合作化学习,从表层上看是很热烈的,但是内在上却是空虚的。
针对“学习形式的革新流于形式化”这一问题,教师应适当严厉控制,创建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不只是用嘴去讨论,还要每个学生动手去搜集与主题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明确“什么才是合作”以及“合作化学习的意义”。
三、没有原则性的教学评价
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中,有一些现象违背实际,教师过于追求气氛的活泼性以及积极性,为了提升历史学习在学生中的地位,对于学生的一些历史学习表现的评价,缺乏言论的原则性。历史的客观性很强,因此学生若有知识回答错误之处,教师万万不可含糊其辞,一带而过。但是在实际历史教学中却有这样的现象,例如:在讲解“新中国成立之后,所犯的一些方针、路线的错误”之处时,一位学生踊跃地回答了,并列举了种种问题,条理也都清晰。但是其在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当之处时却说成了“大跃进”的负面影响。此时,教师却并没有及时地指出学生的历史知识误区,而则是对学生一顿夸奖,对于错的地方则是说“让学生自己看课本核对一下”。有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历史课堂变得活泼,通常会给学生说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点,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但是殊不知,这样的“信心”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这些没有原则性的教学评价只是挽救课堂一时的学习气氛,对学生长远的历史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教师的教学出发点和落实点的差距造成了历史教学中的又一个误区。
针对这样的历史问题、误区,教师应该在“严肃之中融入活泼”,不要为了追求课堂的“活泼气氛”而忽视了历史教学的意义。为此,学校应当组织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理念方面的培训,让教师对历史教学的方针、意义以及目标、政策等有一个切实的了解,进而才能避开误区,将历史教学真正地落实到位。
针对历史教学中教学创新与历史事实的脱轨、学习形式的革新流于形式化、没有原则性的教学评价这三个问题、误区,教师应该本着历史的客观性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立韬.初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唐烜.关于中学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J].新课程学习:中,2012(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