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怡
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湖南长沙 410007
临床儿科慢性呼吸道疾病类型中,哮喘占有一定的发生比例,以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春秋季,病情严重者心率增快、末梢循环差,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抢救,可诱发心力衰竭而死亡。雾化吸入疗法作用迅速,临床效果理想,在临床重症儿童哮喘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选择恰当的雾化吸入方式,并配合整体全面的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2]。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0例,均为该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重症儿童哮喘患儿,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划分,对照组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器完成雾化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仪完成雾化治疗,并均行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0例,男121例,女79例,年龄2~6岁,平均(4±2.03)岁。均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符合[1]。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划分,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 > 0.05)。
两组均在化痰、平喘、抗炎、吸氧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仪,6~10 L/min高压氧气形成气雾,将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普米克令舒雾化液在药皿中注入,行15~20 min的雾化吸入,4次/d。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器,将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普米克令舒雾化液在药皿中加入,行15~20 min雾化吸入,4次/d。
护理干预:两组均行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①基础护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清新,室内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温度为18~20℃为宜。就雾化吸入治疗的优势、目的、预后达到的效果向患儿及家长讲解,并告知注意事项,教会患儿正确深呼吸的方法,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给予患儿更多关爱,以消除其紧张感,增强配合依从性[2]。②体位干预:小儿胸腔相对较小,横膈位稍高,肺活量低,胸廓活动度小,易有烦躁、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发生,故宜选择侧卧位、半坐卧位、坐位。③雾化药物剂量调整:小儿喉组织尚未发育完善,鼻毛、喉腔缓冲作用较小,若雾量在初始吸入时过大,大量雾化粒被气管急剧吸入可诱发气管痉挛。故应选择渐进调节雾化量的方法,即先行1 min的小雾量吸入,待气道适应后,再增加雾量。储药杯在吸入过程中应竖直向上,以达到使雾持续排出的目的[3]。④病情观察:药物可能在雾化过程中对机体产生一定刺激,若患儿有呕吐、恶心,气促或频繁咳嗽等症状,雾化需立即停止,应用间断吸入法。若患儿烦躁、哭闹,配合依从性差,需在其睡眠后行雾化操作。若患儿出现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有痰液阻塞的情况发生,需立即停止吸入,积极吸氧、吸痰,拍背,待症状好转后再完成雾化。雾化吸入完毕,需协助患儿翻身,适度拍背,以利于分泌物排出。指导患儿用温开水漱口,作好口腔护理,以免有念珠菌感染的情况发生。⑤感染预防:完成雾化吸入后,消毒雾化仪器备用,以免引发交叉感染[4-5]。
就雾化前及雾化3 d后两组患儿最大呼吸峰流速(PEF)、用力呼气容积(FEV1)、PaCO2、PaO2等进行观察并记录。
两组治疗前PaO2水平、PaCO2水平、FEV1水平、PEF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指标比较 (n=100,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指标比较 (n=100,s)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组别 FEV1 PEF PaCO2(mmHg)PaO2(mmHg)疗前 疗后 疗前 疗后 疗前 疗后 疗前 疗后观察组 0.9±0.4 1.9±0.5* 2.1±1.0 2.9±0.4* 63.6±2.9 37.5±2.3* 64.2±3.5 92.3±2.4*对照组 0.9±0.4 1.3±0.6 2.1±1.0 2.8±0.2 62.8±3.7 50.5±3.8 63.7±3.1 83.4±4.2
重症儿童哮喘为一种气道阻塞疾病,具有可逆性特点,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应用,可使气道阻力降低,故本次研究中,不同的雾化吸入均可降低呼吸道阻力,使通气功能改善。PaCO2值降低,PaO2升高,氧合随之改善。观察组应用氧泵吸入方法,效果优对气泵雾化的对照组。因患儿病发重症哮喘时,气道阻力增加,雾化颗粒不能低达靶器官,氧泵以氧气为动力驱动,可降低主动吸入时呼吸功,易直达靶器官,降低消耗的氧量,同时高浓渡的氧,可使脑泡氧浓度提高,扩张呼吸道,迅速降低呼吸道阻力,PaCO2下降、PaCO2上升较明显。同时,因气泵吸入时可使氧浓度、药物浓度下降,故临床效果不及氧泵吸入。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另外,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体位护理、雾化药物剂量调整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等多面的干预,可确保雾化吸入的成功完成。
综上,重症儿童哮喘采用氧气泵雾化吸入,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为患儿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0.
[2]陈慧中.小儿重症哮喘的诊断及鉴别[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6):579-500.
[3]张建华.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4):241-243.
[4]Arshad M,Hamrn R M,Mold J W.Does secondary smoke exposure increase the incidence and/or sevwrity of asthma in children[J].Jokla State Med Assoc,2006,99(2):76-77.
[5]鲍一笑,张延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