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学校效能评估体系

2013-07-23 12:48徐瑶之徐晓东
未来教育家 2013年1期
关键词:督导效能评估

徐瑶之 徐晓东

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学院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教科所

教育评估是学校发展实施的导向机制,也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不可或缺的内容。自从我国建立国家、省、市、县级督导机构以来,在各个教育发展时期,督导评估对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层次推进,旧的教育制度迅速解冻,现代教育制度供给相对滞后,在新旧制度交替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现阶段尤为突出。当管理者在探索和寻找破解矛盾的路径时,目光聚焦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聚焦在现代教育督导评估制度。

从现代学校的视角审视当前的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制度的安排、科学方法的运用、合理操作体系的构建,是在现代学校发展中起引领作用的因素。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教育的底子相对薄弱,很大一部分学校的发展在低水平中徘徊。教育为了集中资源,使一些学校先“富”起来,以政府督导牵头,实行学校等级评估的制度应运而生。在这样的教育评估理念支配下,虽然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标准的“高规格”学校,但也由此拉开了教育的差距,助推了教育两极发展。当督导的评估视角转向每个学校的发展时,以发展性评估为评价学校的体系框架才有可能建立。这样的评估,是着眼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学校有效地改正管理行为,可以为学校发展提供政策、制度的安排。

而现行的学校评估标准、内容和方法存在着偏差,甚至背离了现代学校制度的教育价值诉求,制约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整体来看,这些偏失表现在:

1. 评价标准单一。以统一的评估标准来评价不同类别的学校,致使学校的发展“千校一面”,特别是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使学校管理自觉和不自觉地把“宝”押在学生的升学率上面,导致学校走进“应试”教育的误区。单一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校管理者的手脚,忽视了学校发展的多样化,从而限制了学校发展的空间。

2. 评价内容单一。现行的学校评估标准注重的大多是对学校硬件的测量,而忽视了对学校软件的考察,学校想挂上“示范性”、“现代化”的牌子,就必须拥有足够的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足够的现代装备配置,这样的导向必将把学校引入物质扩张的歧路。虽然优质学校离不开良好的办学条件,但优质学校毕竟不是根据办学条件的优劣来确定的。

3. 评估程序老套。现行的学校评估程序主要由“报告”和“察看”两部分组成。“报告”根据评估标准妙笔生花,“察看”在有限的时间内查阅资料,在校园举办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师生座谈,然后对照评估内容写一些“行话”、“套话”。

4. 以教育行政部门检查评估为主体,学校自评的主体地位缺失。现行的学校评估主要是一种教育行政部门行为,学校是被审视、被检查的对象,垂直式的单向评估视角往往使评估者走入预设的方案之中,或受制于预设的等级框框之内,导致评估形式化、指标化。

学校效能评估体系的构建

由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类别学校所占有的教育资源不同,因此,学校效能评估必须指明具体的评估层次和评估内容。另外,以不同的条件实现同样的作用和以同样的条件实现不同的作用,反映了学校不同的运行效能,所以,合理的评估还必须将效能与所占用的经济、非经济资源结合起来考虑。也就是说,学校效能(E)是资源占用(I)和教育效果(O)的函数,在占用资源相同的情况下,学校效能与教育效果成正比;而在教育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学校的效能与资源占用成反比,即效能评估体系是以占有的教育资源(输入部分)和相对应的教育产出(输出部分)(详见表1、表2)来衡量学校管理的实际效能。

?

?

从表1、表2 指标体系分析:效能评估一方面引导学校管理追求真正的教育质量,追求教育效益,另一方面体现了教育评估的客观、公平导向,特别是薄弱学校也可以同占有教育资源绝对优势的所谓“示范性”学校比较,这样有利于调动薄弱学校的管理积极性,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

效能评估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教育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单向教育评估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片面的急功近利思想,使得现在的教育评估在具体操作中忽略了被评估对象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教育管理组织效能,过分追求教育以外的价值,追求条件设施对教育的影响,导致教育评估行政化、评估实施指令化。其结果是教育评估的信度和效度缺失,从而扭曲了教育评估的内在价值。

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操作过程呈现出以下特点:

1. 评估目的从“鉴定”转向“发展”。

从效能评估的模式变化和方法论的变化可以明显地发现,效能评估旨在寻找有效的学校发展因素,并将影响因素和学校改进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动态发展。这样,教育评估的功能就从以往的“鉴定学校等级”转变到“服务学校发展”上来了。

2. 评估主体从“单元”转向“多元”。

无论是教育的督导等级评估,还是发展性评估,学校往往处在“被鉴定”的角色,被动地接受“鉴定部门”制定的条条框框。效能评估从学校自身管理出发,教师、学生、社区、家长都变成评估过程的参与者,从原来单一的“结果检测”转向学校、学生、社区、家长多元因素的考察,使学校效能真正体现教育“培养人”的本质特征。

3. 评估方式从单纯追求教育的投入转向投入与产出相结合的定量分析。

效能评估在方法论上的进步,可以从效能评估体系中一览无遗。走出原先片面追求教育投入的误区,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层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将评估体系建立在“输入——过程——输出”的系统上,使占有不同教育资源的学校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估。

4. 评估从终端结论走向过程检测。

是考虑终端,还是评估过程,这也是判别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如果评估体系更多地关注终端结果,那么,学校管理者可能将教育投入更多地倾向于为结果服务;如果评估体系更关注过程,那么,学校管理者就会考虑有效地、持续地改进策略,把管理的“力”用在组织效能上。从这一方面来看,效能评估是教育评估价值的回归。

5. 教育行政部门从管理走向服务。

在效能评估体系中,教育行政部门走出原有的行政管理式误区,彻底改变督导评估“以开会统一思想,以检查规范管理,以公布结果进行表彰,以审批发文体现行政权威”的工作方式,从而走出科室,走出机关,与校长、教师、家长对话,分析教师、学生、社区、家长等相关因素,评价学校管理效能,提出后续改进的内容,从而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的服务质量。

效能评估从教育平等、教育效率、学校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教育管理过程的追求上去考量评估的功能,这些功能要素也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取向。

猜你喜欢
督导效能评估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评估依据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