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一辈子做个读书人

2013-07-23 12:48张贵勇
未来教育家 2013年2期
关键词:于永正读书语文

本刊特约记者 张贵勇

首次见到于永正,是在他的公开课上。偌大的讲台上,满头银发的老先生语言风趣,沉着自信,又不乏激情,娓娓道来,让人听着沉醉其中。讲到兴奋处,他还哼唱了京剧片段《春秋配》,宛转悠扬,让人感觉到他生命的无限活力。

晚上采访他时,见他在房间里正捧着一本书随意翻读。“没有书晚上睡不着,这么多年一直都这样。我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伴着阅读、思考与实践一路摸索,并没有其他的秘密。”于永正笑着说。

“我很幸运遇到了好老师”

谈及缘何走上阅读之路,于永正归因于遇到了几位爱阅读的好老师。

“我的小学班主任是一位语文老师,态度好,写字好,声音好,朗诵起来声情并茂,感觉特别美。”于永正说,受老师的影响,他很喜欢上语文课,也爱上了阅读。“我忘不了张老师在我作文本上画的许许多多的红色波浪线。有时候,一篇作文几乎都画上了波浪线,虽然不一定全篇都是妙词佳句,但其中饱含着张老师对我的期冀和鼓励。那一条条波浪线拉近了我与书的距离”。

上了初中后,仿佛命中注定似的,依然有优秀的语文老师在等待他、影响他。初一那年,因为一次习作写得不错,班主任李晓旭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下评语:此文有老舍风格,可试投《中国青年报》。于永正清晰地记得,那篇习作他写的是一位同学,用的都是比较调皮搞笑的语言,写作时自己的脸上甚至是笑的。“因为李老师的激励,我开始做起了作家梦。”

于永正,山东莱阳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曾任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主任。曾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教海漫记》、《于永正文集》等。

随后的那段时间,于永正像饥饿的人寻找食物一样,满图书室找老舍的书。他借的第一本书《离婚》,刚读到第一页就笑了,他也觉得自己骨子里有着与老舍一样的幽默。之后,他又看了《骆驼祥子》和其他短篇小说集,凡是能找到的老舍作品他都看了,并且深入研究老舍的写作风格、写作模式。

“我虽然没有成为作家,但养成了读书、写作和思考的习惯,收获的是人格和思想上的成熟。”回忆恩师对自己的影响,于永正心存感激,他感激老师将他引入文学的世界,让他的内心变得纤细而柔软。他知道,读书不仅带给他开阔的视野,同时也让他懂得了形象的重要。讲课离不开形象,教育离不开形象,尤其是老师自身的形象,更是一种无声却意义深远的教育。“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于是便努力地、不断地、自觉地打造自己的形象,打造学生听得懂且喜欢的课堂。”

“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

上小学时,于永正读书就上瘾。

所谓上瘾,在于永正看来,就是不读就浑身难受。每读到精彩文字,于永正就认认真真地誊写在小本子上。优美语句、名言名句,全部手写,分门别类。于永正说,很多人问为什么我的课信息很丰富,其实是我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从读书中获得更多知识,从读书中找到巧妙的方法。

于永正说,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从书中学来的教育智慧,在现实中屡屡被于永正派上用场。马卡连柯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于永正也常常以递纸条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有时候,他纸条装在信封里,不封口,里面是表扬信,学生看后非常高兴。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爱学生、理解学生,于永正也学会了站在学生的视角看问题,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读《塔上旗》,他明白了小目标引起大快乐,有好消息提前告诉学生,如周末聚餐、外出参观等,“让学生一星期都揣着高兴”。他也很少训斥学生,因为马卡连柯说过,温柔的劝说胜过严厉的批评。

从1962 年走上讲台至今,于永正始终保留着四个习惯:读的习惯、看和听的习惯、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操笔为文的习惯。他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读50 页书,睡前常翻的三本书就是《论语》、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文集》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不过,在阅读之路上,于永正也有遗憾,最大的遗憾是古典名著读得少,在人生的最佳年华错过了阅读与背诵古典名著的黄金期。“我上学时,正值特殊年代,苦闷于找不到书读。参加工作后有书了,但又没有时间和精力读了。学生时代啊,一定要多读一些经典著作,这是为人生奠定底色的,也是语文老师必不可少的精神底子。”

2007 年,于永正办理了退休手续。回首20 年当小学教师、23 年做教研员的经历,他感慨是阅读推着自己不断朝前走,“我年轻时参加赛课,也分配答案,做了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事。但这么多年书读得越来越多,我渐渐知道怎么教书,怎么与孩子相处,怎么做人处事,每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我庆幸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并受益终身”。

“读书要抓住重点和核心”

退休之后,于永正没有离开一线,还带着徒弟。与徒弟交流最多的,还是阅读。他常告诫徒弟,读书就是读自己。“如果不与自己、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

于永正读书也抓重点和核心,最早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怎么当校长》一文时,他读到“只有不忘记自己曾是孩子,才能成为优秀的老师”,随后写成文章《最终把自己当成孩子》,分享给同事。

1997 年,于永正到徐州市委党校学习。班里他的学历最低,年龄最大,但许多大学生都考不过他。在他看来,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善于抓重点,把书读薄了。

“我读书并不多,读书速度也比较慢,但我肯思考,在认识上每有所得,便喜不自胜,并努力付诸实践,让理念转化为行为,转化为‘生产力’。”谈及自己的阅读方法,于永正表示,他是思考型的读书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叫“爱琢磨”。读书看报爱琢磨,备课爱琢磨,上完了课爱琢磨,听别人讲话爱琢磨,听别人上课也爱琢磨,有时真是食不甘味,卧不安席。但是,琢磨,出智慧;琢磨,出思想。

于永正强调,读书一定要留痕迹,凡是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写上注释;凡是不理解的词语,做个记号;认为写得精彩处,画上波浪线,等等。“养成做记号的习惯十分重要,它帮助我养成思考的习惯和抓重点的能力。什么叫作‘会读书人的书越读越薄’?其实就是会抓重点,提纲挈领,命中要害。”他曾从《报刊文摘》上摘抄下这样一句话:“我看见水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也看见水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这句话形象地说明,平凡人和不平凡的人的区别主要在于一个不善于思考,一个则善于思考。”

于永正建议教师要看文学作品,多读散文。他认为,许多老师不会写文章,是因为阅读的书少了。同时,教师之间读书交流也不够,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流才能碰撞出火花,才能生出教育智慧。

读出来的教学勇气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请全国小语界的名师谈教学经验。许多名师总结了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唯独于永正洋洋洒洒几千字,写的都是自己的教学失误。事后,该编辑对于永正钦佩有加,“敢于解剖自己的教学勇气并非谁都有的”。

前不久,于永正的一个徒弟见网上有批评老师的话,便为他争辩。于永正得知后,对徒弟说:“首先要感谢这些批评我的人,接着要思考别人说的、骂的有没有道理。我们虽然还不能像子路那样‘人告之以有过则喜’,但至少要冷静,要思考,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每个人都要敢于否定自己,否定我们的昨天,批判自己,解剖自己,这样才能尽快成长起来。”于永正坦陈,年轻的时候,他也是一个“隔着讲桌和学生会面”的人,也是一个“只是凭成绩和分数来衡量和评价学生的精神世界,根据孩子学不学功课把他们分成两类”的老师。但大量的阅读使他改变,开始不断纠正自己,明白了如何给孩子真教育。

于永正常说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接受失误、改正错误的过程。在讲授《画鸡蛋》一课时,于永正自我感觉很不错。但课后,听课老师问学生,达·芬奇是男的还是女的,多数孩子不知道,还有孩子说是女的。听课老师的笑声像鞭子一样抽在于永正的心上,但他虚心接受了意见。后来应邀到一所小学再上《画鸡蛋》一课时,不但没有留下遗憾,还教会了学生如何从字里行间获取信息。

在于永正看来,鞭挞虽然让人疼痛,让人难堪,让人感到遗憾,但收获的却是佩服,是奋进,是进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坚持写“教后感”,正是这种不断反思自己的习惯,练就了于永正愈加淡定从容的教学气质和自成一家的教学特色。他提出的“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得到了小语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并在全国推广。他的老友张庆甚至为他撰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这也忘那也忘惟上课不忘”,下联是“此亦长彼亦长数语文最长”。

对话名师

记者:和一些名师不同,我觉得您的教学思想和方式更容易被一线教师学习和模仿。如果一线教师要学您,您更希望他们学您的哪一点?

于永正:我希望老师们不要学我的技巧、方法,而要多练基本功。比如写一笔好字,会朗读,善于钻研教材,写一手好文章。说到底,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取决于他的语文素养,一个语文素养高的老师怎么教都能教好。

为什么这么讲?道理其实很简单:老师写字漂亮,在黑板上一示范,学生便很容易掌握汉字的写法;老师朗读能力强,比空谈“哪里要停顿、那里要重音”等效果更佳;还比如教学生造句,老师如果只根据教材造一个句子,那就是把书教死了,教狭隘了。例如“袅袅”这个词,书上的例句是“茉莉花的香味袅袅钻进我的心中”,教师如果能将“袅袅”一词用于炊烟、歌声,无疑会给学生打开更广阔的视野。作文也是如此,叶圣陶说过,教师要多写下水文,多写,多练,再看学生的作文才能知道难点在哪里,才能指导学生怎么写,或者把自己的文章念给学生听,学生一定有启发。

记者:讲台上,您的表演惟妙惟肖。熟悉您的人都知道您酷爱京剧。您觉得,京剧在您的教学生涯中扮演着怎样的作用?您是否建议每位教师都掌握或学习一门艺术?

于永正:一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要有点艺术细胞,这样才能把语文教活,把枯燥的文字讲述变成一种视听享受,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使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让学生感到上课是一种乐趣。其实,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对一个人性格的熏陶、灵魂的净化、想象力的激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一个人不喜欢艺术,就缺少一点灵气。而我们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东西。

我并不是要求教师一定要喜欢京剧,当然,喜欢京剧更好。京剧的念唱做打、独白等训练对我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最近,我看了《第56 号教室的故事》一书,看到雷夫老师经常让孩子演戏,虽然表演的场景很简单,但孩子的投入程度非常高。孩子们在表演中了解了戏剧人物,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表演也给课堂带来了生机。

记者:您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您看来,您的教学生涯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您会怎么当一名老师?

于永正: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年轻时不会教,不懂得教育规律,只是跟着感觉走。过了40 岁之后才明白一点门道,进入自由的教育王国却是50 岁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看来,其实教语文很简单,一是教学生多读,二是让孩子多写,我很后悔当初这方面教学生的东西太少。

另外,在小学阶段,让孩子多学国学很关键,但我认识到这一点时,已经退休了。我想,如果当时我更注重这一点,我的学生会更优秀。还有一个遗憾就是对学生写字的重视不够,没有按照习字规律去教。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想按照描红、仿影、临帖的习字规律去教。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写字不好,应该引起重视,到中学再强调就已经晚了。

记者:您的女儿走上教育岗位前,您写了《给新教师的20 条贴心建议》。如今看来,这些建议依然让年轻教师受益匪浅。而今,您是否还有建议想向老师们说一说。

于永正:那篇文章主要是给年轻教师管理学生的建议,除此之外,我建议老师们三点:

一是多读书,多读名人传记,尤其教育家的传记。

二是要边教学边实践,多反思。一堂课,有优点,也有值得改善的地方,而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慢慢积累,会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很多老师教了一辈子书,没有长进,主要是一直在简单重复,在原地转圈。

三是要多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会有更多启发。最好找高手,“弄斧”就要到“班门”,跟有经验的教师、名师交流,有更多、更意想不到的收获。

链接:BOOKS好书连连

《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推荐理由:叶老是我国当代卓越的文学家、教育家,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不仅表述在教育专著和书信里,还体现在他主编的教材和一部分文学作品里。该文集全面地论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他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深入见解,对一线教师很有指导意义。

《吕叔湘文集》,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2004 年出版。

推荐理由:20 世纪80 年代前后,吕老发表了很多振聋发聩的观点,如他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关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评析:“十年的时间,2700 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几十年过去了,语文教学曾经存在的问题当下还存在,而回头再来看吕老的文章,依然令人深受启发。

《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年出版。

推荐理由:苏霍姆林斯基长期在教学一线,他对教育的观察和理解更贴近实际,对刚刚登上讲台的年轻教师更有启发性。而且,他的文字没有旁征博引,叙事风格朴实,像一位师长一样娓娓道出教育孩子的秘密。我当初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经常能产生共鸣。

猜你喜欢
于永正读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于永正从教年记
不忘传承 砥砺创新
——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研究掠影
于永正纪念专刊
于永正“言语交际”作文教学研究综述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