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综述(1995—2012)

2013-07-19 09:36姚丽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料库民俗

姚丽文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一、引言

中国民俗文化源自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是我国特色文化的精华,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随着我国2008 年奥运会后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国外游客迅速增多,民俗文化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一个分支,其市场越来越大,已在翻译实践中占有重要位置,其翻译研究也越来越受到译界的关注和重视。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和趋势作出展望,对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二、近二十年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综述

目前,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翻译这个方向进行研究的文献不多。从相关研究论文来看,笔者以“民俗翻译”为关键词,通过中国期刊网和“读秀”搜索引擎对1995-2012 年期间的中国期刊论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库进行模糊检索,据不完全统计,期刊论文共67 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 篇;博士学位论文0 篇(见表1)

(一)文献来源

表1 以“民俗翻译”为关键词模糊检索到的1995-2012年间的期刊论文

从表1 可以看出,首先,普通大学学报文章数量位居第一,说明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成果受到综合性学术刊物的青睐。其次,硕士论文仅有5篇,占文献总数的7.4%,而尚未发现该方面的博士论文,说明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者尚未在更高层次上展开该领域的研究。此外,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献仅有13 篇,19.4%,说明该领域研究的总体层次有待提高。

(二)研究主题

对这67 篇期刊论文从内容或主题与“民俗翻译”的关联角度进行分类统计后发现,近70%的论文主要是从微观方面对中国民俗文化翻译展开探讨,约49.3%的论文涉及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其中13 篇是通过探讨具体的文学译本来予以体现的,15 篇论文分别着眼于广州、青海、康巴藏区、新疆以及浙江省等地方民俗文化旳翻译),17.9%的论文对中国民俗文化翻译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而以某个翻译理论为视角切入讨论的仅占了16.4%,主要以德国功能目的理论为理据;另有3 篇论文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翻译进行了探索;(见表2)对5 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浏览后,发现其中3 篇对不同文学译本中的民俗文化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2 篇从目的论角度,1 篇从文化翻译观角度),1 篇从跨文化视角探讨中国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另1 篇从目的论角度探讨了民俗文化翻译策略。

表2 1995-2012 年间民俗翻译相关期刊论文数分类统计

1.民俗翻译策略与技巧。在67 篇有关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文章中探讨民俗翻译策略与技巧的文章所占比例最多,达33 篇。如丁树德(1995)通过对不同译文对比分析探讨了一些婚俗用词的翻译方法,包括直接描述法和译音加注法等。[1]蒋红红(2004)探讨了音译或音意兼译、直意兼译、直译加注释等翻译策略。[2]魏清光(2010)从交际、社会、文化、历史和地理环境等方面比较了中西民俗的差异,指出翻译民俗特征鲜明的词语时,要根据其功能,选择译入语中文化语用功能相对应的表达方式。[3]另外有李光群(2000)[4],曾海燕(2006)[5],黄小利(2008)[6],金晓红、孙雪娥(2011)[7]等分别从英汉动物内涵、颜色词‘红’的英汉民俗语义对比、饮食等不同角度及层次上探讨了民俗文化的翻译方法。探讨地方民俗文化翻译策略的文章有15 篇,如杨玲玲、滕凤(2010)[8],姜智慧(2010)[9],王慧杰(2012)[10],李鉴(2012)[11]等。基于文学译本分析的文章占13 篇,如王宏印、李宁(2007)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福乐智慧》中的民族典籍的文化翻译现象做出了文化源头的深度阐释。[12]王红英(2011)针对《红楼梦》不同译本中的大量节庆日以及节庆民俗词汇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桥梁,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翻译目的和原则以及对源语文化的认知,都会影响其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手法的选择。[13]探讨民歌民俗文化翻译的文章有如王沛(2011)从音韵美、文化底蕴美之重探讨了民歌中民俗文化翻译的美学特质。[14]

2.民俗翻译问题、现象分析。有12 篇文章是探讨有关民俗翻译问题或分析翻译现象的。如蒋红红(2007)指出,民俗的翻译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民俗翻译应置于文化翻译研究的大语境之下。[15]龚晨枫(2009)就旅游英语中的民俗文化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做好民俗文化的翻译对于现代旅游具有深远意义,通过语用等效翻译、直译加注解以及民俗文化深层结构挖掘等策略可使旅游民俗文化翻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6]张荣臻、焦亚南(2010)认为,民俗文化从语际转换到文化转换存在着障碍,但并不是“不可逾越”,必须认识到民俗文化中的双语转换和文化的可译性限度有一些调节机制。[17]利·哈林等(2011)认为,民俗研究同时也是翻译研究,无论是跨文化或语言研究还是对文化研究都离不开文本的翻译。这种翻译不仅能提供文本,同时也能在研究新的文化时促进文化协商。[18]王冉(2012)通过对沙湾古镇等广州民俗景点翻译生态现状的解读,探讨了翻译群落的动态平衡对民俗翻译的启示。[19]

3.以某个翻译理论为视角。以翻译理论为视角切入的论文多以德国功能目的论、关联理论等为基础,讨论民俗翻译技巧或翻译理论的应用。如硕士论文“从目的论角度看《京华烟云》中的民俗翻译”[20]、“功能目的理论视角下的民俗文化翻译——以莆田妈祖文化宣传资料为例”[21]、期刊论文有如“关联理论观照下的民俗文化的预设凸显翻译方法探讨”[22]、“功能主义目的论在关中民俗文化翻译中的应用”[23]等。于洁、田霞(2008)认为关联理论为分析民俗文化预设提供了有效途径,并依据理论提出了民俗文化的预设凸显译法,如直译法、信息填充法、视点转换法和缩略法等。[22]张鸽(2011)从互文性角度分析了《受戒》英译文中民俗文化的翻译,指出翻译过程中若能充分利用目的语文化和文学作品存在互文空间,有助于提升译作效果。[24]王文铃、楚瑛(2011)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运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作指导,对安徽省博物馆所展民俗器物的的英译著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护等不同层次上进行了比较分析。[25]徐颖(2012)指出由于民俗文化鲜明的文化个性以及浓厚的民族特色,翻译中应该以传达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地保持原文文化内涵的清晰度,以起到文化传播的功能。[21]

4.综合论述与评价。有关综合论述与评价的文章有11 篇。如张小华(2007)认为翻译与文化紧密相关,对青海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进行准确的英文翻译,不仅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翻译活动的升华。[26]谢国先(2008)指出,在民俗学界开展全面的、系统的、客观的翻译学术批评是我国民俗学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27]王明辉等(2011)认为在不同版本的翻译中存在利用翻译策略进行文化的变形,扩展或遗失的现象。[28]麦红宇,关熔真(2012)对广西民俗文化词的英译案例进行评析,认为民俗文化词的翻译应该遵循“准确传达文化意象”、“保持民族文化身份”、“塑造正面文化形象”和“简洁紧凑”四个原则。[29]

(三)研究趋势

所收集的75 篇民俗文化翻译文献的发表年份分布是:1995 年1 篇,1998 年1 篇,2000 年1 篇,2004 年2 篇,2006 年1 篇,2007 年7 篇,2008 年6篇,2009 年10 篇,2010 年14 篇,2011 年14 篇,2012 年18 篇。如表3 所示:

表3 1995-2012 年间民俗翻译相关论文数逐年统计

从文献数量分布来看,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呈现如下特点:总的来看,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举呈上升趋势,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5 到2006 年,文献相对较少,平均每年1.2 篇,仅占文献总量的9%;2007 年到2012 年为第二阶段,文献快速增多,达到61 篇,占总量的91%,说明国内学者对中国民俗翻译研究的关注度明显升高,原因可能有:2007 年作为奥运会筹办的最后一年,是民族凝聚力高度集中的年份;党的十七大于2007年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中国举办2008 奥运会产生的巨大国际影响及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这些都影响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

三、对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的展望

综观近二十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发展,国内对于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大体上可归类为民俗翻译策略与技巧、民俗翻译问题与现象分析、翻译理论探讨、综合论述与评价等四个方面。但现有研究以微观探讨翻译策略与译技为主,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和系统理论的可证性。其翻译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而在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理论来解释中国民俗文化翻译中的实际问题显得较为薄弱。研究方法主要以单一文本分析为主,缺乏利用语料库对中国民俗文化翻译语言特征进行量化、系统研究。在翻译批评方面,尽管目前已有部分文章开始切入探讨和评析,但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鉴于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今后在民俗文化翻译领域还应对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一)加强宏观研究与跨学科翻译研究

现有中国民俗翻译研究主要还是围绕“怎么译”的问题上打转,以后的研究可以对“为什么译”、“译什么”及“效果怎样”等问题进行宏观上的考量。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翻译研究亦已深入发展。翻译研究走过了最初的语言学派注重的语言结构及形式对应转换结构主义学派的文本内容与形式关系上的等值论、注重翻译受众效果的等效论再到文化学派的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的历程。随着各学科的横向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吸收、融合已不鲜见,翻译也不例外。传统的研究方法已不能跟上翻译研究发展的步伐。然而,在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领域,目前仍以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为主,过于倚重浅层次的语言特征分析与译技探讨,尽管有学者如朱益平、马彩梅(2007)[30]从跨文化角度,杨玲玲(2007)[31]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翻译做了尝试性研究,但至今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远远滞后于文学领域的跨学科译学研究。因此,今后可以在语用学与中国民俗文化翻译、中西语言文化对比与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甚至可以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翻译研究方面予以重视。

(二)加强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

语料库翻译研究是20 世纪90 年代兴起的全新的翻译研究范式。目前,语料库翻译研究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诸多领域,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翻译语料库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使人们认识到翻译研究应从规定性研究向描写性研究过渡。[32]在国外,Mona Baker、Miriam Shlesinger、Kirsten Malmkjaer、SaraLaviosa 等学者自90 年代开始将语料库运用于翻译研究,并引起了翻译界的重视。然而,与国外相比,国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现状仍较滞后,现有有限的几个翻译语料库也仅用于文学翻译研究。因此,可以利用语料库来量化研究中国民俗文化语言特点、翻译策略、翻译规律等。

(三)加强中国民俗文化翻译批评研究

加强中国民俗文化翻译批评研究不仅可以对其翻译实践进行监督与指导,而且还可以丰富中国民俗翻译理论的内容,促进翻译理论的发展。当前的中国民俗翻译批评依然多采用挑错式、评析式的批评模式,深入的分析和评论不多见,在宏观的理论建构方面有所欠缺。“挑错式”的实践批评固然重要,但关键要上升到理论高度,深层次探讨中国民俗文化翻译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促进其翻译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二十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的热情越来越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表现在翻译策略与技巧、翻译问题与现象分析、翻译理论探讨、综合论述与评价等几大方面。鉴于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现状以及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今后在该领域还应着重加强宏观研究、跨学科翻译研究、语料库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研究。

[1]丁树德.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J].中国翻译,1995,(3):55-56.

[2]蒋红红.中国民俗文化词语汉英翻译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6-99.

[3]魏清光.中西民俗比较及翻译策略研究[J].作家杂志,2010,(11):154-155.

[4]李光群.英汉动物内涵的民俗文化及翻译[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0(1):62-66;71.

[5]曾海燕.谈英汉动物内涵的民俗文化及翻译[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5):129-131.

[6]黄小利. 颜色词“红”的英汉民俗语义对比及其互译[J].考试周刊,2008,(31):202-203.

[7]金晓红,孙雪娥.商洛地方特色饮食及其翻译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1,25(5):35-38.

[8]杨玲玲,滕凤.麻阳盘瓠民谣中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0,29(12):116-119.

[9]姜智慧.从异化视角看民俗文化的传播——浙江省民俗文化翻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0,23(2):48-51.

[10]王慧杰.新疆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剑南文学,2012,(11):145-146.

[11]李鉴,曹容. 康巴藏区民俗风情的旅游资料翻译策略[J].北方文学,2012,(8):95-96.

[12]王宏印,李宁. 民族典籍翻译的文化人类学解读——〈福乐智慧〉中的民俗文化意蕴及翻译策略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7(2):115-122.

[13]王红英.论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节庆民俗词汇的文化传译[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94-99.

[14]王沛.美学视域下陕北民歌民俗文化翻译[J].音乐探索,2011,(4):94-97.

[15]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52-57.

[16]龚晨枫.旅游英语中的民俗文化翻译问题研究——以杭州旅游景点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校学报,2010,27(6):117:120.

[17]张荣臻,焦亚南.谈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J].科技信息,2010,(29):111-112.

[18]利·哈林. 民俗研究与翻译研究[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2):31-35 .

[19]王冉.论广州民俗翻译群落的动态平衡——从沙湾古镇谈起[J].剑南文学,2012,(5):263.

[20]吴巧芬. 从目的论角度看《京华烟云》中的民俗翻译[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21]徐颖.功能目的理论视角下的民俗文化翻译一以莆田妈祖文化宣传资料为例[D].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2.

[22]于洁,田震.关联理论观照下的民俗文化的预设凸显翻译方法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61-65.

[23]许向东.功能主义目的论在关中民俗文化翻译中的应用[J].青年与社会,2012,(6):195.

[24]张鸽.互文性视角下〈受戒〉中民俗文化的英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1):161-163.

[25]王文玲,楚瑛.生态翻译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民俗器物英译[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5):97-90.

[26]张小华.翻译与青海民俗文化[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136-138.

[27]谢国先.民俗学期待学术批评[J].学术界,2008,(5):121-124.

[28]王明辉,王萍,张燕. 译与异——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英译本中的民俗文化评析[J].才智,2011,(12):186.

[29]麦红宇,关熔真.广西民俗文化词英译案例评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2,34(1):93-96.

[30]朱益平,马彩梅.跨文化视角下的民俗宗教文化旅游资料英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6):128-132.

[31]杨玲玲.认知图式观照下的民俗名称英译[J].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95-97.

[32]BAKER,M.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an overview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 Target,1995,7(2):223-243.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语料库民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