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漫红,李文秀,刘桂萍
(沈阳化工大学 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142)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聚集的动力不仅是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更是为了快捷地获取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企业能及时更新技术,占领经济发展的前沿市场。高等学校与产业集群间关系密切,产业集群是高校基本功能发挥的载体,高校也逐渐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动力。高校与产业集群之间良性关系的维系,不仅能够提高知识资本进入企业的效率,还会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辽宁高校参与产业对接的起步较晚,大多仍集中在早期的物流、金融、会计等初级行业,特别 是化工产业一直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即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层次,亟待扶持并形成高端化工产业。因此,如何激发高校对接产业发挥出高科技的智力支持,使高校与产业集群保持良性互动,促进二者的共生发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1920)中,第一次完整地从构成要素:劳动力市场共享(labor force pooling)、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三个方面解释地区性产业聚集现象。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首次完整提出并解释“产业集群”定义,他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1998 年)一文中具体界定了产业集群的理论,他指出“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内的,业务上相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销售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他产业的企业。”[1]同时,他强调虽然竞争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但政府及配套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国外的理论发展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特定区域内,生产相关产品且相互关联的企业所构成的群体,具有互补性的特点。产业集群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进而使生产力获得全面的优化。高校对接产业集群是非物质部门的产业向物质部门产业双向渗透的过程,也是一个大学与产业界相互沟通、协商、博弈与互动的过程,二者的有效对接能够为产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使企业有效地解决各类复杂技术问题。高校凭借自身的智力优势,助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更为校企对接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二者对接的目的就在于打破大学与产业的边界,从而既能使大学通过为产业服务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也可以使产业通过学科、专业的支撑得到更快的提升,最终实现二者互利双赢,协同发展;在二者互动发展的过程中,边界越来越模糊,融合度越来越高,相互作用和互相影响的程度也越来越强。
产业集群利用空间集聚效应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进而使生产力获得全面的优化,具有地域的邻近性、产业的关联性和专业的互补性。高校对接产业集群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是高校主动把人力资本和技术成果与社会实践对接起来的积极行为,为高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辽宁的化工产业集群涉及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肥、橡胶加工等12 个主要行业,主要包括以石化基础原材料为加工对象的延伸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及精细化工等领域,具体分布在我省的沈阳、锦州、盘锦、辽阳和抚顺地区。从区域角度来看,这些地域的高校也相对集中,利于与当地相应的产业集群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见下表)。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利用近缘企业产业文化相碰撞,更容易增强科研创新和技术吸收能力[2],为彼此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了区域内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流动,有效提高了多边学习和技术扩散的效率,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交流,将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
资料来源:http://www.ln.gov.cn/zfxx/jrln/wzxw/200905/t20090513_374173.html
笔者面向省内对接化工产业集群的高校和研究院所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具体包括: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家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沈阳化工研究院(农药、染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抚顺石化研究院、锦西石化研究院、大连光明研究院、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运用Pearson 相关系数法和Spss 的多重共线性诊断来对高校对接产业集群的适切性进行分析,Pearson 相关系数用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是否在一条线上面,它用来衡量定距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时,表现这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用积差相关系数,主要有Pearson 简单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 或-1,相关度越强,相关系数越接近于0,相关度越弱。
高校对接产业集群模式研究院所实践基地合作项目其他参与企业研发0.628 0.611 0.728 0.46参与高校教学0.849 0.715 0.862 0.51广泛的人员交流0.812 0.845 0.812 0.4拓展核心技术0.536 0.321 0.446 0.2培养科技人才0.606 0.721 0.536 0.4地缘上的邻近0.871 0.688 0.520.488社会网络和人际关系 0.752 0.804 0.610.304设备和基础设施0.791 0.760.470.66文化背景0.822 0.762 0.350.462政府支持0.760.560.490.56总方差解释0.270.30.270.3量表的阿尔法0.860.850.860.85
我们可以从上表的数字对比中看出来,高校对接产业集群的基本模式:组建研究院、共建研究基地、开发合作项目所占对接形式的比例是较高的,表明这三种形式是目前普遍被高校和企业所采用并适用的。其中合作项目在参与企业研发方面较为有优势,而高校更倾向于选择研究院参与教学之中,这与研究院管理规范、人员稳定等制度建设方面有关联。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在人员交流、培养人才和地域选择上基本取向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政府的支持程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接的效果。由此可见,辽宁省的高校对接化工产业集群依然形式较为单一,需要进一步地发展,特别是在企业的技术提升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面的对接还存在着一些较显著的问题,高校对接化工产业集群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首先,高校对接产业集群有助于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高校主动对接产业集群,一方面加快知识和技术的传播速度,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成果应用的辐射范围。高校的智力资本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知识以外的,如人才培训、法律、会计、审计等多方面的专业服务;学生也拥有在校期间就进入企业进行实践训练的机会,找到技术和实践的融合点,更好的为应用型技术开发服务。[3]另一方面,高校对接产业集群有助于提供优质的服务支持和制度支持,企业不需要支付额外培养成本来使用高校高素质人力资源,提高企业在制度供给博弈中的能力和优势,并通过所提供的服务支持体系和特有的社会文化网络降低产业集群交易成本。同时,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格局和发展空间相对稳定,高校将知识力量注入企业的文化资本,增加企业的信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集群内相关企业的博弈格局。
其次,高校对接产业集群有助于彼此的协同创新。(1)创新作为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是需求动力与客观条件充分耦合的产物,知识的原创性、发散性、共生性和产业集群的协同性、竞争性、互补性等特征不仅是创新需求的不竭动力,而且可以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3]创新活动离不开高校的知识引领,更离不开以企业为中心的产业载体。创新活动的源泉是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创造,属于精神活动层面,存在于一定的创新文化的氛围之中。高校对接产业集群更容易激发高校创新冲动和企业技术革新氛围。高校在与产业集群对接的过程中,因彼此熟悉业务往来和实际需要,使知识拥有者和实际应用者有了更多的合作默契,因而创新行为更易产生。合作创新为高校和产业增加了更多提升实力的机会,同时也使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明显加快。(2)高校与对接产业集群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共生关系。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后,会使相关科研和技术信息被企业和高校较快地获得,使区域内的创新主体低成本地获取创新要素,并且低成本地对这些要素进行整合和使用。这种共生关系一方面可以不断鼓励教师采用新的研究视角和跨学科联合研发,解决产业中实际问题。利用知识的互补性提高对接产业的服务水平,提高创新研发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对接产业集群的过程也是将高校现有知识更新、资源重整的过程,高校在企业需求的刺激下,知识更新程度加快,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3)高校对接产业集群有利于孕育和培养创新文化。缺乏创新文化是目前制约企业和高校向高水平发展的瓶颈。创新是一件艰苦的创造活动,通过高校与企业,利用知识推动生产,通过市场检验知识,形成尊重创新的氛围,并视为自身发展的自觉行动,有利于彼此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高校对接产业集群有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指通过一定区域内的资源配置,所展示出的整体经济实力。(1)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利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将进一步强化知识的融合和特色学科的形成,引导高校错位发展,形成强化特色的自然机制,刺激高校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高校通过助推企业的研究高度和新产品的开发,参与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在给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为高校科研的深入提供充足的外部资金,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作用。(2)以知识为核心的对接模式,会为高校和企业增强竞争力,企业因掌握最领先的技术而提高市场占有分额,获得更多利润,掌握了更多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从而更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身处集群之中,在公共资源共享机制的作用下,知识流通得到充足供给和有效利用,因而更容易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创新优势,这种对区域资源有效配置的能力无疑是区域竞争能力的组成部分,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带来更大的空间。(3)在一定区域内,聚集相应的影响是普遍而广泛的,集群内的科研机构、上下产业链涉及的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按照市场机制的效率原则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4]
产业集群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本质仍是一种利用地域空间聚集的“新制度”形式,自然也存在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和负向效应。(1)系统性风险随时存在。随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产业集群对区域的反向作用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产业集群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它会有周期性的变化,一旦产业链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会使这种问题放大到整个产业集群,进而危及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5]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后必然受到其垄断性、公共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特质的影响。目前,对接产业集群的外部保障机制尚不健全,高校对产业集群的风险认识还不充分,产业集群的外部性本身就构成了对高校的严峻挑战。(2)存在自我超越的困境。任何产业集群的优势都是有限的,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会面临自我超越困境。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后,校园的文化传承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文化共生在共同的文化氛围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容易陷入知识锁定状态,使产业集群弹性僵化、创新活力减弱,导致区域经济徘徊不前。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后,如果选取的对接模式不恰当,高校的专业结构和管理机制就会与企业的效益要求产生矛盾,高校所推广的知识和培养出的人才,不适应区域企业的要求,这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甚至会对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阻碍。(3)创新创造能力受到制约。目前我国产业集群成长的市场环境不理想,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缺乏集体行动规范,知识的外溢和技术的推广十分有限。高校所拥有的前沿知识在应用方面往往容易遭遇国内外企业的要求不同,进而打击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能力。特别是高校与企业缺乏明确的分工情况下,对接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维护和不健全的公共机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
总之,高校对接产业集群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本质上都是促进知识的利用和流动。我国高校对接产业集群的发展起步较晚,尚处于雏形阶段。今后,应当结合国情,尽早出台关于对接合作的相关法律,明确产权责任;改革高校传统人才培养体制,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加强应用型科研人员引进力度。同时,加速科技合作的第三方中介建设,加大高新技术研究投入,调动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与高校产学合作的热情,充分发挥高校在产业合作及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提供保障。
[1]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9-43.
[2]吴慧德.产业集群竞争力与创新模式[D].上海:复旦大学,2011.
[3]赵哲.辽宁高校服务地方产业集群的现状及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10):21.
[4]战炤磊.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向效应——基本方式与作用机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99-103.
[5]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