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放
编者按:现代物流是现代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跨部门、多行业、专业领域覆盖面广的特点。提高物流系统中供应链各环节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引起了国内外、业内外各方人士的普遍关注。本文撰稿人刘放先生,多年从事商业流通科技研究,是国家级重大基础研究课题“物流配送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研究”项目负责人之一。本文是作者根据该项目研究成果浓缩而成。本刊从2013年第2期开始分数次在《前沿导向》栏目连载,本文是连载之七。
补货是指物流及供应链上合作伙伴通过共享需求信息、预测信息、资源信息,来实施联合计划、预测和补货。通过供应链中的伙伴相互协作共享标准化的信息来制定目标计划、进行有效的市场预测并实施及时订单补货,为供应链中各个企业降低库存成本、减少运营费用、提高销售额、以实现有关方共赢。联合计划、预测、补货的目标是改变现有的伙伴关系模式,以更精准的信息使供应链各方的销售额和利润更大化,其流程表现在四个部分:全面协议和联合商业计划(包括各项目小组对销售、库存、零售网点分布和商品类型款式在可见未来的变化决策);销售预测协会(零售商和供应商共同需求预测,比较和甄别各自预测曲线的不协调点,找出问题并修改计划);定单预测协作(零售商和供应商共享补货计划,甄别不协调点并解决之);定单生成/交货执行(即结果数据共享,包括销售地占、定单、运货班期,现有库存等,甄别预测准确度的偏差,库存状况及执行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在物流系统中,当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之间传递商务及其他物流信息时,双方的电脑间进行电子数据的交换方式一般采用EDI方式,按标准协议规范化和格式化的业务信息通过电子数据网络,利用增值网或专用网在不同电脑间进行自动交换和处理。但建设EDI增殖网或专用网投资较大,又缺乏开放性。这种以标准固定格式传递业务信息的方式,适用于交易双方有经常性业务联系的大型企业之间进行,对于只有偶尔业务联系的企业间或小企业就很难实施,而现代物流系统及供应链网络,一方面需要在不同行业各类企业间进行广泛的业务、商务联系;另一方面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战略联盟虽有长期性,但更多的是一种动态同盟关系,这样传统的EDI方式就不适于这种大范围的、动态的信息交换,这就必须研制、发布、宣贯投资少、更开放的物流信息交换标准体系结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