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鲁婧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2011年12月16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批准了关于俄罗斯入世的决定,俄罗斯于2012年8月23日起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应看到其市场准入、贸易和投资环境的变化将为两国能源合作的深入发展带来新契机,与此同时,仍有不少风险和挑战需要中方注意防范,并采取相关措施趋利避害。
(1)能源结构互补
俄罗斯是世界上能源储量和产量巨大的国家。俄罗斯燃料能源综合体中央调度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量双双出现增长,其中石油开采量为5.11亿吨,比前年增长1.23%,天然气开采量为6705.44亿立方米,较前年增加3.1%,2011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为其提供了64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可供出口,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油气资源来填补日益扩大的油气需求缺口,这无疑为中俄双方能源合作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产地远离消费地,国内能源产量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来自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已达到10%,预计到2015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超过15%。其中,净进口煤炭约2.4亿吨,石油约3.0亿吨,天然气950亿立方米,很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净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净进口国,第四或第五大天然气净进口国。
(2)政治基础坚实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俄政治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稳步发展、不断提升时期。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在安全领域合作不断加强,还建立了多层次的对话交流机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协调立场,紧密合作,关系发展十分顺利。
(3)地缘因素便利
当前,我国80%的进口石油要途经马六甲海峡,线路较为单一,海上运输面临的压力和风险很大,它既是重要的战略水道,也是很不安全的通道。马六甲地区海盗出没频繁,美国势力影响较大,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仍将主要通过马六甲海峡通道运输。因此,加强与中国的最大邻国、能源大国俄罗斯的合作尤为重要。
中俄两国山水相连,有着4300多公里的漫长边境线。当前俄罗斯探明的能源储量绝大多数位于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地理位置便利。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采用铁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过境,选择丰富,且能够长期使用,相比我国从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通过海运进口能源,陆路运输有利于增加油气供应的稳定性。
(4)区域一体化需要
中俄双方都处于东北亚经济圈、都是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及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目前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还需要各成员国更加紧密地开展能源合作。
(1)大国之间激烈竞争
美国、日本、欧盟都是能源消费大国,都迫切需要与俄罗斯发展能源合作关系,积极接触俄罗斯的各种能源开发项目,并且提出了一系列优越条件。这必将使俄罗斯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慎重考虑与各国合作的利弊。同时,美国和日本为遏制中国的发展,蓄意破坏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巩固与发展,以提高自己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
俄罗斯往往通过“能源牌”和“中国牌”来和西方大国进行战略博弈,以期获取政治利益。俄罗斯在对待中俄能源合作时过于重视政治因素,导致中俄能源合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2)俄罗斯国内存在“中国威胁论”
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着复杂的心态,存在疑虑。俄罗斯国内少数人受欧美反华势力的影响,大力宣扬中国威胁论,宣称中国的发展会导致俄罗斯的利益损失,担忧俄罗斯石油有被中国控制的可能,害怕当中国的“原材料附庸”,因此反对中俄发展能源合作关系。这也是俄罗斯政府在中俄原油管道项目上举棋不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俄罗斯国内利益集团相互制约
俄罗斯各利益集团关系十分复杂,各有自己的利益。它们之间常常表现为从各自利益出发、多头决策、相互牵制的复杂局面,并在对华政策方面不断对政府施加影响,从而也牵制俄罗斯政府在对华能源合作方面的决策,使政府往往表现得犹豫不决,增加了变数。
(4)价格因素制约
随着国际市场油气价格不断飙升,俄罗斯一再要求提价,中方作出了不少让步,油气价格已高于俄罗斯向欧盟出口的水平。而俄方一再强调,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进行能源合作与交易,中方不能指望俄方在价格问题上给予特殊优惠。由于东西伯利亚油气的勘探开发成本很高,向中国输送油气需要新建基础设施,因此要比输往欧洲成本高,通向欧洲的油气管道系统已较完善,并且基本上实现了成本折旧。
(1)关税下降导致进口成本降低
俄罗斯8月22日正式加入WTO,根据入世协议,俄总体关税水平将从目前的10%降至7.8%。约三分之一的商品从入世之日起下调进出口关税,四分之一的税目将在3年内调整到位。而总体来看,俄罗斯总体关税将降低2.2%。
对于石油来说,关税下降幅度却并不不大,原因是俄罗斯主要的出口是石油,作为政治及经济上最重要的一张牌,石油对俄罗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入世承诺上,俄罗斯有过规定,石油、天然气的关税或者维持在限制性初期水平,或者降低,但不能降至零。
但是短期来看,关税的下降依然会导致我国油气进口成本的小幅降低。我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成品油和燃料油,关税降低后,对于进口成品油和燃料油的企业来说,降低成本毋庸置疑。对于进口燃料油的地方炼厂来说,成本下降一点也是利好,进而对国内成品油市场都有好处。
(2)改善俄罗斯的投资环境
入世前俄罗斯缺乏竞争环境,在能源资源、交通和原料等领域都存在垄断,入世将促使俄罗斯在更为法制、公平的平台上融入全球经济。入世将改善俄罗斯投资环境。虽然专家称俄入世对于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石油上游领域几乎没有任何促进作用。但是,投资和市场不一样,WTO使得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具有更多的平等权,这对我们的油田服务、工程建设、物资装备以及化工产品来说,机会将更多一些。
(3)政策透明,减少摩擦
WTO把资源出口大国俄罗斯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的统一规则中,有助于减少全球能源价格的波动,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
俄罗斯入世意味着其经济和贸易政策更加透明和更有可预测性,俄罗斯需要遵守国际规则,这有利于减少中国投资者的疑虑,增强其对俄市场和合作伙伴的信任。此外,俄罗斯加入世贸组合后,一旦两国发生贸易争端,可以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这有助于减少摩擦。
俄入世对于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石油上游领域促进作用较小,并不会给中方在俄的勘探开发增加机会。俄罗斯不会迅速放开,而会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过程。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油企海外拓展的主要方向是如何获取区块、资源,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然而正是这种“直接索取”的模式,导致中国油企在海外获取资源的难度不断增大。
俄罗斯向中国开放上游、中国向俄罗斯开放下游这种双向合作模式里面会有诸多环节,利益如何划分,机制如何建立,需要多少次的谈判来解决每一个环节的利益平衡问题,相当不易。
具体到能源领域合作,俄方很不愿意中国只将它作为原料、资源的供应商,这也是中国油企近十年来在俄罗斯鲜有建树的原因。俄罗斯正在努力改变这种单纯依赖资源出口的局面。为此,俄罗斯能源部在制定2030年建设新生产装置和基础设施的全面计划,把下游石化业发展作为未来增长的关键,计划十年内要在俄罗斯建成六个石化集群。随着下游项目的兴建,俄罗斯将重塑石化业格局。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西北海岸和远东地区的石化产业刚刚起步,未来将迎来大发展时期。目前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未来2-3年还会增加。不过,裂解装置开工需要原料,原料又需要管道运输。目前俄罗斯大型石化项目的工程与建设服务水平并不是很高。资本、技术相对缺乏的俄罗斯对石油中下游投资合作需求会很强烈,这方面国内的石油公司是有优势的。中国石油公司不应该缺席俄罗斯的这样一次战略布局。
上海合作组织其实有很多文件规定双方在某些领域应该享受优惠待遇,但是加入WTO之后,俄罗斯可能会以WTO的规则为借口,对所有竞争对手一视同仁,以“公平竞争”的令牌来解除中国曾享受的一些特殊优惠。本来中石油、中石化在俄罗斯合作就比较艰难了,进区块进不去,进去了也可能被挤出来,但是日后可能中国石油公司面临的困难更多,因为门槛的逐渐放开,更多的国际公司和国家也会加入其中博弈,中方将有更多的竞争对手,进一步加大了中俄战略合作以及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能源领域投资的难度。
(1)加强与俄罗斯全方位的能源合作
2012年12月,在莫斯科进行的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九次会晤中,中俄宣布签署了四项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中俄煤炭领域合作路线图》、《中国国家电网与俄罗斯东方能源公司关于2013年电力电量电价协议》等。中方谈判代表强调,此次中俄能源合作是“全方位”的,在油气、核电、电力、煤炭、能效、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获得进展。
(2)加强能源技术合作
目前,中俄能源合作还停留在能源资源合作的层次,双方的合作的动力是能源供应和需求。随着中俄能源资源合作的扩大和深化,必然引起合作层次的升华,即在能源资源合作的基础上,扩大和深化能源的技术合作。俄罗斯在开发油气资源、新型能源的研制和开发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而我国比较欠缺,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引进它们先进的技术,在立足于我国现有能源禀赋的基础上,加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改善现有能源的利用效果,提高我国自身的能源供给,这是我国能源安全最基本的保证。
(3)加强能源信息合作
由于中俄能源信息合作进展缓慢,双方都不十分清楚对方能源战略、能源投资环境、能源法规、能源资源分布、能源供求状况、能源技术水平、能源技术结构等重要能源信息,导致能源合作具有很大盲目性。随着中俄能源合作的扩大和深化,也应不断扩大和深化能源信息的交流与合作。
中俄能源合作应该涵盖上游、中游和下游,包括勘探、研究、开发、运输、储存和利用,涉及投资、技术交流等方方面面。尽管这种合作是双边的,但不是封闭和排他的。中俄油气合作工程,从上游、中游到下游都开放给所有国家和外国公司,吸收外国资本技术,合作勘探和开发油气资源,共同修建输往中国的油气管道。
中国与俄罗斯合作更关心开发油气上游领域的投资环节,但是不应该完全盯住他们的上游市场,而是应该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而且在石油工业方面,俄罗斯入世对中国并不会增加其探索和发展机会。因为俄罗斯更注重资源交换,由于当前中俄双方相互投资都面临一些障碍,因此中方想要投资俄方的优势资源仍然不易。
中俄未来油气合作应该采取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就是上下游一体化,如俄方可参股中国天然气管道工程,中方可参与俄上游天然气开发。真正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双方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可以适当放开我国能源领域的下游部门,即通常所说的“以市场换资源、以下游换上游”。通过这样的方法,把我国的能源需求与俄罗斯企业的经济利益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利益链条,促进能源的稳定供应。同时,通过向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加大开放力度,提供优惠政策,以吸引他们参与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工程和油气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中国的油气开采效率,从而实现中国石油、天然气的战略储备计划,更加有效地保护和利用中国的油气资源。
2011年中国共从俄罗斯进口了天然气25万吨,仅仅占到中国天然气进口的2%.而这主要的原因是一直进展不佳的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2012年普京再次就任俄罗斯总统后于首次访华期间,中俄两国签署了17份不同种类文件,能源合作成为两国元首正式会谈的主要议题。但备受关注的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并没有因为这次访问取得任何突破性进展。耗时6年时间,久攻不下的天然气合作,或许是中俄能源合作进展缓慢的一个真实写照。
目前,页岩气、页岩油、油砂等非常规能源和非化石新能源越来越被广泛开发应用,使北美在作为能源消费地的同时逐渐转为能源供应地。2008年以来,美国页岩气大规模生产导致本土天然气供应十分充足,美国甚至不需要再进口天然气,这拉低了美国天然气价格,国际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17年,美国可能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
天然气价格争执已经令俄罗斯近年来减少了对欧洲市场的天然气出口,而且随着北美地区页岩气的开发,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市场的统治地位将进一步削弱。欧洲希望美国能向欧洲出口页岩气,因为他们需要多元化的供应,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天然气供应方展开竞争。贝克研究所在一份名为《页岩气和美国国家安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俄罗斯在西欧天然气市场所占的份额将从2009年时的27%降低至2040年时的约13%。
目前外资已经开始在中国页岩气市场上悄然布局,荷兰皇家壳牌、英国BP和美国雪佛龙已分别与中国公司签署合作或者合资协议,将在中国进行页岩气勘探或开发。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增加页岩气和其他非传统天然气产出至2000亿立方米以上,约占世界非传统天然气产量的三分之一。
虽然俄气一直声称“页岩气革命并不值得担心”,但近两年,其和油价挂钩的气价已经发生松动,出口德国、波兰等国的气价频频打折。俄气称,2012年的折扣额达到40亿美元。再过4-5年,俄罗斯在所有潜在天然气进口国中的天然气出口竞争冲突将会明显增长。因此俄罗斯必须考虑如何尽快对今后天然气出口战略加以调整。这对6年仍未达成的中俄天然气协议来说是一个新契机。
[1]2030 Russian Energy Strategy,2009
[2]杨文兰.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
[3]夏义善.试论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前景,2000
[4]陈抒炀.浅析俄入世对中俄能源合作关系的影响及对策.国际贸易,2012
[5]戴武堂.中俄能源合作的回顾与展望.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7]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