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与疑难配血原因分析

2013-07-12 08:41:44文永徐艳贵州省遵义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56300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贵州遵义563003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5期
关键词:溶血性免疫性血型

文永,徐艳(1.贵州省遵义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563000;2.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贵州遵义 563003)

交叉配血困难是输血工作者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由于患者在本次输血前可能因有妊娠史或输血史,可能产生免疫性抗体,当患者需要再次输血时,可能带来配血困难。这类抗体除ABO 血型系统外,主要来源于Rh血型系统产生的免疫性抗体,常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1]。现抽查262例患者Rh血型抗原类型检测结果,分析产生Rh血型抗体的概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遵义市第二人民医院262例住院患者备血标本(EDTA-K2抗凝全血)。

1.2 试剂与仪器专用RH 血型抗原检查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差速离心机、37℃水浴箱,均由长春博讯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

1.3 方法被检者红细胞配成5%~8%的红细胞悬液,于微柱凝胶卡各个孔中分别加入50μL,37℃水浴15min,取出离心,判读结果。

2 结果

262例患者标本经检测Rh血型5种抗原类型,可以看出,E抗原阴性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C 抗原阴性,E、c两个抗原同时都阴性的比例也较高,而D 抗原阴性所占的比例最小,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62例术前备血患者Rh血型分型

3 讨论

1939年,Levine和Stetson发现了人类Rh 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有5种主要抗原,分别是D、C、E、c、e,它们的抗原性强度依次为D>E>C>c>e,大多数Rh 抗体为免疫性抗体[2-4]。由表1可看出,Rh血型抗原中,E 抗原阴性的比例最高,大约占60%,提示产生抗-E的概率最大,但由于E 抗原的免疫性不如D 抗原,因此在临床中常常被忽略[5]。抗-E 是配血困难中常见的免疫性抗体,常引起配血不合,故抗-E 检查应引起重视。其次是抗-C,占14.5%,或抗-E、抗-c混合存在,占50%,现也有报道抗-E、抗-c引起的配血不合[6],产生抗-c、抗-e的概率比较小些,表中RhD 阴性占0.38%,和我国汉族人口所占比例(0.2%~0.5%)[7]相吻合。虽然产生抗-D 的概率较小,但是Rh系统5种抗原中,D 抗原性最强,若患者有妊娠史或异型输血史就可能在体内产生抗-D 抗体,输血时绝对不能输Rh阳性血液,否则可能发生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故筛选Rh抗原类型相同血液配血相合后给予输血,避免发生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同时也避免了因异型抗原刺激再次产生抗体。因此,为了减少免疫性抗体的产生,达到安全、有效输血,住院患者在输血前除了常规检查ABO 血型外,还应检查Rh血型5种抗原类型,以便输血科及时筛选好Rh抗原类型相合的血液,满足临床需要,避免因输血而产生免疫性抗体,给患者再次输血带来困难。

[1]吴远军,吴勇,陈宝婵,等.Rh血型抗体的检测及结果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24(6):604-606.

[2]Wu KH,Chu SL,Chang JG,et al.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due to maternal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Taiwan[J].Transfus Med,2003,13(5):311-314.

[3]Kollamparambill TG,Jani BR,Aldour M,et al.Anti-C(w)alloimmunization presenting as hydrops fetalis[J].Acta Paediatr,2005,94(4):499-501.

[4]Vucinovic M,Jadric H,Karelovic D,et al.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from a mother with anti-Kell,anti-E and anti-Vel anti-erythrocyte alloantibodies[J].Z Geburtshilfe Neonatol,2004,208(5):197-202.

[5]邢红妍,夏兵,艾亚男.输血加重新生儿溶血病1例[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2):156-157.

[6]胡海颖.IgM、IgG 抗-M 抗体致血型鉴定困难1例[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6):140.

[7]吴鸽,李红.Rh(D)阴性血液储备初探[J].中外医疗,2010,29(27):35-36.

猜你喜欢
溶血性免疫性血型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放置方式的溶血性分析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西南军医(2014年1期)2014-02-03 03:06:37
养血益气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0例
中医研究(2013年10期)2013-03-11 20: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