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秀
摘要: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的天职。英语既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必修课,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阵地之一,所以笔者认为,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可以“同唱一首歌”。本文阐述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提高教师自身的品德素养、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以及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等方面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教学与德育“同唱一首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德育渗透;中职英语教学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的天职。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 德育虽居于学校工作首位,但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渗透在各门学科教学之中,从而影响着学生自我成长和成熟的过程。英语既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必修课,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阵地之一。中职英语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实际运用的英语知识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更要以教学为依托,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1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职业中学的教育主要是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各种技术人才。中职生是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他们的素质对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素质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包括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所应有的素质。职业中学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展成熟并逐步趋向定型的时期。他们朝气蓬勃,但又缺乏自制力,易走极端;他们富于幻想,创新性强;他们要求独立自主,要求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但又往往不懂得尊重别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民主平等,团结合作,大胆创新等精神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因此,要使职业中学的学生将来能成为合格的社会劳动者,就必须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具有这些精神和品质,使他们成为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的复合型人才。英语既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公共文化基础课,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阵地之一,正如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中职英语教学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现行的中等职业英语教材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为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陶冶情操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英语教师应把握学科特点,以语言教育作为载体,选准切入点和结合点,灵活巧妙地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春风化雨般融入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英语教学的育人之光。
2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看法。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途径来发挥教学的育人作用:
2.1 教师要有德育意识
教师是教学的践行者,要让教学发挥其育人的魅力,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有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意识。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教师为中心”。英语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词汇、语法的填充器,而应把他们看作有血有肉的有情感的人。教师应正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重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在生活情趣、思想品质、胸怀气度、理想抱负、价值判断等方面都健全和积极向上的人。
2.2 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卢梭也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发自教师身上的高尚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等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因此,教师要担负起德育的重任,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用自身的高尚情操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我想这比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效果要明显得多。
2.3 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
相对于专门的德育课程来说,英语学科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则是隐性的。一本优秀的教材除了能使学生学到全面而扎实的知识以外,也应该是一份良好的育人资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职基础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生活、工作、娱乐、环境等各方面的话题,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当教师对它作深入透彻的分析时,就能挖掘其中的哲学、美学、伦理、道德、品质、意志、情感等方面的精髓。教师只要找准切入点,就能很好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
例如,教师在教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的Unit 2 “What do you do?”这个单元时,可以引导学生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帮助他们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理想,提高他们对未来的职业信心。又如,在上Unit 5 “Lets do some shopping”这个单元时,教师除了要教育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做到礼貌待客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养成节约金钱,不铺张浪费的消费观。
概而言之,外语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对语言知识和言语功能的学习和掌握上。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潜心钻研教材,体会文章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思想精髓牢牢掌握。当教师将它渗透到教学中,润泽到学生心田并产生共鸣时,英语教学就会闪烁出育人的光辉,使学生获得一份又一份宝贵的人生财富。
2.4 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
上述提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与专门的德育教育不同,英语学科中的德育教育是隐性的。英语教师不能把英语课堂变成政治课堂,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结果将会是适得其反。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应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当中。
比如我在上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的Unit 2 “What do you do?”这个单元的词汇教学环节时,我把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把Warming up部分的人物图片换成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名人的图片,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职业名称词汇的同时,透过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理想。在学完整个单元之后,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思想大讨论,让同学们就“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这个话题展开积极的思考和踊跃的发言,引导他们认识到适合自己能力的,能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工作才是好工作的择业观,以免他们在将来的就业中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还经常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和辩论赛等活动。小组合作活动有助于学生提高团队合作精神,而辩论赛则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手段方面,我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课堂教学往往会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5 在课后活动中继续德育
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等。如读书报告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集体型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会有效地自我表达、与人交流和互相学习;课外阅读小组、英语游戏等小组型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就某一社会焦点问题而举行的英语演讲或辩论赛,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抵制丑恶,使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以及奉献精神等得到强化。简言之,只要教师能把好活动内容的思想关,课外活动就能发挥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3 结束语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英语教师,在努力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言语技能的同时,肩负着健全学生人格品质的重任。教师只有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在不断提升自身思想品德素质的同时,以教材内容的育人资源为载体,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并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效衔接及融通,把对学生的德育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教学里,让学生的心灵能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礼,我们的教学才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周小霞 《中职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www.xslunwen.com 《浅论中职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德育探索》
[3]施莉,郑东辉. 《重视基础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9月第3卷第3期:13.
[4]李冰,谢百治. 现代教育技术与人文精神实现[J]. 电化教育研究,2000(10):14,17.
[5]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