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彩 范松青
(南华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湖南 衡阳 421001)
前牙位于牙弓最前端,因其特殊的位置,临床上外伤几率较高。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前牙引起的美观问题越来越关注。研究发现,积极恢复牙齿到审美范畴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自尊心和生活质量[1]。不仅前牙的牙体形态影响着美观,前牙的Bolton值与美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上、下前牙之间维持着一种适当的比例,可以使人有一种舒服的感觉。近年来,修复和正畸的病人越来越多,病人们都迫切要求治疗,因此,对前牙的牙体测量和Bolton指数的分析显得非常重要。
1.1 研究对象:本校在读大学生268例,个别正常牙合,男女比例1∶1,年龄18-24岁。要求样本中每一个体的父母祖籍均为湖南人,其在湖南出生并居住10年以上,健康。
1.2 实验材料:一次性口腔器械盘,一次性托盘(1#、2#、3#),藻酸盐印模材料,硬石膏,橡皮碗,石膏调拌刀,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
1.3 样本采集:对每个正常牙合个体用大小合适的托盘,调藻酸盐印模材料取上、下颌印模,再用硬石膏灌制石膏模型。
依据解剖学标志制定前牙外部形态测量标准:冠长:唇侧切缘或牙尖至龈缘最大的垂直距离。近远中径:近远中邻面之间最大的水平距离。
1.4 计算方法:Bolton前牙指数=(下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总和/上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总和)×100%。
1.5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单样本、配对样本t检验(α=0.05)及相关分析。
见表1-5。
表1 上颌前牙牙冠的高度和宽度±s,mm)
表1 上颌前牙牙冠的高度和宽度±s,mm)
测量项目男女P上1高10.097±1.239 9.406±1.085 0.001上1宽8.813±1.325 8.006±0.592 0.000上2高8.521±1.046 7.976±1.078 0.004上2宽6.972±0.853 6.351±0.837 0.000上3高9.755±1.197 8.930±0.936 0.000上3宽8.146±1.006 7.259±1.100 0.000
Bolton认为只有上下颌牙量之间存在适当的比率,才能获得良好的上下颌咬合关系。即使牙量与骨量间的比例适当,上下颌的比率异常也会出现明显异常[4]。大量研究表明,Bolton指数存在种族、民族和地区间的差异。Bolton[5]对美国人的测量显示前牙Bolton指数为(72.2±0.22)%,国人的测量结果显示广西壮族前牙Bolton指数为(79.18±2.76)%,成都地区为(79.3±2.3)%,哈尔滨地区为(78.97±2.41)%[6-8]。本文测量的前牙指数为(82.26±7.90)%,与各学者的测量结果均存在一定差异。Bolton指数不是一个定值,不同地区、民族或种族间存在不同的Bolton指数,所以,建立本民族本地区的Bolton前牙指数对临床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张怡[9]等发现Bolton指数异常与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密切相关,牙量不调是导致错牙合畸形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正畸治疗的最后阶段,上下颌比例失调也是导致矫正失败的原因之一[10]。上下前牙的Bolton指数是否有性别差异现在的争议较大,但较多的学者认为前牙比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Lavelle[11]等的研究认为男性的前牙比比女性大,本研究的数据表明上下前牙的Bolton指数不存在性别差异(p值>0.05)。
表2 下颌前牙牙冠的高度和宽度±s,mm)
表2 下颌前牙牙冠的高度和宽度±s,mm)
测量项目男女P下1高8.001±1.022 8.100±1.157 0.604下1宽5.807±0.762 5.230±0.536 0.000下2高8.192±1.058 8.157±0.799 0.825下2宽6.372±1.263 5.823±0.574 0.004下3高9.976±1.123 9.098±1.203 0.000下3宽7.483±0.938 6.591±0.399 0.000
表3 上、下前牙宽度的性别比较±s,mm)
表3 上、下前牙宽度的性别比较±s,mm)
测量项目男女P上前牙宽度23.93±2.22 21.62±1.99 0.000下前牙宽度19.65±2.32 17.64±1.08 0.000
表4 上、下颌前牙宽度的相关分析
表5 不同性别的前牙Bolton指数±s)
表5 不同性别的前牙Bolton指数±s)
测量项目男女P 总前牙Bolton指数82.30±7.95 82.20±7.82 0.07 82.26±7.90
[1] Davis LG.Ashworth PD.Spriggs LS.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aesthetic dental treatment.J Dent.1988sep;26(7):547-54
[2] 雷涛,马力扬.牙颌模型的测量分析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6 87-91
[3] 钱成明,毛峻武,蒋桂林.改良式Bolton前牙指数分析法[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25(5):304-305
[4] 钱成明,秦明群,毛峻武.广西恒牙前期儿童牙列指数测量分析[J] .口腔医学,2000,4:194
[5] Bolton WA.Disharmony in too h size and its relation t to the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malocclusion[J] .Angle orthod,1958,28(4):113-130
[6] 方志欣,周嫣,陈世稳,等.广西壮族正常牙合青少年模型测量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17(2):117-119
[7] 粟振亚,詹淑仪,周秀坤,等.正常牙合牙及牙弓的研究[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83,1(2):19-24
[8] 赵红艳,姜文茹,安晶涛,等.哈尔滨地区正常颌青少年牙列指数测量分析[J] .口腔医学,2008,28(12):641-643
[9] 张怡,刘月华.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的研究[J] .口腔医,2006,26(3):185-186
[10] 林久祥,傅民魁.上下颌之间牙量关系的分析及临床应用[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1,5(1):17-18
[11] Lavelle CL.Variations in the secular changes in the teeth and dental arches.Angle Orthod,1973,43:41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