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幸福消费现状与发展路径

2013-07-06 05:44程从军王释云
关键词: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

程从军,王释云

(1.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三农”问题在中华民族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及其重要的位置,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年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放在国家发展的首要位置,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率,同时也超越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农民消费进入“适度消费区”,大大增强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我国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国内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概念的提出

公认的现代经济学之父、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Smith,Adam1723-1790)的著作《国富论》(1776)的主题是“财富增长”,《道德情操论》的主题是“欲望约束”,在斯密的经济学思想的框架里,幸福就注定是一个核心问题。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Samuelson,1915-2009)提出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①。他指出,效用是指消费者如何在不同的商品和服务之间进行排序,也就是显示性偏好。一个人消费某种物品或者服务时是会获得某种享受和某种有用性的,符合《国富论》的主题;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而且它是无限性的,可以说满足永无止境,但《道德情操论》的主题正好是“欲望约束”,也就是给欲望做了限制,可以理解为幸福是有阶段和程度之分的。斯密之谜的“谜底”就是幸福,更为准确的是幸福最大化,幸福是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消费是通向目的即幸福的手段,其意义在于给人一种更幸福、更满足的生活。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农村居民幸福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表现之一,要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有效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因此,研究农村居民幸福消费意义重大。

那么,什么是农村居民的幸福消费呢?笔者认为,农村居民在消费过程中具备正确的消费观和幸福观,使得物质性消费达到一定水平,且需求水平和消费水平相适应,消费结构合理,并能够实现文化、教育、休闲、旅游等精神性消费,达到精神追求的目的,最终满足农村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使得消费效用较高,达到稳定、理想的消费状态,实现农村居民生活的幸福和谐。

本研究把幸福消费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中名义消费水平以货币形式表示,并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实际消费水平以实物和劳务形式表示,体现了实际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质量及其构成。名义消费水平和实际消费水平相对称,当理想消费水平即消费者预期的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也就实现了幸福消费。而物质性消费自始贯穿于整个消费过程,它是消费的基础和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幸福消费的先决条件,精神性消费在整个消费过程中可以支撑和升华幸福消费。

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居民幸福消费分为4个阶段:能消费阶段、敢消费阶段、安全消费阶段以及幸福消费阶段。农村居民幸福消费基本原则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提高效能;市场导向、协调发展。农民幸福消费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可以有效地扩大内需,实现农村居民消费质量(即消费之后最终取得的效果)较高、消费效用程度较高、消费水平较为理想、消费结构合理,将最终实现社会协调发展,打造一个和谐现代的农村生活场景。

二、农村居民幸福消费现状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10年的35.7%和41.1%,根据联合国依据恩格尔系数的消费层次划分来看,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层次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2003年至200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率持续低于GDP的增长速度,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根据1990-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有关数据,运用Eviews6.0进行OLS回归,得到Y=0.757645 X+116.4487,其中Y表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X表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说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具有正相关性,即收入增长1个单位,消费也同方向变化0.757645个单位。

《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显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元)由1978年的138元增长到2010年的4455元,但同期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元)为:405元和15907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上升到2010年的34.1平方米,并高于城镇的31.6平方米。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呈线性增长,以粮食为例,产量由1978年的30476.5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54647.7万吨,增幅达79.3%。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以食品、衣着和居住为主要参考量,其变化为:1978年为83.9%,2000年为70.3%,2010年为66.2%。农村居民人均国内旅游花费由1994年的54.9元提高到2010年的306元,其中2010年旅游总花费达到3176亿元。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汽车数量由1985年的0.25辆增长到2010年的2.4辆。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和每百户家用电脑、洗衣机、冰箱、移动电话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都大幅提高①数据获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概括起来,农民饮食讲营养 、穿着讲时尚、住房讲宽敞、家电讲全面、交通讲便利、文化讲丰富、环境讲优美。便于直观分析,笔者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2001-2010)进行了对比研究(表1)。

表1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2001-2010)

由此可见,农村居民一度(如2001年)出现“过度消费”,即消费增加量大于收入增加量,也就是说增加的收入全部或者大部分用于消费。由于消费过度,紧接着出现“抑制消费”,如2002年消费量很小,甚而“不消费状态”。随着国家政策的提升作用,消费大幅度增加,无论农村还是城镇都处于“高位消费状态”,对经济的刺激效应是明显的。2009年、2010年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趋于平稳状态,数据维持在0.6左右,金融危机的影响明显,较“高位消费状态”时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0.2,但同期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出现大幅度波动,2010年的数据显示低于农村居民。

2012年我国的工作重心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其中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巨大,要把增加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作为重中之重来抓。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近年来,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农惠农政策等方法和途径,使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逐年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也超越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事实证明,现阶段我国已经处于农民增收、发挥消费潜力的黄金时期,在良好政策环境支撑下,通过不断激励农民消费热情,扩大农民消费需求,不断实现农村居民的幸福消费。

三、农村居民幸福消费的发展路径

能消费阶段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首先要使农民手中有钱可花,制约居民消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收入;敢消费阶段提升了农民的消费信心,使农民消费没有后顾之忧,保障了农民基本消费,值得提出的是敢消费不是盲目消费,应该利用最少的资源满足最大的需求;安全消费阶段营造的安全消费环境,它是农民消费的基本保障;幸福消费阶段是农民消费的最终目标,它可以实现消费的稳定状态,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有机构成。消费阶段的不断变化和提高,经济状况、健康保障水平、家庭状况、职业状况、环境状况以及社会状况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最终实现幸福消费,各个状况指标达到极好状态,最终实现稳定和谐状态。

笔者认为可以夯实“能消费”,即增加收入;坐实“敢消费”,即有保障;营造“安全消费”,即有保护。目前,能消费、敢消费、安全消费都在稳步推进,都为农村居民的幸福消费奠定了基础。就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而言,实现农村居民幸福消费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公平分配

要想去消费,拥有消费财富是前提,我们必须做到农村居民能消费。较低的农民收入是农村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政府报告中指出,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明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但不是目的,收入分配公平并不是收入平均化,而是发展机会平等。提高劳动者在三次分配中的收入,增加劳动者在一次分配中获得报酬的比例,健全保险机构功能,同时强调先富企业的社会责任。

发挥农业生产性补贴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建立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国家层面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真正保障农民承包地的财产权,保持稳定的物价水平,更新劳动者观念,增加劳动者的财产性收入。通过农村税费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对农民补贴方式的改革等措施多层面提高农民收入。按照新的标准全面推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统筹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问题,稳步提高农产品价格。同时,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引入多元素投资主体,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一是解决农村资金流出问题,要制定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将在农村吸收的资金更多地用于农村本身;二是解除信用社沉重包袱,理顺管理体制,对农业贷款利息收入免收营业税,降低所得税率,减轻农村信用社、贷款企业的负担,灵活性和时效性的基层行贷款发放,解决农民收入有限而且在短期增加的困境。最终实现“十二五”规划中的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报酬与生产力相同步。

(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要是农村居民将口袋积累的财富用于消费,就要消费有保障,做到敢消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农民边际消费倾向,农民消极的消费预期严重影响其消费水平。凯恩斯线性消费函数中影响农村边际消费倾向的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民预期支出的刚性增长及可预测性严重影响其消费需求,通过创造公平和谐的农民外出创业环境,改善农民消极的消费预期。目前,国家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会越来越高,人们越敢于消费,MPC递增的趋势越明显。

尝试通过增加政府补贴来鼓励农民积极参保,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对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工伤风险给予城镇工人同样的补贴待遇,对农村妇女的生育风险也给予分担;加强社保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农民医保体系。政府报告还指出,我们继续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提高农民工就业服务本领,解决子女入园上学问题,并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同时进一步解决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完善农民工群体失业保险制度建设,还要把失业保险和就业政策联系起来,除发放失业保险金外,还要加强失业培训和再教育力度,稳定失业人群的消费预期,努力扩大农民务工人员消费水平。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城市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就越高。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加快城市化进程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就业领域变化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这就要求就业能在不同的空间自由流动,为市场提供所需劳动力,同时做到空间均衡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战略措施,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制定城镇化发展中长期规划,做强服务业,推进产业融合,为持续发挥城镇化效应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改革农村土地相关制度,完善农村耕地流转制度,降低农民转移到城市成本。值得提出的是,避免因劳动力进城务工而造成土地荒废,过度兼业化影响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进而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但同时要防止“大城市病”、避免农村凋敝等问题的发生。

(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就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做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民的社会责任感,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农民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农业。很多农村的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技有距离,仍然依靠经验种植作物、饲养牲畜,农业增产缓慢,农民增收受到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先决条件;积极进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大力发展农业专业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消除企业松弛资源。加快我国农业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能覆盖全国的系统信息网络。

(五)建立健全农民幸福消费法制体系

全面建设和改善农民增收和消费的环境条件。法制建设是市场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础,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通过建立农民消费法制体系,搭建法律服务平台和完善法制环境,加大安全消费观念教育,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以利于积极投入经济发展过程中去。我国农民在衣、食、住、行的消费过程中,收入增加了,信心提升了,我们就要进行安全消费,这样才能达到和实现消费的目的和价值,从而实现幸福消费。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狭义的讲是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广义上讲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性。我们一方面提高粮食有效供给和刚性增长,还要保证粮食的质量和安全。与此同时,还要对农民的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进行法律规范,为农民幸福消费提供良好的法律支持。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3版.2004:443-445.

[2]黎昕,赖扬恩,谭敏.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J].东南学术,2011(5):68-77.

[3]方松海,王为农,黄汉权.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消费研究[J].管理世界,2011(5):74-88,195-196.

[4]李杰.提高居民消费率是扩大内需的现实选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36-37.

[5]林华.中国农村经济现状分析[J].金融经济,2006(2):9-10.

[6]程国强,朱满德.中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农业补贴制度和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12(1):32.

[7]赵润杰.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对策[J].公共管理,2009(6):26.

[8]郑军,林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启动消费增长引擎[J].宏观经济管理,2009(11):34-36.

[9]张存鑫,樊攀.论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村消费的拉动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55-56.

[10]李成玉,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关键领域[J].求是杂志,2009(21):38-40.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40年消费流变
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