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对自己说“不”——高三“气压带风带”专题复习公开课反思

2013-07-05 01:14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中学518038
地理教学 2013年19期
关键词:风带定势公开课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中学(518038) 刘 导

“不”是一种否定,更是对新事物的一种推进,它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否定过去的勇气,需要大胆尝试的魄力,需要创造新事物的坚定信念。

高三要上一节公开课,恰逢在高三第二次月考之后赶上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部分的内容。还沉浸在月考反思的我,感悟到了学生身上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思维定势!这次关于地球运动的月考题非常简单,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考不好?看看这道题对我们的震动:

1. P点呈逆时针方向自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昼短夜长 B. 南半球昼短夜长

C. EOF是晨线 D. EO是昏线,OF是晨线

2. 若按上题所给出的条件,E点的地方时可能是

A. 6时 B. 12时 C. 18时 D. 24时

按照出题老师的说法:这两道选择题是“送分”的,因为太简单了,实际考出来的结果,这个分数并没有送出去,拿全年级文科班学生的得分率来看,大约也就只有30%左右。问题在哪?思维定势!他们习惯性把这幅图看成了他们平时在学习中常见的侧视图。为什么思维定势呢?因为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的太多,而主动思考拓展、自主构建的知识太少。那么自己接下来的课该如何改变这个局面?我想必须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对常规考点和习惯性的地理思维多说“不”,那么作为教师,不更应该首先大胆带头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说“不”吗?那么就从马上进行的“气压带风带”专题复习公开课开始吧:大胆对自己说“不”!

一、“不”胆怯

在接受到这个公开课任务的时候,曾经有周围的老师建议我上“天气系统”吧,因为这一节的教学资料多,而且别的老师经常选择这个课题上公开课,自己也留下了相当多的参考课件和听课积累。当我犹豫的时候,我想到了“不”,为什么要走老路呢?为什么不做新的尝试呢?公开课教师的第一魅力首先应该是具有不回避难点课题的勇气,所以不要胆怯,给自己一个挑战,给自己一个机会,最后我选择了大家认为比较难上好的课题:“气压带风带”。

二、“不”守旧

该如何讲好“气压带风带”这一课?毕竟是高三复习课,不能像高一新课那般铺开讲授,不然浪费时间而且课堂时效不高。如何调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让他们也大胆开口说“不”,这是我思考的出发点。我们在高一课堂上先讲后练,让学生提高巩固。那么高三这节复习课,基于我思考的出发点,我给自己提出“不”守旧的理念:先练后讲。当然,在练之前必须要让学生对这一块知识有个总体回顾,所以我尝试把自己的教案印发给了学生,让学生用审阅的态度,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为老师补充这一节课的板书。学生遇到了这种新鲜的做法,积极性很高,展现出来的思维全面性、延展性也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学生在上课前除了拿到老师的教案还拿到了学案,针对一个个考点,他们自己完成了配套的练习题。而从练习中他们知道了自己的薄弱之处,带着疑问,带着突破错题的强烈学习欲望,他们来到了我的课堂。

三、“不”定势

突破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和分布”,通过学生在学案中的高频错题,我发现引错盲区还是学生像月考中那样对图形的思维定势。因此我将他们最习惯的风压带的模式图进行了各种变形,将图形化整为零,要求他们做到风压图“立着”“躺着”“动着”都能认识;再将图形化零为整:对风压带的全图做到侧看、俯看、任意半球,应对自如,一个个学生上黑板画板画,老师再在一旁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知识点的联展,构建前后知识网,一声声相互点评中的“不”,师生互动起来了,原本学生的定势思维也慢慢地被打破消融。

四、“不”骄纵

突破考点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这一块的知识点相对简单,但从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来看却发现他们往往在简单之处失分,这和他们平时粗心、不扎实的学习习惯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让他们自己体会和感悟,我让学生自己归纳易错点,对自己的种种失误说“不”,分享彼此之间的错误,“不”骄纵任何人,“不”骄纵任何错。并且结合2010年深二模的0分教训:“中纬西风带写成西北风带或者西南风带”;2011年广东高考的0分教训:“副热带高气压带写成副高带”,我也给他们提出一个必须不能骄纵自己去做到的要求,“三个不”:专业名词必须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一个字不错。因为差的是一个字,失去的却是一辈子,注意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五、“不”被动

突破考点三:“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和对气候的影响”。这方面的知识前后联系多,如果要学生强记,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而且学生学起来也很痛苦。为了让他们“不”被动接受,学会自己思考和运用知识,感知学习的乐趣,我给他们一道高考题的材料,要求他们根据材料自己设计高考题,充分发挥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然后在课堂中彼此进行分享。这个环节是带给我惊喜最多的地方,我没想到学生能把气压带和风带跟洋流运动联系,更没想到他们能把等值线知识运用联系到这道题的素材中,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思维被打通之后的通明透亮,当我把原题设计展现在他们面前时,我不由地赞叹:“你们真的比老师都棒!”最后作为三个考点的突破检验,我让学生合作完成课堂测试,相互之间进行讨论,给出答案,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做到面批面改,为了争取全对,学生的合作争雄体现了“不”被动的一面,一组组的全对胜出,表现得非常活跃。

整节课下来,学生和老师都不断地大胆对自己说“不”,我想这个过程既是对过去的一种否定,又是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地理教学的最好的一种肯定。

猜你喜欢
风带定势公开课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带雨梨花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第一次公开课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定势及其对策
浅论数学学习中两种思维的关系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