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的收藏

2013-07-02 00:13唐吉慧
检察风云 2013年23期
关键词:俞平伯信札周作人

文·图/唐吉慧

信札的收藏

文·图/唐吉慧

信札,简单说就是书信,又称手札、尺牍等。在古代,写字用的小木片叫“札”,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消息的一种载体。到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后,“札”渐渐由纸所替代,而“札”字仍然沿用。在中国,留传至今最早的是现藏于北京故宫的晋陆机《平复帖》,纵23.8厘米,横20.5厘米,9行84字,内容为祈求友人病体康复而致的问候,这是古人说的,寄长怀于尺牍的用意之一。

近些年,书画拍卖市场名人信札的收藏异常火热,特别是文化名人的信札,去年某拍卖会上,茅盾的信札一页拍到了90多万元,钱钟书、冰心、郭沫若的信札一页都拍到了50多万元,价格高得难以想象,当然受众多原因影响,名人信札也并非都能以这么高的价格成交,但越来越多的收藏者进入了信札收藏或投资的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

陈从周信札

周作人信札

信札收藏的意义何在

信札收藏的意义大致有两点。

其一,信札属于第一手材料,因为它多为作者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一般没有什么忌讳,比较可靠,对名人研究是难得的文献资料。缺点是怀有私心杂念,如推卸责任等。利用书信时,需要结合其他文献,了解其时代背景。胡适曾说:“信札是传记的原料,传记是历史的来源。故保存和收藏古人的墨迹,其功用即是为史学家保存最可靠的史料。”在我收集的20多封文史大家郑逸梅的信札中,文史资料随处可见,有封信上,他跟老朋友谈到民国时的小型报,“在清光绪年间,成为一种流派,那些所谓洋场才子,往往借此小小地盘,发泄他怀才不遇的牢骚,愤世嫉俗的感慨,或者自诩风雅,酬唱诗词。等而下之,便是记载些花丛新闻,歌场月旦,总之只供茶余酒后的消遣,谈不上什么意义两字……”类似的材料在他的书里从来没有见过,是可为文史补遗的。

其二,信札书写较多随意,一般情况下不会像创作书法作品那么正襟危坐,所以信札上的书法更具作者的天性,也更体现书法的本真。如我收藏的一页周作人信札。周作人是文学家,但与他的哥哥鲁迅一样,是真正习过字的,书法绝非俗流。他的书法作品不少见,字体以方扁略带隶味的楷书为多,此幅信札暂不论内容,书法上行距开松殊朗,点画内敛从容中多消散之气,再配了俞平伯赠送他的俞曲园“如面谈”花笺,确实古雅,是周作人难得的信札精品。

信札收藏要注意什么

喜欢收藏信札的朋友,信札收藏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流传有序。所谓流传有序,即来自收藏大家的藏品,或出自作者与出版社相互往来的信函,或出自名人晚辈之手的某些名人与同时期知名人士的来往信件等,这些信札来源比较可靠,可信度也比较高。我第一次收藏信札是在八年前,这批信札来自浙江一位文化老人的小辈,不过是老人过世了,留下的东西家中无人喜欢,所以卖了。那批信札计有100多封,有郑逸梅、钱君匋、潘景郑等文化名人。不过随着对信札的认识逐渐加深,才发现其中真正有价值的很少,作者大多是浙江小名头的诗词书画爱好者,于是我陆续处理,现在所剩无几了。前两年还有一回从民国报人姚吉光后人处买到一些郑逸梅、周炼霞分别致姚吉光的信札,其中周炼霞的一封信说到“但明日下午我即首逢出国探亲,三个月回来,故不及……”信末的日期是1980年7月27日,由此推断周炼霞当年离开大陆,去美国与丈夫团聚,并治疗“文革”时被打伤的一只眼睛的具体时间是在1980年的7月28日。

俞平伯信札

二、要防止赝品。今年某拍卖会上见到文学家俞平伯致作家荒芜的一封信,为赝品。此信原件曾有出版,毛笔横写在文稿纸上,并附有钢笔信封。虽然老人家因晚年中风后毛笔字少了刚劲之气,但略显木讷的行笔清韵依然。而拍卖会上的这封信,信纸改为了花笺纸,横写改为了竖写,或许在作伪时的粗心,文字竟然多处遗漏及错写,行笔绵弱单薄多偏锋,为了增强信札的可靠性,作伪者煞费苦心,在信末加了一枚“俞平伯”的印章,并将信封邮戳处剪去,留下一些邮戳印,让人觉得这是实寄封,从而为信札的真实性添加砝码。这样的完全造假现在随处可见,我曾见到著名教育家陈望道写给上海作家叶永烈的一封信,毛笔写在文稿纸上,当时托上海作协一位老师向叶先生询问,叶先生甚为惊讶,说原作在他家好好放着呢,才知道是遇上了李鬼,原来这封信原作也曾出版,作伪者用毛笔对原作抄临,正是利用了收藏者未见过出版物的侥幸心理,实施欺骗,我幸得作协老师帮助,才躲过一劫,也不知后来是否有人上当。但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会写出不同的字来。另外从某种角度讲,信札鉴定的难度相对比书画大一些,信札一般不钤印章,较少有名人题跋,也有不少落款不署全名,只取名字中末尾一字,或斋号,因此在辨认上有一定的难度。“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大收藏家张伯驹,号丛碧,在致友人的信中落款往往爱用一个“碧”字,且字迹潦草,这就让一般爱好者或许难以辨识了。所以信札收藏还是要多看,多学习,对自己喜欢的某些名人多做背景及书法用笔习惯的了解,以提高鉴定的经验。

俞平伯肖像

张伯驹信札

三、注意信札的完整性。信札收藏最佳的状态是七美并一:毛笔书写,好的作者,好的上款,好的笺纸,好的内容(或说信中有故事),有印章,有信封。如果七美并一,那价格自然是天价。求不得全,退而求其次,毛笔书写,好的作者,好的笺纸,好的内容,有这四美,对我而言也是足够了。有朋友曾买过叶恭绰的信札,应为两页,但因原藏者保管不当,遗失了前页,只剩落款的那一页,所以朋友买进价格非常低,但这样的信札除了得到拥有前人墨迹的满足感外,并无多少意义可言了。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俞平伯信札周作人
黄宾虹《致昂青信札》
乾荣子对周作人创作之影响考察
纪念俞平伯先生诞辰一百廿周年
“读”“谈”之间的社会职责:俞平伯早年的《红楼梦》阅读史及意义
旧时信札
周作人之死
致卫东先生(信札)
近现代名人信札
简析俞平伯早期散文的审美风格
最顽强的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