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先生(1895-1976)是一位有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发明家、哲学家以及翻译学家。拥有这么多身份的他曾经自己说自己是“一捆矛盾”,这也因此造成林先生成为当代最难以定义的文学家。林先生拥有深厚的中英文语言和文化基础,在传播中外文化方面做出过卓越贡献。1975年,林先生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虽然最终与之失之交臂,却能证明林先生在文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一般来说,对林先生的研究或者说评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或30年代。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内外交困的时候----外有日本的侵略,内有国共两党的内战。许多的知识分子因此扛起救亡救国的大旗,利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其中的代表就是鲁迅先生。而就是在这个时候,林语堂先生却提倡“幽默”的小品文,当然受到鲁迅先生等激进派人士的批评,这可以看做是较早的对林先生的评价。这个时期的评价主要是一些负面的批判,这股潮流一直延续到林先生出国才平息。从那时开始,关于对林先生的评价我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1949-1979,1979-1990,1990-2000,2000-至今。1949-1979被称为平静期。虽然这一时期对林先生的评价仍以负面为主,但大陆几乎没有关于林先生作品的评价,反观港澳台以及国外,我们可以看到出版了大量林先生的作品,评价也很活跃,其中主要是关于其作品的评价。以1979为分界线,林先生逐渐的走进了大陆文人的视线,然而这一时期的研究还是比较浅显的,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作品搜集上。1979年,陈金淦的《评“论语派”》(《徐州师范学报》1979年第3期)打破了沉静,首次公开的肯定了林先生具有积极的一面。后来也渐渐有其他的学者研究林先生“积极”的一面,比如林志浩和张梁,他们都在《新文学论丛》上发表文章肯定林先生的成就。这个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油福建省社科院文研所所长万平近先生所著的《林语堂生活之路》,这被视为是关于这一极端对林先生研究所做的总结。但这一时期共同的特点就是:步子不大,极少参杂个人感情,所有结论都来自于史料。从1987年开始,关于林先生的研究又进了一步:其作品在大陆被大量出版,研究不再拘泥于史料搜集,而是渐渐加入理论思想,研究角读也扩大到各种层面,微观细节得到重视。其中万平近先生于1988年发表在《福建学刊》上的《从文化视角看林语堂》对林先生做了贴切的描述:“林语堂的知识涵养中包容了乡土文化、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1]。陈平原也发表著作《在东西文化碰撞中》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探讨林先生的审美观。这是比较宏观的角度,而从微观角度来看,则有施建伟发表在《文艺研究》(1989第6期)上的《林语堂幽默观的发展轨迹》和在《社会科学》(1989年第11期)上的《论林语堂的幽默观》,这两篇文章都从林先生的幽默观的形成以及发展来揭示其独特性,后来施又从横向的角度---把林先生和鲁迅先生二者对幽默观的看法进行对比,发表了《幽默:林语堂和鲁迅的比较》(《鲁迅研究动态》1989第10期)。1990-2000被认为是关于林先生研究的拓展期,大量的史料问世:施建伟的《林语堂在大陆》、《林语堂在海外》,林太乙(林先生二女儿)的《林语堂传》、万平近的《林语堂评传》等。与之前的史料相比,这一段阶段的传记内容更详实,许多内容都是首次被披露出来,视域更宽广,角度更深,研究更加系统化,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尤其是注重实用比较法使用,理论更加多样化,如加入了叙事话语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符号学理论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张健的《精神的伊甸园失败者温婉的歌》、王兆胜的“林语堂三部曲”(《林语堂的文化情怀》、《闲谈林语堂》《林语堂与中国文化》)、朱双一的《林语堂和鲁迅“国民性探讨”比较论》、施萍的《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等。进入到2000年,关于对林先生的研究延续了90年代的风格,如在思想方面,进一步发掘了其在哲学观、文学观、审美观、中西文化观、宗教观、翻译观、女性观等方面的独特性,也在深层次上挖掘了林先生对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这一阶段关于林先生研究的著作就比较多了,如邵娜的《林语堂女性观探源》、王少娣的《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冯羽的《林语堂对辜鸿铭的文化认知与借鉴》等。
林语堂先生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不能避免的一位大师,给我们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虽然近年来对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相比较对其他同时期大师的研究,对林先生的研究仍然不够。例如,尽管我们对其翻译成就有所研究,但还停留在浅层次,多是对某些现象的描述,而对深层次的内在的挖掘还不够。至于作品方面,则多研究《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浮生六记英译》较多,关于《朱门》、《孔子的智慧》等书的研究还较少,这些书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什么贡献?如何定位其历史地位?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万平近 《福建学刊》 《从文化视角看林语堂》 1988
[2]万平近 《林语堂论》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3]施建伟 《文艺研究》《林语堂幽默观的发展轨迹》1989第6期
[4]施建伟 《社会科学》 《论林语堂的幽默观》 1989年第11期
[5]施建伟 《福建论坛》,《林语堂研究综述》 1990年5月
[6]傅文奇 《福建论坛》,《近十年林语堂研究统计与分析》2006年5月
[7]杜运通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林语堂研究历史,现状与前瞻》 2011年10月
[8]王兆胜 《东岳论丛》,《林语堂人生哲学的价值意义及其缺憾》1998第1期
[9]陈平原 《在东西文化碰撞中》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12月
作者简介:罗茹(1986.12-),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包括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