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静 史秋衡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要素与结构探析∗
文 静 史秋衡
学习满意度是大学生期望、体验、感知和评价高等教育的重要指标群,对我国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和研究势在必行且意义深远。根据大学教学过程的要素梳理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树状结构,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的调查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计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NCSS)问卷中学习满意度的部分,在调查与数据的搜集整理的基础上,验证该结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能为进一步研究所用,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反映现状与揭示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内涵,有助于实现学习满意度的提升。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要素;结构
“办人民满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统领,它将教育影响和社会发展紧密衔接。大学生作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熏陶和大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满意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亟须了解和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学习满意度是一种复杂、综合的心理现象,因此深入剖析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内部要素和具体结构,既具理论深度也具实践指导性。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college student satisfaction)是体验高等教育之后呈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来源于期望、过程和收获之间的相对关系,体现为一种价值判断,不同要素和其重要性程度之间有着绩效差距的评判。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是由参与大学学习的诸多方面组合形成,而这些具体活动、事件、过程形成的体验通过一定的逻辑相联系,构成大学生满意度的结构。
(一)构建满意度结构模型是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结构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认识的不断深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引领下,研究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厘清其内部结构,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与趋势来说,研究大学生满意度既是质量提升之必须,也是教学改革之必要。因为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对现行高等教育的满意状况,掌握当代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各因素的长短高下便跃然纸上,有利于明确质量提升的方向,理清教学改革的目标。通过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结构的研究,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进一步凸显,符合学生消费时代的主旋律。大学生既是高等教育的参与主体,也是高等教育的感知主体,因此有资格对其所接受、体验的高等教育进行评价,从而成为高等教育的评价主体,以评价满意度以及其他各方面。
对我国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结构的研究以大规模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为铺垫,其目标在于剥离出满意度的各个组成要素,揭示出各个要素的重要性程度以构成重要性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各要素的贡献力,以此而构建出满意度结构的模型。因而,研究学习满意度结构最现实的意义就在于对我国大学生满意度状况形成普适性的解释,站在准确把握大学生满意度内涵的高度,发现和运用大学生满意度的内部规律,促进学习质量提升与大学教学改革。
(二)促使满意度与学习质量的对接是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结构研究的深远意义
研究我国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现实意义上,而是跳出满意度本身,进入到大学生学习质量的层面。一般情况下,研究我国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及其结构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取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结论。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吸收借鉴英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生满意度的调查与测量工作已有开展;同时,通过对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比较研究,以此为角度进行现代大学管理方面的探索。因此,研究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是对学习质量的有力敦促。
通过学习满意度及其结构的研究,了解学习满意度内各要素对学习质量的影响力,完成满意度与学习质量的对接,促进大学生参与和体验高等教育过程质量的提升。这种对接一方面能够形成教与学质量的互促与提升,促进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共同提高;另一方面,促进大学生学习的过程质量与结果质量达到内在统一,通过各方改进提升满意度的同时,强化大学生学习过程的科学性和学习结果的有效性。
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不仅存在对总体学习满意度的评判,也有对各个局部满意度的感知和判断。可以说,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由不同要素组成,各要素内部也是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组合,具有内部结构。
(一)对大学生满意度组成要素的理论梳理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内部结构研究需要得到理论支持,才有助于梳理出既具备理论深度也能够有现实可操作性的结构。
1.大学生学习过程要素理论是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结构梳理的前提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环境影响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三大基本因素,这三者之间也形成了一个三角循环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成为贯穿高等教育始终的教学三要素理论。在教学三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可以发现,学生不仅接收到来自教师、环境的作用与影响,同时还受到学生群体内部的影响,会分别对教学引导、周边环境和学生群体产生满意与否、满意多少、重要性如何的心理状态,以学生的视角对大学期间的教师影响、环境影响和群体影响做出评判。该理论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结构的梳理做出了积淀,将满意度的结构与大学教学、学习过程相整合,从而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地完成满意度结构的梳理。
2.我国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结构的理论逻辑
在取得理论支撑的前提下,根据大学教学中教师、环境、学生的要素进行进一步深入地拆解,可以将大学生满意度首先分为教学引导、环境影响和学生群体这三个方面的一级要素。在教学引导要素下,形成了教学过程和教学关系这两个二级要素,分别从过程和关系这两个角度考察满意度。环境影响要素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餐饮、住宿和图书馆这样的可见设施,而软环境则主要强调学校用以规范学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群体的满意度要素指标从自我影响和他人影响的角度进行划分,成为自我发展要素和群体关系要素,同时在群体关系要素中,又可以具体从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分别进行考察。综上所述,在教学三要素理论奠基下,大学生满意度形成了树状结构,如图1所示。
(二)教学引导是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传统核心
无论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导的理论,还是以学生学习为主导的理论,高等教育都存在着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体验的活动,教学引导是大学生满意度测评始终不能绕开的因素,是满意度结构中的传统核心。
1.教学引导要素中的具体指向
在教学引导要素的内部,还存在着具体的指向,主要由两方面的内容构成。第一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引导的内容以及教师在教学前的准备是否充分这几项内容。另外一方面的内容则涉及教学关系,具体说来主要由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教师给学生学业的负担量大小这几项来体现。分别从教学过程和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这两个角度,考察学生对教学引导的满意度情况。
2.教学引导要素的内涵剖解
在过程与关系的具体指向下,教学引导这个要素的内涵值得深挖。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各具体指标主要是立足大学生的角度反映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情况的满意程度,以及大学生认为这些具体的教学对大学学习过程的重要程度。这不仅是满意度的考察,反映大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更是能够指出教学过程中哪些指标存在问题需要改进,为教学改革提供直接有力的参照。因此,对教学引导要素的满意度测评可以归纳为“教师加载至学生、学生反馈回教师”。
图1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要素理论逻辑
(三)环境影响是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外部导向
“环境影响人”。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尽管环境存在于接受高等教育个体之外,但无论是硬件环境还是软件环境,都对大学生的学习心态、行为产生了引导性,因此环境影响构成了考察大学生满意度的外部导向要素。
1.学校各种设备及资源配置构成大学生学习的硬环境
在硬环境方面主要涉及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直接相关的可见设备和资源,当代大学生对学校硬环境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体验的重要内容。从硬环境要素的组成来说,主要是学生对图书馆资源及环境、食宿(住宿条件和餐饮)这两项具体指标的满意度。而考察硬环境的内涵则在于搜集学生对所体验到的高等教育设施的反映数据,当然所涉及的项目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和便利性有关,也能从满意度的角度体现学校对大学生学习环境的重视程度和改进方向。
2.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引导学生学习的软环境
如果说硬环境反映了大学生对学习的便利性和舒适性的体验,那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满意度则是反映出大学学习体验在制度上的感知与期望之差,构建出一种制度性指标。作为环境影响要素下的具体指标,其内容需要体现软环境的服务性、指导性、政策性和操作性,是否能从制度安排的角度给予学生学习上的支持。这项满意度是学生体验到的人文关怀的表征。学生对软环境的满意程度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学生群体承载了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自我实现
大学生是一个群体,在校期间会根据不同情况形成各种群体关系。大学生一来受到群体、他人的影响,二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身心有所发展;因而无论是对外界群体影响还是对自我发展影响都能够形成满意度的评价,实现自我的判断。
1.大学生群体关系的构建
大学生群体从结构上来划分主要是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主要以院系、班级、宿舍等形式出现,因此很明显形成学生与教师、辅导员、同学、舍友之间的群体关系。不同学生对这些关系的不同理解与体验形成了大学生群体关系满意度考察的基础。当然,非正式群体则存在于所有正式群体之中,管理学理论表明非正式群体之中也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认同感,对正式群体满意度测量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力。所谓“近朱者赤”,因此大学生群体关系构成了满意度结构要素中的重要指标。
2.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认知
当代大学生大都具备自我判断能力,能够对大学生涯整个过程、对所属学校、对所体验到的教学、对所参与的学习以及自我成长都能够形成基本的认知和判断,从而完善自我的发展。这种自我发展的认知,形成了满意度结构要素中的自我评判性指标。这种指标的主要目的则在于推动改进,包括学校整体的改革、教育教学的进步和个人成长,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体验和参与高等教育的有效性和有用性。
根据前述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认识,利用“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NCSS)”进行调查并获取数据。该平台于2011年6月1日到2011年8月30日期间开放网上调查平台展开正式调查,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邀请全国东中西部大学生填写在线问卷。最终参与调查的学生来自全国23个省和直辖市的52所高等学校,共计74687名本科生参与调查,被调查对象涉及全国各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专业、年级的在校大学生,样本具有代表性,见表1。
表1 样本的基本特征
(一)实证调查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在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NCSS)的调查问卷中,共涉及28道大学生对学校各方面情况满意度的调查题目,分别从满意度和对学习的重要性程度两方面进行提问和设计选项,形成一个板块。根据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理论逻辑和对大学生多次访谈的结果,问卷中的题目从指标的角度,反映了学生在教学过程、教学关系、食宿、图书馆资源、学校规章制度、群体关系以及自我发展方面的参与和体验所形成的学习满意度,并完成了重要性程度的考察,如表2所示。
(二)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内部结构分析
应用“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NCSS)”平台所调查的数据,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板块进行了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将满意度体验水平的题项从编码为A1至A28,重要性认识程度的题项编码为B1至B28。从表3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可以看出,满意度指标共形成5个主成分,并且每个成分中只有少数几个指标的因子载荷较大,因此可以据此对各个条目进行合理分类。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28个满意度指标按高载荷分成5类,并按照教育意义进行命名。根据调查数据特征值和实际意义,满意度量表的5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教学引导、学校环境、图书馆资源及环境、食宿和人际关系。
从表4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可以看出,重要性量表共形成4个主成分,并且每个成分中只有少数几个指标的因子载荷较大,因此可以据此对各个条目进行合理分类。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重要性程度部分只有23个指标进入主成分,按高载荷分成4类,并遵照教育意义进行命名。根据调查数据特征值和实际意义,重要性量表的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教学引导、学校环境、图书馆资源及环境和食宿。
在因素分析之后,使用Cronbach’sα系数对调查工具的信度进行检验。根据效度分析结果中的4个因子构成的4个子量表,使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其内部一致性。从表5中所示的结果表明,所有维度的Cronbach’sα值大于0.7,因此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工具具有相当好至非常好的信度。
表2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及重要性程度指标
表3 满意度指标旋转成分矩阵
表4 重要性程度指标旋转成分矩阵
表5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问卷信度分析结果
(三)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各要素指标的基本特征
以树状结构梳理和调查数据的因素分析结果为基准,从要素结构的视角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研究。本研究所探讨的要素首先分为教师要素、环境要素和学生个人要素,结合调查工具进行进一步细分,最终以教学引导、规章制度、图书馆资源、食宿和人际关系来实现对各个要素的具体承载。
依照调查工具中的因素分析结果,使用均值作为观测各要素满意度水平和重要性程度的指标。具体说来,满意度的因子包括教学引导、规章制度、图书馆资源、食宿和人际关系,而教学引导、规章制度、图书馆资源和食宿四个方面的因子构成了重要性程度的要素,得出各个因子在满意度水平和重要性程度的均值,见图2。
从柱状图所反映出来的情况表明,各因子的重要性均值都超过了满意度的均值,说明大学生对于各因子的认识程度均高于目前所能够获得的满足程度。而具体到满意度方面,均值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人际关系、图书馆资源、教学引导、规章制度和食宿;重要性的均值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学引导、食宿、图书馆资源和规章制度。这种情况反映出目前能让大学生感到最满意的并非来自教师要素的体验,而是学生个人要素的体验,因而可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程度对大学生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关系到大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同时,大学生更为看重与切身利益相关的要素,重要性排序反映出教师引导、基本生活条件及保障、学习资源和制度安排从高到低影响着学习过程,更是说明目前大学生需要在教师引导和充足的生活条件下进行学习,并且看重自我利用学习资源;当然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力反映出学生对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理解与认同。值得注意的是,从教师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和目前满意度不能匹配这方面对大学教师提出了警示,当然这也成为大学教与学过程改革的直接动力。
图2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各要素均值
教学过程三要素为大学生满意度的结构做出了理论铺垫,是研究满意度结构的科学依据,而通过NCSS对全国大学在校生的调查与统计分析,能够对我国大学生满意度的树状结构图做出数据上的支持。在理论梳理和数据分析的共同作用下,可以看到大学生对自我参与和体验的高等教育的满意度能够做出总体评价,并且形成初步结论。
(一)以理论逻辑作为大学生满意度纵深研究的基础
大学生满意度存在着内部结构。从深度剖析的结论来看,不光存在着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的评价,满意度内部也是可以被拆解的,各要素有组成逻辑并且相互影响,各要素内部也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组合,因而形成了现有的树状结构。通过理论逻辑下树状结构图的分析梳理,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生满意度提供了参考的依据。无论是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还是局部地区、院校、专业等的抽样调查,无论是从整体上对满意度的全面调查,还是从局部进行的部分调查,均可以此结构为基础进行具体调查设计与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科学、完备的分析框架。
(二)以要素结构作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提升的关键抓手
从调查设计的角度来看,满意度各题目的设计能够满足树状结构图中的所有要素,并且能够形成相对集中的5个因子。从调查搜集到的数据情况来看,参与调查的我国在校大学生能够对各要素形成满意度的体验与评判,在不涉及价值判断的层面,能够对各要素的重要性程度亦能做出合意的选择。而从数据分析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对5个因子的满意度与重要性程度的体验各不相同,其中人际关系成为当今大学生对满意度认知的重点,尤其是非正式群体的影响不可忽视。同时根据不同维度下学生对重要性程度的认知情况,我国大学在提升各要素满意度上仍有努力的空间。
(三)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理解和重视
在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时,满意度量表中满意度的5个因子分别为教学引导、学校环境、图书馆资源及环境、住宿及餐饮和人际关系,重要性的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教学引导、学校环境、图书馆资源及环境和住宿及餐饮。结合理论分析的部分可以看出,实证数据的结构能在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树状结构中找到相对应的部分,同时数据分析的结果能够给予理论梳理实证意义上的支持,从而证明了研究假设和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目前所完成的大学生满意度结构的梳理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未来能够根据此结构将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不同类型院校学生在总体满意度、各要素满意度及重要性进行差异性检验,也能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作答情况研究出其在各个因子下的发展变化趋势,力求做到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我国大学生满意度的结构。清晰剖析现状是为了帮助找准症结和对症下药,切实为高校改革、提升学生满意度做出贡献。
[1] 龚放,2012:《聚焦本科教育质量:重视“学生满意度”调查》,《江苏高教》2012年第1期。
[2] 韩玉志,2008:《现代大学管理:以美国大学学生满意度调查为例》,浙江大学出版社。
[3] 史秋衡、郭建鹏,2012:《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教育研究》第2期。
[4] 文静,2013:《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 杨晓明,2008:《英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及启示》,《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6] Alexander W.Astin,1991,Assessment for Excellence: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New York: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Macmillan;Toronto:Collier Macmillan;New York:Maxwell Macmillan,pp.18-37.
[7] Diana Green with Chris Brannigan,Patti Mazelan and Lesley Giles,1994,Measuring Student Satisfaction:A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Experience.The Student Experience Edited by Susanne Haselgrove.London: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pp.100-107.
■责任编辑 汪晓清
A Study on the Elements and Structure of College Students'Learning Satisfaction
Wen Jing and Shi Qiuh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Xiamen University)
Learning satisfaction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group of expectation,experience, perception and assess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college students engaged.The survey and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satisfaction play a profound role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The summarizing of satisfaction structures,in term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factors theory,is a fundamental session,which is significant to college students’survey and research.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the sub scale of satisfaction could be well designed in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 Survey (NCSS).This kind of structure is scientific,reasonable and operable,based on the survey and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In addition,it could be used in further research,and helps reflecting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current status,and revealing the conno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atisfaction in China,which is positive to learning satisfaction enhancement.
College Student Satisfaction;Elements;Structure
∗文静、史秋衡,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电子邮箱:qhshi@xmu.edu.cn。感谢匿名审稿人,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