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城 徐 鹏
我国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政策探析∗
周长城 徐 鹏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研究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探讨了影响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客观因素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条件对主观满意度高低有明显影响,且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条件、晚年生活丰富程度、危机意识三个潜在变量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最后,在分析结果基础上为提高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出了对策性政策建议。
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开始面临着一个更为开放的、急剧变化的全球化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中的活动频率不断增加,城市内诸系统要素更加错综复杂,这些都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新的挑战。在众多城市发展难题中,城市养老问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而愈加凸显出来。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老龄化阶段。我国是从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进程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首先,从老年人口数量来看,我国表现出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及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3.26%(国家统计局,2010),而来自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则预测,如果保持目前3.28%的年增长率,那么到2020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2.4亿,其中3000万是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7)。其次,从老年人抚养比来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老年人抚养比将从11%左右快速上升到约40%,使老年人口负担等于本世纪初的3到4倍(曾毅,2001)。最后,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使得改善我国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政策措施缺乏物质保障。在这样的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感问题业已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自2009年起推行了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继而在2011年颁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了我国当前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而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都指向同一个核心目标:全面切实提升我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为了促进这一老龄工作核心目标的实现,有必要系统探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而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进一步制定更具实效的老龄政策,以此提升我国老年人的养老质量。本研究将以城市老年人口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为资料来源,通过构建一个结构方程模型来探讨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性政策建议。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简称QOL),是反映人们的客观生活环境状况以及人们对客观条件的主观评价状况的综合指标。关于生活质量一词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观点:其一是认为由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Pigou A.C.)在其代表作《福利经济学》中首次提出,并用以描述福利的非经济层面;其二则认为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Galbraith J.K.)在《丰裕社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活质量”这一概念,并从个人的主观层面对之予以了界定与描述(周长城、刘红霞,2011)。而对于老年人生活质量这个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以及不同的研究机构设计了种类繁多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测量量表;他们所采用的测量指标虽不尽相同,但大都包含了客观指标(物质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身心健康状况等)和主观满意度指标两个方面。从指标的设置方式可以意识到,现在的学者都逐渐认同老年人生活质量既与老人所处客观条件的好坏紧密相关,又与老年人对客观条件的主观感受有着密切联系。那么,客观条件与主观感受对于评价生活质量各自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二者之间到底有着一种什么关系?笔者认为客观条件的好坏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外在反映,而主观满意度的高低则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内在体现,且外在的客观条件能够对内在的主观满意度产生直接的影响。下面将对这种观点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首先,客观条件与主观感受是评价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它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全面分析各种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指标,并以此为依据来调整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从而达致这样一种和谐状态:社会为老年人提供改善其生活质量所需要的社会供给,而老年人自身也通过不断调整各种影响主观感受的指标来提升对于社会的主观认同感和个人满意度。可见,只有当老年人既能从社会中获得足够的客观物质供给,又能在日常生活中产生较强的主观生活满意度,才能真正体现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其次,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要认识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评价尺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物质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而向前发展的。随着物质生产的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会随之进一步提高;这种动态提升过程在指标研究中的体现,就是老年人对于生活质量的评价会被推向更新更高的层次。此外,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收入状况、邻里关系、家庭关系、生活娱乐等的主观感受,都会依据个人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以及生活环境背景的不同而在每个人身上体现出不同的评价标准,从而决定了个体对于生活质量追求层次上的差异性。这也就是说,处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老年群体对于生活质量的评判准则是不尽相同的,特别是在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评价方面,这种异质性体现得尤为突出。
最后,从承认上述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可以认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实就是在每个人自身设置的衡量尺度上,相对于先前的生活感受而言有所提升。这样看来,比起老年人所处客观物质条件的改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老年人对于自身生活主观满意度的实质提升。因为即使物质环境改善了,但老年人自身并不满意这种环境的改变,那么实际上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没有实质提高的;相反,有些生活并不富足的老年人,每天却过得很幸福,而这些老人则会觉得自己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可见,我们不仅要注意到不同的老年人在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还要关注这些个人正在做什么、想什么、要什么(周长城等,2009)。一方面,客观条件的改善能够体现在老年人对于相应客观条件的主观评价上;另一方面,与客观条件指标的绝对性相比,老年人的主观感受更能解释老年人实际的生活质量状况,主观满意度指标的高低更能内在地反映老年人到底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在后文中将不同的客观隐性指标作为外因潜在变量,而把主观满意度作为内因潜在变量,以此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探索影响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状况的主客观因素间的影响路径。
接下来的模型分析考察的是完整结构方程模型,亦即潜在变量的路径分析。模型中既含有测量模型又包含结构模型。每个测量模型含有两个以上的观察变量(指标变量),而每个观察变量都设置有误差变量;一个测量模型中的不同观察变量用来共同反映一个无法观察的潜在变量,而这个潜在变量能够体现相应观察变量的共同特质。与传统的路径分析相似,潜在变量的路径分析分为递归式的和非递归式的两种类型。递归式模型是指潜在变量之间关系只能用单向箭头表示,相反非递归式模型中的潜在变量允许互为因果关系(吴明隆,2009)。本研究中采用的是更为常见的递归式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其明确的理论导向性。在进行模型设计时,应该依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研究者的既有实践经验,先提出不同变量间关系的可能性假设,然后在统计软件中设计出与理论假设相一致的模型图,接着将数据库中的实证调查数据带入理论模型中进行拟合检验,最后根据拟合结果分析,判断研究者的理论假设是否合理,在检验结果不合理时做出必要的理论修正。笔者正是依据上述分析逻辑,在实际分析前构建了理论假设和理论模型关系图。下面将对之进行具体阐述。
在考察了既有文献资料后,尽管笔者发现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客观因素有很多,但依据模型构建的简约性原则,不可能在一个模型中罗列出所有可能的因素。简约并不等同于简单,而是指简单而又有效;科学研究的本质并不是再现世界,而是探求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关系(郭志刚,2006)。依此思路的指引,笔者提出以下理论模型的六点框架:
理论框架一: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条件、晚年生活丰富度、危机意识对主观满意度高低有明显影响;
理论框架二: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条件、晚年生活丰富度、危机意识三个潜在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理论框架三:老年人的主观满意度主要表现在“家庭经济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住房满意度”、“社区满意度”、“整体生活满意度”等六个方面;
理论框架四: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条件主要表现为“家庭年收入”、“月生活费”、“家庭经济地位”、“个人年收入”等四个方面;
理论框架五: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度主要表现在春节期间“交往亲属数”、“阅读报刊”频率、“健身锻炼”频率、“打牌”频率、“做家务”频率等五个方面;
理论框架六:老年人的危机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环境”、“世界经济”、“军事入侵”、“恐怖主义”、“能源短缺”等五个方面的严重程度评判;
依据上述理论框架,可以在AMOS统计软件中绘出初步的模型设计。具体的变量间关系假设见图1。
图1 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初步理论模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资料来源于CGSS 2006数据库。依据CGSS官方提供的抽样说明,可以了解到“该调查采用的是分层的四阶段不等概率抽样:区(县)、街道(镇)、居委会、住户和居民,其中区(县)、街道(镇)、居委会/村三级已依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人口普查)完成抽样”。鉴于CGSS 2006的调查同时涉及城市和农村地区,且调查对象涉及各年龄层的人口,而数据库中的资料则是整合了所有上述样本的数据,因此在确定分析样本时,笔者从原数据库中选取了来自城市、出生在1946年(含)以前的805位老年人作为最终的分析样本。表1显示了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表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构成
(二)变量选取与处理
本研究中,结构方程模型将用以考察家庭经济条件、生活丰富度、危机意识、主观满意度这四个潜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每个潜变量都有相应的观测变量(指标变量)来反映潜变量的特征,具体的变量设置如下所示:
客观因素:(1)生活丰富度:春节期间“交往亲属数”“阅读报刊”频率、“健身锻炼”频率、“打牌”频率、“做家务”频率;(2)家庭经济特征:“家庭年收入”、“月生活费”、“家庭经济地位”、“个人年收入”;(3)危机意识:对“环境”、“世界经济”、“军事入侵”、“恐怖主义”、“能源短缺”等五个方面的严重程度评判。
主观因素:“家庭经济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住房满意度”、“社区满意度”、“整体生活满意度”。
在具体分析中,“生活丰富度”潜变量中的“交往亲属数”为定距变量,其余四个与参与频率有关的变量被重编码为“1=从不”、“2=一年几次”、“3=一月一次”、“4=一月几次”、“5=一周一次”、“6=一周几次”、“7=差不多每天”,数值越大则表示参与频率越高;反映经济条件的“家庭年收入”、“月生活费”、“个人年收入”为定距层次变量,而“家庭经济地位”被重编码为“5=上层”、“4=中上层”、“3=中层”、“2=中下层”、“1=下层”,数值越大表示研究对象所感知的家庭经济地位越高;而对于“危机意识”变量,可以将原选项中的定序层次变量视为定距变量,即若选择“最严重”,则对应变量分值为5分,“严重”打4分,“中性”打3分,不严重打“2”分,“最不严重”打1分。对于主观因素分析,在问卷中相关选项设置是依据的四分法。因此,可以把主观满意度视作定距变量处理,即对于六个主观满意度指标,将选项中的非常满意记为4分,比较满意记为3分,不太满意记为2分,非常不满意记为1分。
(三)统计分析
在设计完理论模型结构以后,就可以使用样本数据库中的实证数据来验证理论模型是否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数据。但是,当笔者利用上述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卡方值很大,模型整体上无法收敛,这表明上述构建的初步模型与实际数据差异较大,难以匹配。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是很常见的,并不代表预设的理论模型与现实情况完全不符,而是表明该模型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正。
根据相关理论的指导和笔者自身的研究经验,接下来将对初步理论模型进行改良设计。具体而言,模型的修正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鉴于模型无法被识别的现状,笔者考虑是由于模型内的变量过多,导致需要估计的参数过多,因此第一步便删除了三个潜在变量的多个观察变量,发现这样处理后模型的卡方值显著减小,整个模型可以被识别;然后,尽管经过第一步的修正后模型拟合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从整体拟合优度数值可以看出,该模型依然与实际数据有较大差别,鉴于此,笔者依据统计软件所提供的修正指标值,增列了部分变量间的变量关系,使得模型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最后,通过观察统计结果中的路径系数,又删除了部分作用效果不明显的路径,包括删除了生活丰富程度和危机意识对主观满意度的影响路径。经过这些处理后,模型整体的拟合优度有了显著提高,同时模型中各变量间的作用关系也变得更为明确。修正后的最终模型及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值见图2。
通过上面的模型整体拟合优度分析,可以认为所构建的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最终模型能够获得事实证据的支持,理论模型与实证数据之间具有较高的匹配性。因此,我们能够借助于对理论模型的统计分析结果,在考察图2中显示的变量间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基础上,进一步验证最初的六条理论假设的合理性,并探讨系数值本身所蕴含的深层次信息。由于假设一和假设二是对结构模型关系的讨论,而其余四个假设则是对测量模型中变量关系的说明,因此接下来将分别针对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的统计结果逐一进行验证性分析。
(1)结构模型结果分析。理论假设一和理论假设二是对经济条件、生活丰富度、危机意识和主观满意度这四个潜变量之间关系提出的假设。考察潜在变量间的关系即是对结构模型进行具体分析,探讨这些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构念之间所具有的作用路径及作用效果。由于图2中的统计数据是标准化的参数估计,因此图中潜变量之间双向箭头旁的数值就是对应潜变量的相关系数,而潜变量间的单向箭头则显示了一个潜变量对另一潜变量的直接效果值或路径系数。统计结果表明,理论假设一没有得到完全支持,三个外因潜变量中只有经济条件对于主观满意度有较大影响,其余两个潜变量由于对内因潜变量的作用效果很不明显,因此在设计最终模型前,出于模型优化的需要已经去除了它们对于主观满意度变量的作用路径。再来具体考察经济条件对主观满意度的影响,其直接效果值为0.65,显示出经济条件对主观满意度具有较大的直接作用,经济因素对于老年人晚年生活满意度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对于理论假设二所涉及的三个外因潜变量间的关系,模型分析结果说明老年人的危机意识与经济条件之间有低度相关存在(相关系数为0.25),而生活丰富程度与经济条件、生活丰富程度与危机意识之间则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8和0.40。这一结果表明理论假设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实际生活中老年人的生活丰富程度、经济条件和危机意识这三者之间会发生相互影响。
结合现实生活经验,可以发现上述统计结果与实际的情况是一致的。经济因素仍然是影响老年人主观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家庭经济地位对于保障老年人有高生活满意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再看外因潜变量间的关系,由于有线电视的普及,看电视成了老年人晚年的重要生活内容,而现阶段的新闻越来越关注环境污染、经济危机、能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这会潜移默化地使老年人产生危机意识。较高的危机意识一方面会让老人更期望有厚实的经济保障,而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丰富的业余活动来淡化心中的危机感,使自己能够更积极乐观地生活,提升自己晚年的生活质量。此外,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是需要有一定经济支撑的,比如每天阅读报刊、打牌等,这些活动都难免会增加日常的经济开销。故而越是要追求晚年生活的丰富性,就越需要有较好的经济条件,相反拥有较高经济保障的老人也会更倾向于通过丰富晚年生活来提高生活质量。可见,生活丰富度与经济条件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是符合现实表征的。
图2 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2)测量模型结果分析。余下的四个理论假设分别是对四个潜在变量与各自观察变量间关系的说明,亦即假设测量模型中的观察变量能够较好地反映对应潜在变量的主要特征。测量模型的分析过程类似于传统的因子分析;但与因子分析不同的是,测量模型分析是先有的“因子”,而不是像因子分析中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既有变量提取公因子。因此,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潜在变量的操作时,是在理论指导下挑选出若干因子来测量潜变量,这就难免会造成研究者自己设计的测量模型与某份实证数据资料不完全相符的情况。在本研究中,笔者也遇到了这种难题,这在前文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时已有所提及。正是由于最初的测量模型不能与现实数据完全匹配,最初与测量模型有关的理论假设也就自然不能得到实际数据的完美验证。但是,这并不是在全盘否认之前四个假设的合理性;实际上,依据修正后模型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之前的假设得到了部分验证,修正后的测量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要测量的潜变量的主要特质。具体而言,四个潜在变量与对应观察变量间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于主观满意度潜变量,家庭经济满意度和整体生活满意度指标的因素负荷量分别是0.90和0.62,表明主观满意度的观察变量的个别信度较好。从因素负荷量大小分析,在三个测量指标中家庭经济满意度仍是影响主观满意度的首要因素,这与之前结构模型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其次是对整体生活的满意度,体现了老人对现在生活的整体态度,这也是主观满意度的重要组成因素;相比于前两个指标,社区满意度的因素负荷只有0.32,表明老人对所居住的社区环境有一定关注,但是关注度不是太高。这显示出老年人的主观满意度更多还是落脚在对自身情况的满意程度评判上。
第二,对于危机意识潜变量,三个测量指标的因素负荷值都超过了0.75,说明老人对环境污染、经济危机和能源短缺的严重程度评判能够很好地表征老年人的危机意识这一潜在变量。此外,相比于对世界经济的忧虑,老年人更倾向于关注环境和能源短缺问题,但是这种关注程度的差异并不是很大,这与日常新闻中经常同时报道上述三类事件的事实是相符的。
第三,对于经济条件潜变量,老年人最为看重的是自己的家庭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高低,其因素负荷量为0.70;对于经济条件次重要的因素是月生活费的高低,对应的因素负荷量为0.29,而家庭年收入对于评价老年人整体经济条件并没有起到显著作用。这一结果显示出老年人看待经济条件高低的标准,是与自身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经济地位紧密相关的;与之相比,绝对的收入高低和月生活费的多少显得不那么重要。
第四,对于生活丰富度潜变量,阅读报刊因素能够显著体现生活丰富程度的主要特征,其因素负荷量达到了0.84;相比之下,打牌的频率只能有限反映出老人的生活丰富状况。这表明老人更为看重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性,而这也正好佐证了当前一些社区工作者主张在社区中开办阅览室以丰富社区居民生活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综上所述,尽管原初的理论模型中所涉及的部分指标变量被剔除,但是在最终模型中所余留的指标能够较好地表征对应潜在变量的特质;而且根据测量模型的因素负荷量系数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老年人更为看重的具体层面,这对于反映老年人的生活实际以及制定旨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政策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述分析探讨了生活丰富度、经济条件和危机意识与主观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从研究中发现城市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从而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提出可行性的改进建议,有必要对前述分析进行一下梳理和总结。下面,笔者将本研究中得出的有指导性意义的结论列举如下:
第一,经济因素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影响最为明显。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老年人比较看重“家庭经济地位”和“月生活费”这两个因素,经济地位及月生活费越高的老人更加倾向于有较强的生活满意度;其二,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条件这一潜变量对主观满意度高低有着明显正向影响;其三,对于主观满意度的测量,家庭经济满意度是影响主观满意度的首要因素。
第二,老年人的经济条件、生活丰富度、危机意识三个潜在变量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这反映出不同的客观因素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能够通过相互作用来影响城市老年人的主观满意度。
第三,对于不同的潜变量,城市老年人更加在意某类潜变量包含的一个或几个因素,而不是全部的测量因素。具体表现为:老年人的危机意识主要体现在老人对环境污染、经济危机和能源短缺的严重程度评判方面;相比于绝对的收入高低和月生活费的多少,老年人最为看重的是自己的家庭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高低;与打牌、打麻将等业余活动相比,城市老年人更为看重阅读报刊等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性。
依据上述对本研究主要结论的总结,我们能够意识到现阶段城市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条件、生活丰富度以及危机意识对老年人的主观满意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切实提高我国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特别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首先,城市老年人的经济条件以及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满意度都有待增强。这两个因素对老年人的主观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影响,可见,经济因素仍然是制约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实际上,上面提到的养老保险覆盖面不够广也是经济因素的一个层面,因此,要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首先要提升老年人的经济能力,并且让老年人感到自己的家庭在社会中地位的上升。其次,现在生活于城市中的老年人已经越来越对环境污染、经济危机和能源短缺等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全球性问题产生担忧情绪。这种情形很有可能是源于当下电视、广播以及报刊所播报相关新闻的影响。而老年人的危机意识有可能间接地影响到老年人的主观满意度判断,因此全社会应该对之予以高度的重视,合理引导媒体报道的舆论导向,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上述全球性问题有多么严重。最后,研究表明,读书看报等精神文化生活对于老年人的主观满意度会产生不容忽视的间接影响,而当前社区阅览室等文化设施并不能满足城市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这也有可能成为当下老年人生活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可见,政府部门应该加强与完善社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开展更多相关的惠民举措,以此来进一步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1] 国家统计局,2010:《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 t20110428_402722253.htm。
[2] 郭志刚,2006:《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2007:《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http://www.cncaprc.gov.cn/yanjiu/ 33.jhtml。
[4] 吴明隆,2009:《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
[5] 曾毅,200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人口与经济》第5期。
[6] 周长城等,2009:《生活质量的指标构建及其现状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
[7] 周长城、刘红霞,2011:《生活质量指标建构及其前沿述评》,《山东社会科学》第1期。
■责任编辑 汪晓清
Empirical Study on Factors and Policies Associated with Quality of Life of Chinese Urban Older People
Zhou Changcheng and Xu Peng
(Center for Quality of Life Studies,Wuhan University)
As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is deepening in China,urban older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has gradually become grave problems in our country.Based on the database of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2006(CGSS 2006)as the information source,this research has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influencing pathways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factors pertaining to their quality of lif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mily economic conditions of the old people markedly influence their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towards everyday life,and there exis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pairs of family economic conditions,the degree of life richness and the crisis consciousness.In the end,this research also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intending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lderly citizens’quality of life.
Urban Older People;Quality of Life;Influencing Factors
∗周长城、徐鹏,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电子邮箱:Czhou@whu.edu.cn。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3@ZH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D023)、武汉大学博士生出国研修项目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117010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感谢匿名评审人,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