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分析

2013-06-12 12:15
宏观质量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包容性测度成果

宋 斌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分析

宋 斌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除了继续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问题,增长的质量问题亦应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出发,建立了一个包含经济成果创造和经济成果分享两个维度,20个基础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中国2001-2011年间及31个省域地区在2004-2011年间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质量整体得到显著改善,但区域差距依然较大,东部地区集中了经济增长质量较好的省份。

经济增长质量;包容性增长;主成分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如果简单地看经济增长,那么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间可谓成绩斐然,迅速从一个停滞的欠发达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一味追求高增长、以GDP为纲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经济增长质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自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理念以来,国内高层也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类似的理念,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成为一大热点。经济增长质量本身是一个规范性的问题,因此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提出不同的测度标准。

目前国内外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界定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两大类:一类观点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增长质量(卡马耶夫,1983;刘亚建,2002;章祥荪,2008),主要将其等同于效率抑或全要素生产率。卡马耶夫(1983)较早提出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认为要从要素利用效率而非经济增长数量的角度来考虑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刘亚建(2002)认为经济增长质量可视为效率的同义语,以单位经济增长率所含有的剩余价值量来表征;章祥荪(2008)认为未来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1979-2005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进行了分析;郭庆旺(2005)利用索洛残差法、隐性变量法和潜在产出法估算出我国1979-2004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表明我国经济依然是典型的投入型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较低。经济增长质量属于规范性价值判断,仅从效率的角度来理解显然会以偏概全,郑玉歆(2007)认为按照目前的测算方法,TFP难以全面反映生产要素的经济效果,也不能反映资源配置的状况,引发了对资本积累重要性的低估,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另一类观点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增长质量(如Barro,R.J.,2002;刘树成,2007;钞小静, 2009、2011;魏婕,2012;文建东,2012)。Barro从政治、宗教信仰、犯罪行为、贫富差距等社会因素更广泛地讨论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刘树成认为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要做到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态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结构的协调性和经济增长效益的和谐性。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好”的四个方面;钞小静、任保平(2011)从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出发,构建出由28个基础指标构成的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1978-2007年间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文建东、李慧(2012)以县域经济为例,对东、中、西三大区域49个县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质量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落后地区首要任务依然是促进经济增长,但需注意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

本文的研究将借鉴文建东、李慧(2012)的研究成果,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出发,建立了一个包含经济成果创造和经济成果分享两个维度,20个基础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主分分析的方法,对中国2001-2011年间及31个省域地区2004-2011年间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和评价。

二、经济增长质量测度理论基础及指标体系

(一)经济增长质量测度理论基础

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不应离开“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理念,近年来兴起的包容性增长理论正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来探讨经济增长模式的。因此,我们以包容性增长理论为基础来构建分析框架。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由亚洲开发银行于2007年首先提出,一经提出便受到广泛关注,我国领导人也曾在亚太经合组织重大会议上发表过相关致辞。亚洲开发银行(ADB)在《战略2020》(2008)中指出,一个致力于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战略包括两个互相强化的战略焦点,首先是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和扩展经济机会,然后是广泛地参与这些机会确保经济成果由社会成员共享。亚行在其《包容性增长指标框架》(2011)中构建了一个包含35个指标的包容性增长指标体系,包含了以下方面:(1)贫困与不平等(收入与非收入);(2)经济增长与就业;(3)关键基础设施禀赋;(4)享受教育和医疗;(5)享用基础设施及其服务;(6)性别平等和机遇;(7)社会安全网络;(8)良好的管理和制度。其三大政策支柱为经济机会扩张、社会包容以促进机会平等、社会安全网。它们在良好的管理和制度的支持下能够促进包容性增长,这种增长使得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包容性增长战略政策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包容性增长战略政策框架

目前关于包容性增长的理解学界并未形成一致意见,亚行官方解释的核心就是创造经济机会与成果平等分享。增长是基础,分享是目的,社会安全网络是保障,它们在良好的制度和管理支撑下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因此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出发,我们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经济成果的创造与经济成果的分享。任何社会想要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实现,都必须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社会在寻求经济增长的初期也总是以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物质财富的积累为主要目的;只有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才会被人们逐渐所重视。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无外乎经济成果的创造与经济成果的分享,它们是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核心。

(二)经济增长质量测度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无法以某一指标来表征问题的各个方面,我们力求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内容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出发,我们构建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包含两个维度,20个基础指标。目标指标是经济增长质量,下设两个方面指标分别是经济成果创造与经济成果分享,各方面指标分别包含10个基础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

经济成果的创造是经济增长质量的基础,我们从经济水平与经济结构出发来构造经济成果创造方面指标。其中经济水平是用来衡量经济增长所达到的程度,分别以人均实际GDP衡量人均财富,农林牧渔劳均产值衡量农业经济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衡量工业经济水平,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衡量商业经济水平①为剔除价格因素影响,人均实际GDP和农林牧渔劳均产值、全国层面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省测度因数据所限采用名义值)采用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全国层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2004年数据缺失,采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替代。。

经济结构衡量了经济系统内要素联结及数量对比关系,从国民核算账户体系来看,包括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国际收支结构。受数据所限,我们从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金融结构三个层面来衡量。其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由于单纯的测度投资率与消费率并非越高越好,此处将投资消费比也考虑进来。金融结构的测度指标用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衡量。

经济成果的分享从收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环境设施五个层面来衡量。收入层面以农民人均纯收入衡量农民收入水平,城乡收入比衡量城乡收入差距②全国数据以2000为基年计算,分省数据采用现值数据。。教育层面以普通小学生师比表征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用普通高校生师比表征高等教育的普及度。社会保障层面最主要的两大类保险就是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所以我们分别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比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占比来测度①基本养老保险涵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口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以及新农合。。环境设施层面我们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用水普及率来表征②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05年北京,2007、2008年天津数据缺失,采用相邻值的均值替代。。

本文中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各省域地区历年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以及中经网的相关数据整理而成。将所得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数据量纲影响,将逆向指标取倒数以使所有指标对经济增长作用方向趋同。

三、经济增长质量评价

(一)总体视角的分析

全国层面的数据测度2001-2011年间中国整体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数据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鉴于主成分分析法是根据数据自身特征而非人为主观判断来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各级指数。表2给出了由SPSS19.0计算的全国数据指标统计特征。

表2 全国数据指标统计特征

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情况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主成分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保留了原始变量绝大多数信息且各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在进行全国层面不同年份经济增长质量的比较分析时,我们将指标体系中的指标11个年份的观测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高度综合的指标再来进行不同年份的比较分析。

在应用主成分分析进行多指标评价时,关键是要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前面几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某一特定值(如85%)来确定主成分的个数,然后以各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来构造一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作为综合评价指数。但通常主成分间的各级分量符号并不一致,因此这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不很理想,我们将其作为备选方案使用。统计学上的信息通常就是指数据的变异,从数据的统计特征就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综合原始数据的能力是最强的,它对应着数据变异最大的方向,也就是使数据损失最小、精度最高的一维综合变量。从表2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是从经济成果的创造,还是经济成果的分享指标来看,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都超过了80%,接近于85%的水平,而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9.59%(这可能与只有两个维度的方面指标有关)。因此,在全国数据层面,我们只使用第一主成分来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我们用第一主成分系数除以其相应特征根后的数值来确定基础指标权重③如果以第一主成分系数除以相应特征根开根号后的数值来确定基础指标权重,得到的是主成分用标准化原始变量线性表示的系数,此处得到的权重为标准化主成分由标准化原始变量线性表示的系数。,并由此计算出历年各方面指数值,然后以同样的方法确定方面指数的权重并计算出历年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值。数据见表3、表4。

从表3我们可以发现,方面指标经济成果的创造与经济成果的分享的权重相同;这可能是因为只有两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缘故,两个变量都已经是高度综合化了的指标。经济成果创造的基础指标中,反映总体经济水平的人均实际GDP、反映农业经济水平的农林牧渔劳均产值以及反映商业经济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权重相对较高,说明2001-2011年间,经济成果创造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经济成果分享的基础指标权重除了城乡收入比和普通高校生师比两个指标外,其他指标权重较为平均,其相对重要性也差不多。医疗及环境设施综合影响相对较大。

表4总结了2001-2011年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方面指数及综合指数,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经济成果的创造、经济成果的分享方面指数来看还是从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来看,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水平都呈稳中上升态势,反映了我国经济近年良性增长的态势。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从2001年的-1.38706增长到2011年的1.56062,方面指数也展现了几乎一致的增长态势。经济成果创造方面指数从2001年的-1.4028上升到2011年的1.41911;而同时期经济成果分享方面指数从-1.36562上升到1.69573,增长幅度略大于经济成果创造方面指数,表明这一时期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更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经济成果分享方面的改善。

表3 各级指标系数及权重

表4 中国2001-2011年间经济增长质量测度汇总

图2描绘了2001-2011年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各级指数趋势,我们可以看到2001-2011年间,经济成果创造指数与经济成果分享指数相比呈交替上涨趋势,且有幅度拉大的态势,这可能与政策调整的波动有关,但总体上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区域视角比较分析

为全面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我们还必须从区域的视角来进行比较分析。我们测度了全国31个省域地区2004-2011年间经济增长质量,并进行了综合排名。在分省比较中,受数据来源所限,人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使用的是现值;但由于分省数据我们是在截面上进行主成分分析,各省之间的差距依然能够反映出来,所以对结果不会造成根本影响。分省数据的指标统计特征如表5所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是用某一年31个省域地区的指标观测值来做主成分分析,同一省份不同年间的综合评价指数并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我们给出了2004-2011年间每一年不同省份之间在全国的排名,再来比较同一省份不同年间排名的变化以衡量其经济增长质量的情况。

由表5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成果创造与经济成果分享的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历年都较低,综合信息能力不强,若仍然根据第一主成分系数来确定指标权重就没有充分说服力。因此我们以各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来构造一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作为综合评价指数。而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的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历年都较高,且其方面指标又只有两个维度,我们仍然采用第一主成分来确定其指标权重。

图2 2001-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各级指数趋势图

表5 分省数据指标统计特征

表6所示为各省市自治区2004-2011年间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汇总,表7汇总了各省历年排名及变化情况。

表7所示为2004-2011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排名。2004年,经济增长质量排名前十位的是:(1)北京,(2)上海,(3)天津,(4)辽宁,(5)吉林,(6)浙江,(7)新疆,(8)广东,(9)海南,(10)内蒙古。其中包括东部省份7个,中部省份2个,西部地区只有新疆。排名11至20位的省份为:(11)福建,(12)山东,(13)四川,(14)黑龙江,(15)西藏,(16)江苏,(17)湖北,(18)湖南,(19)宁夏,(20)青海。其中包括东部省份3个,中部省份3个,西部省份4个。排名21~31位的省份为:(21)山西,(22)重庆, (23)河北,(24)安徽,(25)甘肃,(26)广西,(27)云南,(28)陕西,(29)江西,(30)河南,(31)贵州。其中东部省份1个,中部省份3个,西部省份7个。由此可见2004年经济增长质量排名靠前的省份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次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大多靠后。2011年经济增长质量前十位中,东部省份占据了8个,中部及西部地区各有一省挤入前十。排名11至20位的省份中东部地区3个,中部地区3个,西部地区4个。排名21至31的省份中部地区4个,西部地区8个,由此我们发现在经济增长质量上,东部地区一直保持着领先态势。由表7计算各省域地区历年排名的方差并排序我们发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波动程度东、中、西部地区也展现了逐渐加重的情形。表7最后一列我们采用简单平均对2001-2011年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行了排名,结果与前述结果一致,东部地区在经济增长质量上领先于中西部地区。

我们认为,中国自经济转型以来,采取区域不平衡的发展战略,借助东部地区沿海优势集中力量使东部地区优先发展。随着东部地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东、中、西部区域不平衡的态势越来越严重,国家陆续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以借助中西部广大的市场、丰富的资源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增长极,同时缩小区域贫富差距。我们知道,任何地区在寻求经济增长的初期总是以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物质财富的积累为主要目的,只有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才会被人们逐渐所重视。东部地区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发达程度,追求增长质量,改变粗放式增长方式迫在眉睫,人们对改变生存环境的愿望愈发强烈。而西部地区由于近些年才在国家战略层面被重视,经济增长起步晚,依旧以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为主导,尤其是以掠夺式开发资源来换经济增长在西部各省还较为普遍。近年来经济增长质量较高的地区集中于东部地区。

表6 各省市自治区2004-2011年间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汇总

表7 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排名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自转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在经济增长的新阶段,我们不仅要继续重视速度问题,经济增长质量问题也应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近年来中国整体及省域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及评价。

从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近年呈现持续良性增长的态势,从经济成果创造和经济成果分享的角度来看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它们都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做出了贡献,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更多来源于经济成果的分享方面;从区域比较的视角来看,近年来在大多数省域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得到改善的同时,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依然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区域不平衡并未得到改善。

由以上分析我们建议,在保证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第一,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保证经济成果的创造;第二,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保证社会资源分配的合理性,让经济成果的分享惠及更多民众;第三,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从经济增长数量上,更要从经济增长质量的角度考虑来制定相关政策,以实现真正的包容性增长。

[1] B.D.卡马耶夫,1983:《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中译本,湖北人民出版社。

[2] 钞小静、惠康,2009:《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6期。

[3] 钞小静、任保平,2011:《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经济研究》第4期。

[4] 郭庆旺、贾俊雪,2005:《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第6期。

[5] 刘亚建,2002:《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分析》,《思想战线》第4期。

[6] 刘树成,2007:《论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研究》第6期。

[7] 文建东、李慧,2012:《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分析——以县域经济为例》,《湖北社会科学》第7期。

[8] 魏婕、任保平,2012:《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及其排序》,《经济学动态》第4期。

[9] 郑玉歆,2007:《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9期。

[10]章祥荪、贵斌威,2008:《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6期。

[11]Asian Development Bank,2008,“Strategy 2020:The long-term strategic framework of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2008-2020”,Manila p.11.

[12]Asian Development Bank K,2011,Key Indicators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2011:Framework of Inclusive Growth Indicators,Special Supplement.pp.2-5.

[13]Barro,R.J.,2002,“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Working Papers from Central Bank of Chile.

■责任编辑 汪晓清

The 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d Regional Comparative Research: Based o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lusive Growth

Song B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

China has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as the economy developed into a new stage,we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the speed of economic growth,bu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clusive growth,this paper builds an index of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which include two dimensions of creating of economic fruits and sharing of economic fruits,constitutes 20 basic indicator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s used here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as a whole from 2001 to 2011,and 31 provinces from 2004 to 2011.The result of our study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overall level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but the regional gap is still very large,the provinces in eastern part are better in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Inclusive Growth;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宋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邮箱:songbin881012@sina.com。本文得到武汉大学2011年度自主科研项目(20110205)资助。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文责自负。

猜你喜欢
包容性测度成果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工大成果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