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外向度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2013-06-08 06:21项义军
对外经贸 2013年4期
关键词:开放度外向第三产业

项义军 齐 福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一、引言

关于一国(地区)外向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经济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Romer(1986)、Lucas(1988)为代表的新古典理论认为经济外向度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Krugman和Helpman(1985)认为,一国通过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渠道主要来源于贸易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Grossman和Helpman(1991)运用Lucas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发现贸易活动促进了国内资源在物质生产部门和知识产品生产部门之间的要素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他们的研究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更好地利用发达国家的已有知识存量,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要高于发达国家;Barro和Sala-I-Martin(1995)的研究认为,开放水平高的国家有更强的吸收先进国家技术进步的能力。

在理论方面尽管对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较为一致的观点,但在经验研究方面,学者发现了很多问题,最明显的是关于贸易开放指标的度量,不同的度量方法、不同的贸易开放指标会产生不同的结论。Edwards(1992)采用Leamer(1988)贸易开放度的度量方法,得到了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的结论;Stiglitz(1998)认为以对外贸易比重、价格扭曲指数以及平均关税水平表示的贸易开放度与人均收入增长具有很强的联系。与之前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Lee(1993)以其构造的自由贸易开放度(FREEEOP)为基础构建的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国内对外向型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证检验。沈程翔(1999)研究认为,中国的出口和产出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但没有发现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林毅夫、李永军(2001)认为,传统衡量外贸依存度的方法是有缺陷的,倾向于低估贸易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包群、许和连、赖明勇(2003)检验了改革开放以来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运用冲击反应模型,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加,相对而言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沈坤荣、李剑(2003)运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认为,国际贸易通过提升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加快制度变革进程对人均产出产生了正面影响。王坤、张书云(2004)同样检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数据,认为进出口都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李建春、罗艳、张宗益(2004)运用几乎相同的数据与指标,却认为总体而言,出口增长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周林(2006)认为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出口的增加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出口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存在一定的时滞。张庆君(2008)认为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贸易开放度通过提高投资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这种促进作用的变动趋势是呈倒“U”型的,即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扩大这种促进作用是先增强后减弱的。包群(2008)考察了贸易开放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认为贸易开放的增长效应依赖于消费偏好、要素禀赋、研发效率以及技术差距参数等的综合作用,因而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只在特定参数范围内成立,并观察到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表现为倒U型曲线。

二、产业外向度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产业外向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目标产业开放型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将若干相互联系的评价指标进行组合,构建产业外向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通过这样一个综合程度指标体系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外向度进行比较客观的、多角度的全面测度和评价。

(一)有助于实现产业规模经济

现代化生产越来越强调规模经济效益,并且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达到规模经济的最佳点。产业外向度水平的提升,意味着产业进、出口能力的扩大:一方面,产业发展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廉价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机器、设备以降低生产成本,满足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另一方面,产业可以拓展产品销售市场,克服本国或本地区面临市场的狭小性,刺激本国产业规模的扩大,提高产业生产获得的规模效益,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益,推动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二)有助于缓解资本需求压力

资本的流向取决于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结构,产业外向度水平的提高意味着该国或该地区的目标产业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能力较强。利用外资数量和效率的提高,可以有效弥补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初期自有资金的不足的问题,也为该产业整体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三)有助于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随着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市场上具有技术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以优质和低廉价格的方式进入本国市场,这必将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要想提高产业外向度,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必须不断发展本国或区域内产业,促进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竞争中提升产业整体实力。

(四)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个产业的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方式寻求自身的发展,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才能战胜竞争对手。产业外向度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本国产业在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对别国甚至全世界该产业的影响和渗透程度的增强:本国产业通过参与国际分工,选择并发展本国最具优势的产业和产品,不仅可以通过节约社会劳动时间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使国内一部分产品“变废为宝”,从低价值的商品变为高价值的商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增加了优化配置本国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使各产业的不同生产要素都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对经济可持续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三、产业外向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在实证研究中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按照4个步骤进行,即提出假说、选取变量、建立模型、得出结论。为了考查中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外向度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利用前期研究计算得出的的1992—2010年的产业外向度指标与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指数),建立回归模型来考查我国产业外向度指标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产业外向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目标产业开放型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我们在对一个经济体中目标产业的国际经济联系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按照系统性、代表性、可比性、数据易得等原则,将若干相互联系的评价指标进行组合,构建产业外向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通过这样一个综合程度指标体系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外向度进行比较客观的、多角度的全面测度和评价。以期通过对目标产业外向度的分析,对如何适当调整、优化该产业结构提出合理建议。

根据以上对产业外向度内涵的界定,我们将影响产业外向度的因素总体分为:产业外贸依存度、产业对外竞争力、产业对外影响程度、产业利用外资能力、产业对外投资实力及产业对外合作六大部分。并据此构建一国(地区)产业外向度综合计算公式如下:

X1:产业外贸依存度;X2:产业对外竞争力;X3:产业对外影响程度;X4:产业利用外资能力;X5:产业对外投资实力;X6:产业合作;βi为指标Xi的权重,以指标项目个数为一的权数赋值为1。

由于目前现有的统计指标与我们所需的数据统计口径不同,暂时无法搜集到产业外向度评测指标的所有数据,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产业外贸依存度指数、产业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利用外资能力和产业对外投资实力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产业外向度指数进行测度。

根据产业外向度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本文假设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外向度指标与经济增长为相关关系,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选取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外向度指标作为变量,建立基本计量模型,检验中国产业外向度指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基本函数表达式为:

其中,GDPt表示t期国民生产总值;α0为常数项;R1t表示t期第一产业外向度指数;R2t表示t期第二产业外向度贸易指数;R3t表示t期第三产业外向度指数;εt为随机误差项。

可以发现,等式右侧,R1t,R2t,R3t三个指标均为相对值,在使用Eviews6.0进行回归分析前,为了消除异方差,体现时间序列本身的规律,对GDPt取对数处理,处理后的函数表达式为:

本文实证分析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样本期为1992—2010年,检验结果强调的是三大产业外向度指标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数据中,三大产业外向度指标,已在课题前期研究中计算得出,GDP指数根据《中国经济统计年鉴》整理得出,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外向度指标

鉴于大多数经济时间序列变量是非平稳的,利用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并不能得出有效的结果。因此,为保证回归分析的有效性,在对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做出研究说明前,先进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即 Augmented Dickey-Fuller,对变量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GDP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外向度指标单位根检验结果

对表2分析可知,GDP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外向度指标均为非平稳数列,但是经过一阶差分之后均可在1%显著水平下通过平稳性检验,经过差分之后的数列都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

表3 对GDP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外向度指标回归分析

根据表2所得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可进一步研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外向度指标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3。

通过对表3的分析,可得出回归方程式: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业外向度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非常明显,模型拟合优度达到了95.33%,其中第一产业外向度指标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外向度指标都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受到指标观测期选择的限制,在1992—2010年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在观测期间取得了更快的发展,因此在回归结果中,第三产业外向度指数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了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表4 回归结果的残差分析

表5 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表5可知,残差序列的ADF单位根检验统计量为-3.648228,这表明残差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平稳性检验,所以Ln(GDP)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外向度指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外向度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四、结论

我国第一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受此影响,第一产业外向度水平偏低;具体分析第一产业外向度指标构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产业进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资源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不但没有给我国带来福利水平的提高,反而抑制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外向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在观测期间,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一直是向工业化发展倾斜,同时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制成品出口,这些措施都在提高第二产业外向度的同时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更快,同时由于第三产业的附加值水平较高,第三产业外向度的提高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在未来我国应该在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第二产业外向度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对外贸易,以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1]Barro,R.J.and X.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M].New York:McGraw -Hill Press,1995.

[2]Edwards,S.Openness,Productivity and Growth:What Do We Really Know?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8,108(447):383 -398.

[3]Romer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4(5):1002-1037.

[4]项义军,潘俊,尹龙.我国经济外向度与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A].产业转型与产业发展: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5]项义军,潘俊,尹龙.产业外向度综合评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研究,2009(11).

[6]包群,许和连,赖明勇.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3(2).

[7]傅钧文.外贸依存度国际比较与中国外贸的结构型风险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4).

[8]沈利生,吴振宇.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

猜你喜欢
开放度外向第三产业
为什么你的朋友更外向
服务业开放度视角下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研究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研发团队创新开放度、吸收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基于环渤海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
安徽省区域经济开放度的多维度评估研究※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