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梅英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理论、模式层出不穷,韩立福教授的"高效课堂"由于其效率的最大化、效益的最优化逐渐深入人心。然而作为有效教学最高境界的高效课堂,不仅是教学理念的彻底变革,在教学模式上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教师自身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与冲击,是一种教育改革的"洗脑"。高效课堂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变革将课堂一下子交给学生,难免引起学生的恐慌和无所适从,特别是那些学习中下等的学生,只能人云亦云,浑浑度日,过着抄抄笔记,背背答案的学习生活。这种境界,恰恰违反了高效课堂的本真,令人叹息!因此为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新的教学改革,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关注学生的结构化预习
高效课堂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生结构化预习基础之上的。然而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自觉性较差,而结构化预习又放在课前,以学生的自觉完成为主,扎实的预习为课堂的问题发现、生成和解决打下了坚实的讨论基础,而一旦预习流于形式,学生的"先学"成为空谈,"后导"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何将结构化预习落到实处?我认为,首先不仅要让学生,更要让家长认识到结构化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通过家长会,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对家长宣传讲解高效课堂的目的、理念,以及这种教学模式的学习方式等,从而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对于结构化预习的方法、要求等,要使学生和家长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家长能更好的帮助和督促检查孩子的预习情况。其次,要及时做好检查,做好记录。不仅要做好组内检查,其实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亲自检查,这项工作一方面有利于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一方面能及时发现学生预习当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全班纠正,另一方面,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结构化预习是完成语文双基任务的重要环节,切不可把它完全推给学生,推到课前,要实实在在,引导学生保质保量地做好预习的每一步。当扎实的结构化预习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时,高效课堂就已经完成了至少一半的使命。
2.关注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
学生的课堂学生驾驭。但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后就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是缺乏自信和主动性的,尤其是那些学习中下等学生。问题生成课上,"这个问题重要吗?有没有讨论的必要性?大家举手表决一下。"不难看到,很多双疑问的眼睛看着别人,看着学科代表,看着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人家通过他也通对,人家反对他也反对,如果学生助理再加一句"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吗?"集体沉默的现象也是有的。学生的这种茫然性,也充分说明他们不明确通过阅读自己倒底要学什么。很多学生课文读了很多遍,但仍然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使个别学生提出与众不同、有价值的问题,也往往会被组内其他同学否定,从而不敢张口。高效课堂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习目标非常清晰,问题导读单上教学目标的出示,就已经为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任务,围绕目标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带着单子上的问题阅读文本,或结合自己拥有的资料,寻求答案,从而减少学生课堂的盲目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老师由于时间关系,对课文的学习目标往往忽略,或者一读带过,学生连学什么都没搞清楚,又怎么去展开学习呢?因此我认为,每课的教学目标不可泛泛而读,而应该在结构化预习之前就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清楚地知道本课的学习目标任务,真正做到目标导航、有的放矢,围绕学习目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学完每课后,更有必要结合学习目标让学生进行自检、互检,师检,以及接受家长的检查,及时查缺补漏,真正达到学习的高效。
3.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既然课堂还给了学生,由学生助理去组织,那教师的任务是什么?从形式来说,教师被称为"大同学",其身份不是高高在上的讲解者,而是和学生同一尺度的"大学生",这无疑确定了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和学生一起"自主合作、倾听交流"。因此,在小组讨论中,"大同学"也要参与在其中,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尽量在小组内让后进生先发言,给足他们时间,不催促,不打击。当然,小组中也不乏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大学生"的参与,既是一种震慑,也是一种辅助管理。第三,在小组中,"大同学"要发现各组学科长在组内组织方面的不足,及时给予纠正和点拨,从而减少因学生的组织不得力而产生的无效、低效现象。第四,"大同学"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思维表现,点拨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围绕文本,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地表达。只有在课堂上,学生真正地投入了,真正做到了"自主合作,倾听交流",高效课堂才算是真正展示了它的魅力。另外,课堂总结时,教师还要从课堂表现方面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奖励,以提高学生的信心。
4.关注学生的课堂语言
高效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搭台学生唱戏,但这个戏怎么唱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这就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课堂提示语言,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聚焦起来。如问题解决课上,全班展讲的时候,可要求学生采用如下语言:"我们是**小组,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小组是这样认为的,请同学们关注课文的第*自然段……结合以上原因,我们组的看法是,请同学们看黑板……""大家对我们的看法是否认同?""还有没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这些课堂语言既很好地引导大家围绕讲解者的思路考虑问题,同时也训练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当然,课堂除了这种公式化的语言外,还需要一些活泼的,有感染力的、带有语文味的学科语言。如学习《烟台的海》时,对描写海的四季不同景色的自然段,学生既可以自主有感情地朗诵,也可以请班上朗读好的同学或"大同学"为大家表演读,还可以要求配乐朗读:"大家一起欣赏课文第---自然段,请**同学为大家感情朗读。"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看是柔弱的水滴,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会把坚硬如铁的石块滴穿。由此,我们获得了人生的启示,让我们一起大声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总而言之,学生丰富的课堂语言是课堂上的调味剂,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当时善于引导,精心培养。
5.关注各小组的平衡稳定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基本形式,虽然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创建小组,但实际上,要发展就会有竞争。而教师也往往喜欢学生在学习方面开展比、赶、超的竞赛活动,这样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好胜心,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目的。然而,问题也会由此产生。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按照差异分组,活泼好动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差,再加上是由学生管理学生,外在的约束力减小,讨论学习这种形式本身就属于比较开放的学习方式,更给了这部分学生可趁之机,组规他们视而不见,想学习的孩子受到影响,组内又管理不了,各项评比上不去,告状之声是在所难免。各项小考,后进生往往拖组内后腿,也常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挤。小组之间的竞争,比分拉不开,竞争不明显,没有效果,比分差距太大,落后的小组往往容易失去信心,缺失战斗力。组内稳定,组际间的平衡,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矛盾。教师应充分重视这种矛盾,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效地保护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如成绩评比,比各组平均分与本组上次成绩的进步情况,比各小组后进生的成绩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情况;组内纪律评比,比各组解决组内问题的态度、方法等等。教师要想方设法将各小组拧成一股绳,使小组内各成员主动、积极地解决组内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推向教师。只有各小组平衡稳定地发展,才能保证学生的合作学习有条不紊。
高效课堂,还学生一片自主的蓝天。当鲜花恣意开放,作为园丁的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心浇灌雨露,铲除杂草,让花儿开得更加鲜艳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