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爱梅
摘 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提升每个中国人内在气质的关键。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笔者鼓励每个人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内在美充分展现出来,将中国的国家气质展现出来,真正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价值理念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147-02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度,漫长的历史进程孕育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在与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在与改善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的社会实践中,聪明的中华先人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和历史沉淀,中华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爱琴海文明、犹太文明等一道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精彩一笔。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挑战和质疑,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经济利益和“非主流”的文化价值取向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顺当前文化价值取向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迫在眉睫。
一、中国传统文化扼要
在中华民族史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充分发挥自身才智,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这种文明是一种科学的精神,一种能焕发民众“精神气”的思想体系,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等等。这个思想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如“仁、义、礼、智”、“执两用中,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思想,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相互交错的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在科技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但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这种经世致用的文化是建立在最原始的“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最朴素真挚的实用文化,其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传统文化是没有时代缺陷,没有意识形态限制的大众文化。对当代人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产生于过去并沉积下来的历史文化,而是一种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生命之流。”[1]因此,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面对改革和现代化新的时期新的阶段,应该做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应该反思,自觉传承和弘扬我们本民族优秀文化,为发展和建设现代新兴文化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困境
英国学者汤因比曾经说过:“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就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的程序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他就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兼爱思想是医治现代这个“病态”社会的良药。他指出,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是现代社会所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是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2]。虽然和汤因比所处的时代不同,但笔者认为,在现实条件下这是十分中肯的。我们需要大众化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每个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进行不懈努力。从汤因比的理论也可以直观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在具体的客观环境之下,传统文化要想大众化,困难重重。
(一)经济利益的驱使使人们将传统文化“抛之脑后”
面对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推进,人们所追求的新的价值观的总体趋势是物质利益,而不是为了将人从“抽象的人”上升为“具体的人”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人的发展层面仅仅局限到了物质生活的一般性追求,包括精神产品也是一样,被当作了索取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这样,人们往往忽视文化对个人品格和内在精神的提升,传统的价值观念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就不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西方文化思想的不断渗透和深入
世界各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近现代西方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更是产生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公平”、“法制”、“民主”等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不仅成为了西方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而且也是西方文明能迅速传遍整个世界的主要原因。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就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最明显的影响。传统封建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近代西方思想的极大冲击下“摇摇欲坠”,先学技术后学制度,又对西方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和通信工具进行改进,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但反过来,这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不能得到推广和普及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世界逐渐将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融入到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以及人们的具体生活方式之中。这一点,在我国十分明显,节日的变化就很准确地诠释了文化的“真谛”。我国的文化是各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最大特色。这也就是西方文化能在中国“火热”的重要原因。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是各个国家都倡导的文化理念,但要有个“一”做主导,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个“一”。我们不排斥文化多元,也不阻止价值多元,但要尊重各国文化的主导元素。只要认识到这点,传统文化大众化就是大有希望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新径
近年来随着学者们的不断呼吁,“国学热”逐渐兴盛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也正在慢慢地走上讲台,走进社会。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应该注重“知行合一”。现在应该意识到一点,随着公民主人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参与社会管理、建设的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如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才是我们的重心所在。因此,在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的情况下,文化这个“软实力”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使之大众化是顺应时代要求,加快我国成为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第一,加深理论研究,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将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沉淀和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摒弃糟粕,是研究传统文化的首要任务。
对于理论研究,我们特别注重理论的“神”与“形”。文化的“神”是文化的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神”的载体。“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3]。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形”的保存和研究,如对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以及优良的民间习俗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发掘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灵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及时反映和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观念和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愚昧、腐朽、落后的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化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毫不犹豫地弘扬下去,让其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第二,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性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有效的媒介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宣传出去,使我们的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学校这个“天然”的环境。在此,笔者认为,应将我国传统文化独立于语文和历史课程,培养更广泛的中坚知识阶层,让每个学习传统文化的人真正“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3]这样,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才是真正的大众化。另一方面,要真正利用好网络、影视和电视媒体等现代媒介,向大众、全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欣慰的是,我国现代的古典影视剧正在竭尽全力还原历史事实,融合文学艺术,重现古代经典,并且逐渐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和观光旅游之中,重新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崇拜,从而将真实的中国慢慢地推向世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这种宣传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继续开发更为强大的传播媒介,这样我们传统文化大众化之路就变得十分容易。
相信“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3]用不了很久,中华文化在扬弃了愚昧和腐朽,在吸收了西方新文化、新思想、新思维,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明之后,将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焕发出璀璨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3]王颖.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J].艺术文化交流,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