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殿辉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对调结构、转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路径。按照这一要求,联系县情实际,延寿县将坚持把壮产业作为调结构的有力支撑,按照全市“8315”产业强县工程战略部署,切实把独特的资源、生态、政策、域名和文化优势整合到特色产业发展上来,突出建设特色产业新生力量的基本定位,深入实施兴产富县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名城,着力培育壮大食品、麻纺、医药、建材、旅游、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努力在产业兴县、产业富县、产业强县的特色发展之路上迈出新步伐。
一、解放思想,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回顾过去延寿发展产业的经验做法,基本上走的是集中力量发展骨干企业,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路子。这是一条符合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成功之路,取得了巨大成绩。实施兴产富县战略、打造特色产业名城,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对这些成功做法的继承和延续,又是对它的突破和发展,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型跨越为目标,园区建设为载体,项目建设为支撑,招商引资为动力,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深入实施龙头企业集群工程、产业项目建设工程、特色品牌打造工程、产业基地扩面工程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质工程,突出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推动产业经济由单一向多元、分散向集中、低端向高端转变,力争用五年时间把延寿打造成为绿色食品名城、亚麻纺织名城、养生旅游名城。一是目标不同。如果说以往的做法主要侧重工业企业和重点产品点的突破,加快工业生产的发展,那么这次则侧重构筑延寿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的总体框架,加速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二是任务不同。如果说以往的做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温饱和使人民生活水平整体达到小康,那么这次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是方法不同。过去主要依靠的是计划的办法、行政的手段,这次则更加注重运用市场的办法、经济的手段。四是作用不同。过去主要是抓企业、抓产品,突出的是百舸争流,现在主要是抓全产业链培育,侧重的是联合舰队,不仅将快速膨胀产业规模,而且将全面提升特色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兴产富县战略、打造特色产业名城是延寿发展思路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二、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发展方向
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关键是发展特色经济,有特色才能有竞争力,形成特色优势才能最终拥有发展优势。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把各种优势集中整合到产业发展上,变分散的优势为集群优势,整合放大优势,形成后发优势。延寿县立足自身的政策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基础优势和域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县域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参与资源优化配置,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一是从发挥优势的需要出发,明确错位发展方向。延寿县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商品粮基地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一类革命老区县,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政策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要立足产业起步晚、规模小、竞争力弱的实际,整合这些优势形成发展优势,打好绿色家园、养生文化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出一条错位发展、后发崛起之路。二是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出发,合理整合利用资源。放眼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全局,加强与发达地区的“接轨”和“融合”,积极融入全市“8315”产业强县工程,确立延寿整体经济乃至每个产业的发展定位,区别各个产业、各个企业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融合方式,将不具备龙头条件的企业向有竞争优势、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和地区靠拢,在整合资源中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对于有潜力、有实力争当龙头的产业,打破地区界限,全力引进资金和项目,着力做大做强。三是从产业政策的要求出发,确定产业发展重点。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重点发展食品、麻纺、医药、建材、旅游、装备制造等鼓励类产业,突出工业园区的平台作用,加快构建食品产业园“一园突出”,麻纺、医药、建材产业园“三园并进”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进而在谋划产业整体布局阶段,就为争取国家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奠定坚实基础。
三、科学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延寿县将围绕打造“特色产业名城”目标,突出项目建设支撑作用,深入实施“兴产富县”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新格局。到2016年,特色产业实现利税4.4亿元,促农增收10亿元。建设肉鸡产业链,规划实施延大牧业扩产升级、肉鸡养殖小区建设等重点项目70个,总投资8.5亿元。到2016年,形成孵化、饲养、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实现销售收入9.3亿元,利税1.3亿元,促农增收1.2亿元。建设大豆产业链,规划实施永和豆浆、香其酱业等重点项目80个,总投资12亿元以上。到2016年,年产豆浆粉4万吨、豆酱制品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2亿元,利税6100万元,促农增收2.4亿元。建设稻米产业链,规划实施有机保鲜米饭等重点项目350个,总投资47亿元以上。到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利税5160万元,促农增收4.13亿元。建设粗粮产业链,规划实施重点项目115个,总投资10.3亿元,积极发展绿色煎饼、粘豆包、荞麦冷面、玉米面条等特色食品加工项目,年加工水磨等粗粮食品1万吨、有机保鲜煎饼1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400万元,促农增收4000万元,打造知名粗粮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果菜产业链,规划实施饮料加工、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300个,总投资19.2亿元。到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促农增收1500万元。建设食用菌产业,规划实施基地建设、协会发展等重点项目85个,总投资3亿元。到2016年,生产规模达到1亿袋、鲜菌汤600吨,建成年加工1000吨成品(干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促农增收3000万元。建设麻纺产业链,规划实施继嘉织布、鑫莹纺织、兴安麻业技改升级等重点项目66个,总投资25亿元,到2016年,亚麻纺织企业发展到30户,湿纺能力增加到5万锭,实现产值10亿元。建设医药产业链,规划实施项目60个,总投资9.3亿元,积极引进医药行业领先龙头企业,推进中成药、生物制剂等产品研发,到2016年,医药产业实现产值5亿元,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到2万亩。建设建材产业链,规划实施万得凯页岩开发、矿泉水开发、大理石加工等重点项目75个,总投资14.6亿元,到2016年,实现产值5亿元。建设旅游产业链,规划实施长寿山景区、农家乐、长寿村旅游名镇等重点项目79个,总投资20亿元。到2016年,实现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亿元。建设装备制造产业链,规划实施新风电站技改升级等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15.5亿元,到2016年实现产值6亿元。
四、重点突破,明确产业发展模式
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明确产业发展路径的前提,是加速整合资源要素的关键,在产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和前提性位置。我县致力发展的食品、麻纺、旅游、建材、医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根植于延寿特有的资源禀赋、特殊政策、文化底蕴和宽松环境,资源加工型、科技创新型和劳动密集型特点明显。因此,必须立足这一实际特点,从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进而攻克瓶颈制约、实现破题突破。对于麻纺产业、医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要从市场和基地“两头”在外的实际情况出发,坚定不移走龙头带动型发展模式,在做大做强继嘉纺织、志德纺织、兴安麻业、蒲公英药业、新风电站等现有龙头企业的基础,积极引进配套加工企业,发展基地和协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对于食品产业和建材产业,目前不论是基地、协会、品牌,还是龙头企业、市场网络都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特别是大豆产业链、肉鸡产业链、稻米产业链等已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巩固扩大这一成果,要更加致力于综合发展型模式,走好基地带动、龙头拉动、协会推动、品牌牵动之路,实现多元发展。对于旅游产业,与其他生产加工型产业发展具有自身独有的规律和特点,延寿旅游产业虽然具有很好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以及养生文化内涵和独有域名优势,但仍处于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提升,在提升中发展的思路,坚定不移致力扩大招商引资、整合各类资金,着力加强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不断提升内在实力。同时,要通过举办养生文化论坛、媒体宣传等方式,叫响“绿色家园、养生延寿”旅游品牌,不断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带动旅游产业创新发展。
五、把握关键,拓展产业发展路径
实施兴产富县战略,打造特色产业名城,必须按照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抓住基地建设、企业培育、品牌打造等关键环节,整合资源,强力推进,才能通过各个环节的整体提升带动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的提升。一是壮基地。基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未来五年,我县将紧紧围绕既定的重点产业,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市场化服务的原则,走扩产能、提质量、增效益的路子,到201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6亿斤,其中有机稻米产量达到7亿斤,标准化肉鸡养殖基地发展到140个以上、年出栏肉鸡6000万只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建成设施蔬菜和特色菜生产基地各5000亩,有机和精品菜基地各1000亩,绿色露地菜和“两瓜”生产基地各1万亩,树莓、蓝莓和山葡萄基地1万亩,地产果基地发展到2万亩。二是强龙头。推进产业化关键靠龙头企业带动。在抓好现有龙头企业扩建改造的同时,强化产业大招商、项目大建设,重点引进一批域外知名产业化企业,带资金、带市场、带品牌到我县投资兴业,新增规模加工企业20户以上,“三认证”企业发展到200个,努力实现产业项目梯次、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形成规模效应,整体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上项目。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支撑。要按照以产业定项目的思路,重点围绕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创新思维,拓宽视角,延伸触角,多层面、多角度搞好项目生成、包装、推介和建设,五年内规划实施产业项目1280个,总投资168.9亿元,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项目支撑体系,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四是打品牌。品牌是产品质量、市场信誉的综合体现。消费信任的是品牌、市场畅销的是品牌、增加效益靠的是品牌。要依托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绿色食品基地县,统筹搞好各产业链的产品包装、策划、注册工作,本着提升品质与广泛宣传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打造绿色有机品牌效应,推出延寿米、延寿果、延寿酱、延寿酒、延寿水、延寿麻、延寿药、延寿豆浆、延寿煎饼、延寿保鲜米饭等一批市场名优品牌,以品牌开拓市场,全面提升延寿产品知名度,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把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产品优势。到2016年,全县“三认证”产品发展到100个以上。五是建协会。要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新型经济组织,在企业、市场、基地与农户间建立有效的利益链接机制,提供投资咨询、技术转让、产权交易、工程设计、资产评估、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外贸代理、市场研究、广告营销等业务服务,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五年内新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200个以上,累计达400个以上。
六、创优环境,服务产业加快发展
创优产业发展环境是提升吸引力,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招商引资牵动。强化产业大招商、项目大建设的理念,完善政策支持和激励引导机制,加强与域外知名企业合作,推进现有企业嫁接改造,引进先进理念和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产业招商和项目建设层次,促进资源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转化增值,把资源和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到2016年,全县招商引资项目达到750个以上,引进资金120亿元以上,其中引进超亿元项目20个以上,引进超千万元项目150个以上。二是园区平台促动。依托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进入全省重点扶持20强园区的机遇,有效发挥项目落地、产业集聚、招商引资的平台效应,全面体现财政增税、企业增效、就业增收的拉动效应,充分彰显政策洼地、投资福地、服务高地的环境效应,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产业集中,构建起食品产业园“一园”突出,医药、麻纺、建材产业园“三园”并进的集群发展格局。到2016年,园区入驻企业达到50户以上,实现产值15亿元、税金1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三是创优环境推动。进一步发挥行政审批职能作用,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大力推行“一站式办公”、“一个窗口对外”的政务运行机制,为投资者提供快捷高效审批服务。严格执行涉企检查备案、项目领办代办、重点项目领导包保制度,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护商的服务环境。调整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敢于当前让利给投资者,争取获得长期更大的收益。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对接平台,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努力营造良好融资环境。加强诚信延寿创建,努力打造重信守诺的诚信环境。四是完善制度驱动。严格执行产业项目全程督办制度,按照年初提出目标、平时定期督查、半年敲钟问响、年末统一考评要求,实行全过程督办,课题式推进,保证各项工作强势开展。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制度,做到凡是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事,能办的马上办,难办的变通办,涉及多个部门的协调办,不能轻易说不行。严格落实产业项目责任制,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战线推进、督办考核工作机制,深入一线抓推进,走进现场促落实,全面落实绩效考核评价和奖惩激励机制,形成协调联动、破题攻坚的工作合力。
作者系中共延寿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