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 刘堂灯
摘 要: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寻求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少数民族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政府及社会各方面要利用其优势,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生活,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的道路。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扶贫政策;民族地区;贫困地区
中图分类号:C9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24-02
在我国,民族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三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民族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7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9%[1] 。帮助经济落后民族地区摆脱困境,这对于减少贫富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拉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缺陷
据了解,我国民族地区,2005年—2010年,贫困人口从2338.4万人减少到103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6.5%下降到7%,比全国同期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快了近5.5个百分点。少数民族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633元增加到2010年的3131元,增幅高于全国重点县和全国的水平[2]。我国为了促进贫困民族地区早日摆脱困境,采取了多种政策,例如中央的“兴边富民”政策、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民族地区政策、扶贫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产业扶贫政策等等。应该说,这些政策产生了不错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从促进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来看,当前的扶贫政策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有:
1.采取“输血式”扶贫
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还是采用加大扶贫基金投入,扩大扶贫范围,提高扶贫补贴标准的手段。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农民扶贫开发纲要2000—2010》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增加为267个,占重点县的45.1%。但是输血式政策的实施却难以真正让该地区脱贫致富,甚至加剧了当地贫困群众的“坐等靠”思想[3]。“输血式”扶贫模式救助的贫困人口一直处在普遍的被动接受状况,生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未得到充分激发和调动,反而养成了一种惰性心理。
2.扶贫方式不佳,返贫率较高,脱贫不彻底
1996年7月,在《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中确定了经济较发达地区帮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协作关系。2001和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两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都再次强调这一政策的贯彻实施,但是这种距离遥远的地区之间的援助方式,只能起到表面的帮扶作用,可以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导致返贫率较高,脱贫不彻底。
3.政策不灵活,没有完全做到因地制宜
扶贫政策不灵活主要表现在执行政策过于刚性,致使民族地区资源浪费,难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难以脱贫致富。21世纪初,扶贫规划采取在县级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全省的扶贫开发规划,统一评估、统一论证、一次批准、分年实施、分期投入解决问题的做法[4]。统一的规划和评估必定造成政策的不灵活,再者规划的起点过高,必然导致扶贫规划不够细致。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辖区有6个镇、10个乡,每个乡的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都有其特殊性。其中白音诺尔镇有丰富的铅锌矿,可以发展矿产业;但是野猪沟就没有这样的资源,它有丰富的林业和畜牧业资源,所以要制定不同的政策来指导经济发展。
二、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难
1.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
我国民族地区占全国面积的63.72%,大多处于偏远地区,远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民族地区总体来说,其国土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封闭、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导致丰富的资源难以被合理开采和利用,出现“无法开发”、“采富弃贫”等不合理现象,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无法得到快速发展。粗放式的经济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人口增长率的居高不下,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加剧,灾害频发,严重危害民族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扶贫开发成果。
另一方面,一些民族地区资源匮乏,但是环境优美,经济发展基本保持原状,增长指数基本为零,经济的发展需要自然资源的供给,生活于高寒荒漠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基本没有什么资源,只能满足自身的温饱问题,难以致富。这样的问题需要如何解决是需要进行深刻思考的。
2.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调整困难
民族地区长期以来都以农牧业生产和资源开采为主要经济增长点,一直以来存在着工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不均衡、产业水平低等一系列经济特征,经济发展不健康。据统计,2008年,四川第二产业仍低于全国超过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于全国超过2个百分点。据统计,贵州和云南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分别占就业人数的73.1%和69.4%,而在广东该比例仅为30%。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很低,但是却占有大量的劳动力,富余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转移较少。民族地区劳动贡献率大,科技贡献率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双重不合理现象[5]。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在民族地区发展二三产业,但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的积重难返、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二三产业,使得产业调整非常困难。
3.人口生产技能弱,人才匮乏
劳动力素质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医疗设施落后,政策执行力度不够,难以做到少生优生。致使婴幼儿致残率、低智商率远远比其他发达地区高,许多地区还存在严重的地方病,这就在根源上给解决人口素质低的问题带来了很大困难。
再者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水平低,人口受教育率低。只从教师素质来看,民族地区现有专任教师中,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合格率为97.3%和87.6%,低于全国的98.62%和95.24%的水平,在一些边缘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合格率更低。教育水平的落后必然导致观念落后和素质低下。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是现在民族地区扶贫面临的巨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