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贵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扬州市科技拔尖人才,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高级讲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从事教师教育三十年,编写或参与编写的专著、教材10部,有几十篇专业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正规刊物公开发表。
【摘要】《学记》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丰碑和骄傲。本文本着忠于原文的原则,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教育的目的功能、学校教育的体系、内容、管理、原则、方法和教师等方面系统探究分析了蕴含其中的教育思想,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用以丰富我们今天的理论,指导我们今天的教改实践。
【关键词】《学记》教育思想;系统探究;教改实践
正如一部《红楼》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文学史的地位,一部《学记》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教育思想史上的特殊地位。两千多年前的一篇1200多字的文章被奉为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的专著,足以表明后人对它的推崇和它的实际价值。《学记》本是先秦儒家经籍《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久已无考,郭沫若先生研究推断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就其内容分析,作者大抵是思孟之儒。它是对先秦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总结和提炼,是教育学的鼻祖和雏形。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教育理论的诞生,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历史上有许多学者对它做过解释和研究。今天我们重读它,发现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思想和《学记》所倡导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科学地对其加以批判性地分析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论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众所周知,教育的价值和地位取决于人们对教育的目的和功能的认识。《学记》特别重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它从三个层面阐释了这个主题。首先,文章开宗明义充分肯定教育的社会功能。作者本着儒家的德治精神,认为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是“化民成俗”,要做到这一点“其必由学乎”。它一再重申“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惟有首先重视教育,才能“化民成俗”,才能使“近者说(悦)服而远者怀之。”作者从教育的阶级性社会性出发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和社会功能。其次,《学记》从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对个体而言,没有教育人就不能成为一个“知道”的完全的真正的社会人。作者用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说明这个道理。“玉不琢,不成器。”他认为人的本性就像玉一样是好的、“善”的,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它的“善”,从而使之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器”。第三,《学记》从教育对教育者自身的作用论述了教育的功能,提出“教学相长”的观点。认为教育不仅有功于社会、有利于个人,而且有益于教育者自身。因为“教然后知困”,“知困”必然要去学,“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样的思想实在比今天“教师是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比喻高明得多。教师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受到教育、得到升华。这三个层面的教育目的和功能为几千年的中外教育的历史所验证。
2、论学校教育制度和管理
在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之后,《学记》紧接着不惜笔墨详细论述了学校教育制度的有关问题,包括学制、教育内容和管理等。
(1)学校制度。《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古之教者”就是讲古代的教育制度。“家”我们理解就是家庭、家族。“家有塾”就是说家庭家族里有私塾(古代私人教育的一种形式)。“党”是五百家的行政区划,“术”是一万二千五百家的行政区划。“国”就是国家。“庠、序、学”都是学校的名称。这里作者描述了古代的学校教育体系:一是私学,一是官学。私学有“塾”;官学有地方官学“庠、序”,有中央官学“学”。由此可见我国战国以前就有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和体系。(有人置疑,说这只是作者理想中的蓝图,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有籍可案,夏商时就有地方官学。《孟子》说:“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到了西周,学校就分为私学和官学,官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王制》日:“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关于西周的大学钟鼎文中有大量的记载,或叫“辟雍”,或叫“射庐”,或叫“大池”。《诗经》的“思齐”、“灵台”等诗歌的描述也是很好的佐证。总而言之,《学记》完整而准确地记载分析了先秦的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内容及程序。《学记》在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和学校教育制度之后,对1-9年的教学内容和程序作了详尽的阐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视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作者把学校教育定位为九年,分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而贯穿两个阶段全过程的教育内容一是智育,一是德育。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内容在九年的教育过程中有一个渐进的程序。就智育而言,首先能“离经”断句,读懂它,然后是敬重喜爱自己的学业(兴趣),而且要由博习发展到论学,能对所学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知识学习上的“小成”。这还不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是“大成”。强调学与思、博与约的辨证统一。德育的内容也有一个先后顺序。它认为一个人道德养成的过程必然是从“辨志”开始,从“辨志”到“乐群”再发展到“亲师”与“取友”。最终养成“强立而不返”的精神和毅力,以便能达到“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的“大成”之境界。这和儒家重视立志和修身的思想是一致的。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是年级教学理论的雏形。
(3)学校管理。《学记》非常重视学校的管理,包括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政府规定:“比年入学,中年考校。”入学之际,首先要“皮弁祭菜”,穿上新衣,备办祭菜,举行庄严的祭祀活动(开学典礼)以示尊师敬道。同时“宵雅肆三,官其始。”用《诗经*小雅》中的三首诗进行学习目的、学习理想教育。开学以后要按鼓声上课,用“夏楚二物”(教杖)“收其威”,以维护严肃的教学纪律和秩序。此外还有一套完整的视学督导制度。政府规定每两年派人对学校视查一次。但“未卜稀不视学”(不到夏祭以后不去视学),以便学生“游其志也”(按自己的志趣从容地学习),所以一般在秋学期视学。每次视学又各有侧重,视学的内容就是我们前面陈述的教育内容“一年视离经辨志,……强立而不返”。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要做到“时观而弗语”以便学生“存其心”(自己用心思考)。“幼者听而弗问”,以保证“学不躐等。”作者从很多方面论述了古代学校管理的“大伦”以保证“官先事,士先志。”
3、论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学记》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学记》最杰出的贡献是它的教学论思想,尤其是它所总结制定的一整套教学原则和方法。条分缕析,主要内容有以下一些:
(1)臧息相辅的原则,也就是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学记》日:“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就是说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定要有正课,课后休息时一定要有课外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因为课外“不学操缦(操练杂曲)”,课内就“不能安弦(弹正规的琴瑟)”;课外“不学博依(歌咏)”,课内就“不能安诗”。这是比喻,意思是说如果不加强课外的自学和练习,就学不好正课。只有“臧息相辅”才能达到“离师辅而不返”的境界。真是了不起,先人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我们今天颇以为时尚的第二课堂的教育思想。
(2)未发先豫(预习)的原则。教育工作不外是主动地培养学生好的品质和被动地制止学生坏的言行。《学记》认为与其事后去制止坏的言行,不如主动积极地采取措施,预防坏的品质的发生和形成,主张“禁于未发”,因为“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如果事情发生后再去禁止,根深蒂固的坏品质就会抵触抗拒而难以消除。我们不难体味这其中的辩证道理。可惜我们今天有许多教育工作者也没能很好地理解和做到这一点。
(3)及时施教的原则。《学记》认识到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因此提出及时施教的原则。“当其可谓时。”也就是孟子所说“时雨之化”之“时”。意思说教育必须及时进行,施之过早或施之过迟,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会“勤苦而难成”。《学记》的这种思想和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日本教育家藤永·保的“关键期”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早过两千年,实在是难能可贵。
(4)循序渐进的原则。《学记》在肯定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同时,还肯定教学内容的顺序性。所以强调“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什么是“孙”?“不凌节而施之谓孙”。就是说不超越节律顺序进行教育叫“孙”,就是循序渐进的意思。毛礼锐先生说:“如果说上面所说的‘时的原则,是解决进行教学的时机问题,那么‘孙的原则,就是解决教材排列的顺序和进度问题。”我们认为也应包括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这和我们新课改的精神是相通的。
(5)相观而摩的原则。《学记》很重视学生群体的作用,主张要充分利用同学之间、朋友之问相互影响来促进学习。它称之为“摩”,即“相观而善”。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如前所述,《学记》把“乐群、亲师、取友”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这里又突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学习。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择其善者而从之”以便“以友辅仁”。否则:“独学而无友”就只能“孤陋而寡闻”。可见这是儒家一贯的教学原则。然而又补充说明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获得“相观而善”的好处的。和孔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思想一致的,《学记》也强调“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如果结交的都是些酒肉朋友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将“逆其师”、“废其学”。
(6)启发性原则。这是《学记》中最重要的纲领性原则。《学记》认为优秀的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它称为“喻”。“喻”的原则要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而不牵制,鼓励督促而不压抑逼迫,启发而不把一切告诉对方使之一下子明达。就象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才叫善于启发诱导。这里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辩证的智慧。一个好教师应善于启发,把握好“火候”,恰到好处。
(7)长善救失的原则。《学记》认识到每一个学习者都有其长有其不足,我们教育者就是要使其扬长避短,有个性地得到最好的发展。它举例说:“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有的人贪多,有的狭隘寡闻,有的轻率,有的是喂难而止,其原因是“心之莫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师首先是“长善”,其次才是“救失”,联系前面还有一个“禁于未发”,可以看出其中包含了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以上是《学记》提出的七个教育原则,下面再分析一下它所提出的教育方法。说到方法,我们认为作者是把它和原则结合着论述的。原则既是规律的表现,又是方法的依据。比如在阐述“臧息相辅”的原则时,作者讲不怎么样就不能怎样、怎样了就会怎样。这本身就是在论述方法。所以讲原则的同时已经讲了方法,是结合着论述的。总的说《学记》重视启发诱导、潜移默化,反对外铄注入、急于求成。这里主要分析以下三点:
(1)问答法。《学记》要求学生善于问,教师要善于答。“善问者如攻坚木”。由容易的问题问起,随着容易问题的一个个解决,难题就自然会“相说(脱)以解”。而“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学生问的问题小,教师就不要自炫博学,小题大做;如果学生问的问题大,教师也不可以敷衍了事,而要认真全面深刻地解答。反过来教师也要善于问,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回答。
(2)讲解法。《学记》很重视讲解法的运用。当学生“力不能问”的时候,教师必须“语之”。如何“语”?这是个方法问题,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表达,要求教师“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也就是说教师的语言要简约明了,讲解要详细而精辟,少用比喻而意思清楚。
以上两种方法与它所提倡的启发式原则是一致的。
(3)练习实践法。《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它以“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为例,说明耳濡目染、反复练习的重要,强调练习法的重要。这和它的“臧息相辅”、“相观而摩”等原则是一致的。
4、论教师
如前所说《学记》特别强调尊师敬教,所以作者专门安排一部份篇章论述教师的问题。
首先,《学记》论述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和荀子一样将教师与君亲并列。它认为没有教师,社会的人伦纲常就会大乱。管理人民需要教育人民,能够教育人民才能管理人民,所以“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为了进一步说明,作者举了“三王四代”唯师为大的例子。
其次,阐述了教师的条件和标准。教师既然如此重要,所以“择师不可不慎”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教师,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渊博的知识,“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二是要有专业的技能和本领,掌握有关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这在前面已有阐释,这里从而略之。
最后,进一步强调要尊师。既然教师的地位很高、作用很大、要求很严,那么必须真正的尊重教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它不仅要普通人尊敬教师,就是天子国王也要如此。它以“三王之祭川,先河而后海”为例,说明尊师是务本,这是一切的本源。人们要象对待天地君亲、对待图腾一样对待教师。不知今天的人们怎样评价这过高的、偏激的、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了“建国君民”、“化民成俗”,与开头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学记》系统而简约、通俗而精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代的学校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其中不少已达到了规律性的认识,特别是它的教学理论,长期指导着后人的教育实践。直到今天也不失其耀眼的光辉。当然它产生于两千多年前,论述的又主要是贵族教育,难免有他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我们无须苛求于古人。我们要做的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方法,批评性地继承、挖掘其有价值的东西,以便丰富我们今天的理论,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