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野牡丹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2013-06-02 10:49叶颖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5期
关键词:黄酮类乙酸乙酯羟基

叶颖霞

多花野牡丹主要含有黄酮、鞣质和酚酸类等物质, 其黄酮类成分为发挥抑菌活性的主要药效成分[1,2]。本论文主要对多花野牡丹的黄酮类成分进行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多花野牡丹资源提供实验基础。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EL303 电子天平;HH-6恒温水浴锅;UV110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WFH-203B 紫外灯;玻璃板;RE-3000D 旋转蒸发仪。试药 多花野牡丹植株;硅胶G、HF254;羧甲基纤维素钠;甲醇;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多花野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取多花野牡丹叶片粗粉1 kg用95%乙醇于80℃水浴提取3次, 1 h/次, 滤过,收集滤液后减压回收乙醇, 得墨绿色浸膏, 取适量浸膏溶于150 ml蒸馏水中, 用石油醚脱脂, 取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蒸干, 残渣加乙酸乙酯溶解, 即得多花野牡丹黄酮提取液(供试品溶液1)。

2.2 薄层色谱分离提纯黄酮类化合物 取多花野牡丹黄酮提取液, 以相应试剂为阴性溶液, 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8:3:2)为展开剂, 展开, 取出,晾干, 置紫外灯(254 nm)下检视。结果表明, 供试品色谱中出现五条荧光带, 记录黄绿色的荧光带(Rf=0.19), 其余为蓝色荧光;阴性对照品色谱中无荧光。刮取黄绿色荧光带下的硅胶, 以乙酸乙酯洗脱, 收集洗脱液, 蒸干, 残渣加乙酸乙酯溶解, 得供试品溶液2;刮取阴性对照品色谱中Rf=0.19处同等质量的硅胶, 同法制备阴性溶液2。

2.3 多花野牡丹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紫外光谱分析 取供试品溶液2和阴性溶液2若干份, 分别加入甲醇钠溶液、醋酸钠、醋酸钠/硼酸、三氯化铝溶液、三氯化铝/盐酸等试剂, 扫描并记录加入诊断试剂前后供试品溶液2的光谱图(200~500 nm), 结果见表1, 图1~3。

表1 多花野牡丹黄酮类化合物紫外光谱变化结果

如图1所示, 甲醇光谱中带I在358~385 nm范围内, 属于黄酮醇类化合物。甲醇钠光谱在320 nm左右处有吸收, 示含有7-OH;比较甲醇光谱与甲醇钠光谱, 带I红移32 nm,且吸收带I不随时间而衰退, 推断该黄酮物质含有3-OH, 且无3、4'-二羟基、3, 3, 4'-三羟基或5, 6, 7三羟基-或5, 7, 8-三羟基或3', 4', 5'-三羟基。

由图1和图2可知, 比较甲醇与醋酸钠光谱, 带II红移6 nm, 示含有7-OH, 且醋酸钠光谱不随时间延长而衰退, 故不含5, 6, 7-三羟基或5, 7, 8-三羟基或3', 4', 5'-三羟基等对醋酸钠敏感基团;比较甲醇与醋酸钠/硼酸光谱, 带I、II均无红移, 故A、B环不存在邻二酚羟基。

由图3可知, 比较三氯化铝与三氯化铝/盐酸光谱, 光谱相似, 三氯化铝/盐酸光谱中吸收带均无明显紫移, 故A、B环无邻二酚羟基。比较甲醇光谱与三氯化铝/盐酸光谱,带I红移45 nm, 示该黄酮醇含有5-OH。

图1 A-甲醇光谱, B-甲醇钠光谱)

图2 A-醋酸钠光谱, B-醋酸钠/硼酸光谱

图3 (A-三氯化铝光谱, B-三氯化铝/盐酸光谱)

通过紫外光谱对所提纯的多花野牡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检测, 初步确定多花野牡丹含有5, 7-二羟基黄酮醇。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高浓度的乙醇作为多花野牡丹黄酮类成分的提取溶剂。采用低极性的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8:3:2)可使黄酮类成分与其余成分获得良好的分离。

化合物结构的鉴定可结合质谱、氢谱等几种有效的方法相互确定、验证, 虽然紫外光谱的灵敏度较低, 但是对于较纯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初步确定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而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1]姚亮亮, 刘新亚.野牡丹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 22(6):52-55.

[2]苏燕评, 周孙英, 刘剑秋.多花野牡丹的抑菌活性及总黄酮含量测定.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5, 14(1):56-57.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41.

猜你喜欢
黄酮类乙酸乙酯羟基
密蒙花乙酸乙酯萃取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MS-DAIL联合MS-FINDER鉴定中药黄酮类化合物
HPLC法同时测定白梅花中6种黄酮类成分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羟基喜树碱PEG-PHDC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泽漆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机制
12β-羟基藜芦酰棋盘花碱在小鼠体内的代谢
黄芪注射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白细胞减少症作用的代谢组学
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条件的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