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坚
胃溃疡患者临床为反酸、嗳气、疼痛等症状,患者病情反复,不容易治愈,给患者工作及生活带来较大的困扰[1]。研究表明[2],胃溃疡的发生与幽门杆菌(HP)的感染有关,三联疗法是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治疗HP感染的方法。但近年随着三联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HP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胃溃疡临床治疗效果[3]。中医认为胃溃疡属于“胃脘病”,其发生原因与饮食无道、情志跌宕、长期劳累有关[4],为此本文将从中医角度采用自拟的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进行治疗,现对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胃溃疡患者9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2 例,年龄为26 岁~69 岁,平均年龄为(42±1.5)岁,病程为1~23年,平均病程为(11±2.1)年;女性患者38 例,年龄为45~71 岁,平均年龄为(44±1.2)岁,病程为1.5~20年,平均病程为(10±1.9)年。90 例患者中胃溃疡36 例,十二指肠溃疡33 例,混合性溃疡33 例,并排除心脏、肾脏等脏腑的功能衰竭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组治疗方法 常规组的45 例患者给予甲硝唑、奥美拉唑及阿莫西林等常规药物,用量为阿莫西林胶囊0.5 g/次,2次/d;法莫替丁20 mg/次,2 次/d;甲硝唑片0.4 g/次,2 次/d。
1.2.2 加强组治疗方法 加强组的45 例患者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黄芪建中汤的药方包括炙黄芪30 g、炙甘草6 g、白芍药15 g、桂枝10 g、生姜3 片、大枣3 枚、饴糖(溶化)20 g。患者有其他典型症状应酌情加减,如患者有反酸的症状,则应去掉该药方中的饴糖,而加入乌贼骨15 g、煅瓦楞20 g;如果患者出现嗳腐吞酸的现象,应加入黄连6 g、吴茱萸6 g;患者腹胀严重,可以加入厚朴10 g、大腹皮12 g、代赭石15 g;脘腹痛感明显的患者应加入延胡索12 g、徐长卿15 g;如果患者有反胃吐清水的症状,可加入陈皮10 g、半夏15 g、茯苓12 g、党参12 g;出现大便溏泄的患者,需要加入肉豆蔻10 g、炒白术12 g;如果患者的胃溃疡为复合型溃疡,则需要加入白及15 g、丹参15 g[1]。加入500 mL水,煎熬至250 mL,1 剂/d,持续用药1 个月为1 个疗程。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习惯,忌口,禁止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避免影响治疗效果。
1.3 治疗效果评价 对于胃溃疡的治疗效果评价应遵循以下标准:(1)显效:所有症状基本解除,体征恢复正常经过胃镜严查,结果显示溃疡部位消失或者已经形成了瘢痕,原溃疡面没有浮肿、充血的现象;(2)有效:各种症状有较为显著的好转,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部位的面积较少超过70%;(3)无效:各种症状均没有好转,甚至更加严重,胃镜结果显示胃部的溃疡部位面积没有变化[5]。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1 个月的治疗,常规组的45 例患者中,显效患者为22例,占总数的48.89%,有效患者为10 例,占总数的22.22%,总有效率为71.11%;加强组的45 例患者中,显效患者为31 例,占总数的68.89%,有效患者为10 例,占总数的22.22%,总有效率为91.11%。与常规组相比,加强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P=0.000),见表1。
表1 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在复发率方面,经过10 个月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常规组的患者后期复发患者为14 例,复发率为31.11%;加强组的患者后期复发患者为10 例,复发率为22.22%。
胃溃疡是胃部在胃酸、胃蛋白酶及油门螺旋杆菌、自由基的共同作用下,对胃粘膜造成损伤,使之与胃粘膜保护因素出现不平衡引起的[6],因此H2受体阻滞剂与H2受体出现竞争上的失调,导致胃酸的分泌量降低,从而造成了各种症状的发生[7]。中医认为胃溃疡属于“胃脘病”、“痞症”“吞酸”,主要原因为饮食无道、情志跌宕、长期劳累等[8]。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疾病较为著名的药方,其作用机制为寒热兼用,协调阴阳;攻补配合,调和虚实。该药方中的黄芪性甘温,可入肺,益气健脾,升阴调阳;饴糖性甘温,具有补虚止痛的功效,属于该药方中的主要构成。而其他构成药物,如炙甘草具有健脾调胃,对其他药物具有调和作用;白芍药具有补阴的作用,桂枝能够升阳,两味药共同作用于滋阴补阳,阴阳调和,化生气血;生姜味辛,大枣味甘,二者相结合可以起到健脾调胃的作用,调节营气与卫气[9]。本研究结果证明,其对于胃溃疡的效果是十分理想的,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1]王幼,王海霞,李丽萍.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37 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3):7.
[2]白奇连.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50 例[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9):912.
[3]杨洁琼.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48 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2):29-30.
[4]李继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78 例临床效果分析 [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35.
[5]李良文.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2):43-44.
[6]李良文.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2):9.
[7]司爱军.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58 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69.
[8]王跃五.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7):52.
[9]钟耀文.黄芪建中汤临床应用的规律探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