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有胸闷、气喘、咳嗽等,少数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胸痛的现象[1]。据有关调查,支气管哮喘在全球范围内有将近 1 亿的患者,在国内它的发病率也将近 1%。因此,对支气管哮喘的控制、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2]。本文随机选取了某医院在 2009年7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 6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现将具体过程与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在 2009年7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 6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其中观察组男性 17 例,女性 13 例,重度患者 5 例,中度患者 18 例,轻度患者 7 者。患者年龄大致分布在 15~68 岁,平均年龄是 38.7 岁,病程为 1~16年,平均病程为 7.6年;对照组男性 16 例,女性 14 例,重度患者 6 例,中度患者 16 例,轻度患者 8 例。患者年龄大致分布在 17 岁~71 岁,平均年龄为 42.4 岁,病程为 8 个月~17年,平均病程为 7.9年。上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程度以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 60 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GINA治疗,对患者实行布地奈德气雾剂的吸入式治疗,重度患者为每天 800 μg,中度患者为每天 400 μg,轻度患者为每天 200 μg,持续进行 3 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罗红霉素,2 次/d,每 150 mg/次,同样是进行 3 个月的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具体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3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 (1)治愈:患者在治疗之后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完全消除,且肺部功能恢复正常,可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活动;(2)好转:患者在治疗之后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已基本上消除,但偶尔可能出现咳嗽以及轻微胸闷等现象,但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无太大影响;(3)无效: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之后其病症仍未得到改善,甚至部分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好转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比较分析见表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据相关调查,在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各种炎症细胞或细胞因子里,EOS是造成人体肺功能紊乱与组织损伤最主要的效应细胞。如今大量实验和临床数据都表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拥有与抗感染作用不同的组织修复与免疫调节功能,而且它对EOS的激活和增多有很好的调控作用,能减少哮喘状态下炎症细胞的浸润。布地奈德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药品,它的亲脂性能非常突出,能和呼吸道粘膜里的脂肪酸融合成为不具备活性因素的布地奈德脂肪酸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可有效地抑制上皮细胞增生、损伤以及炎性细胞外渗,减缓气道炎症反应,因此,可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物[3]。单独运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其临床见效比较慢且效力持续时间也不长,对病症的治愈能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再加上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接受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时,经常会产生口腔咽喉部的念珠菌感染的情况,从而会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罗红霉素是较常见的临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具有抑菌消炎、半衰期较长的突出特点。据相关报道,正是因为罗红霉素具有抑制细胞因子的扩散功能,减弱了哮喘患者气道炎性细胞的浸润现象[4-6]。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分析比较(n)
本文中对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中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能有效地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凤宇,王艳蕾,李淑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30 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8):1173-1174.
[2]葛敏.支气管哮喘治疗进展[J].工企医刊,2012,25(4):51-52.
[3]王栋,王苏,翟诚顺.布地奈德联合呋塞米氧驱动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06-107.
[4]赵超英.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廖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0):137.
[5]颜雪琴,吴立琴,林洁,等.罗红霉素与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联用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2):184-187.
[6]徐晓荣,亓玉心,任丽.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 86 例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1,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