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双轨训练旗舰计划”发展现况与实施效果

2013-05-30 07:44陈玟晔
职教论坛 2013年10期
关键词:劳工计划职业

陈玟晔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学校与职业训练机构等两大技术培训体系,在过去五十多年来,均扮演着培育技术性人才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为培育产业需求技术人力并提升专业水平,结合实务导向技术发展,同时兼顾经济弱势与学习弱势学生之升学与就业机会,2003年“劳工委员会”、“教育部”与德国经济办事处合作将德国双元制引入台湾技职教育,并推动试办“台德菁英计划”,通过学校与产业间规划双轨并加入弹性课程与培训机制,减少学与用的落差,提升青少年就业机会,并有效满足产业人力需求。本文就台湾地区“双轨训练旗舰计划”演进历程与发展现况进行归纳,并进一步分析其实施效果,以了解计划对技职教育的影响。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介绍

双元制起源于欧洲同业公会的结构化的学徒制,德国自十三世纪起,以师徒培训方式发展手工业。直到十九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培训方式已无法满足劳动力的需求,开始以学校专门教育机构整合职业培训,德国教育委员会进而在1948年首次提出企业与学校共同培训概念的双元制;1969年德国政府更将双元制培训制度法制化列入《职业教育法》。德国双元制学徒训练兼具学校教育与工作岗位训练的特点,在学校1-2天学习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同时3至4天在企业进行实务技能学习,有效结合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德国双元制主要由政府部分管理,企业与教育主管机关共同负担责任,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合作培训产业基层技术人力,待由企业支付训练费用与实习津贴,学徒训练期满通过考试后,获得专业资格认证,继续在就业市场工作。根据统计显示,德国16至23岁青少年约有60%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训练[1][2][3][4]。

二、台湾地区“双轨训练旗舰计划”介绍

(一)发展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原本以就业为教育目标,1990年代后期升格改制资格大量放宽之际,技职校院不断地升格改制,考试录取率不断提升,再者升学主义挂帅,升学成为高级职校毕业生的主要选择,这使得进入工作职场的高级职校毕业生低于2成,进而使台湾地区基础人力断层恶化,以致造成基础人力的极度欠缺。

“经建会”推估2009至2015年,台湾基层产业具有约37.5万的人才需求,但仅有4万名人力供给,平均人力缺口约为33.5万人(如表1)。故近年来,“教育部”与“劳工委员会”积极推动相关校企合作方案,试图在学生就业与产业需求间取得一个平衡点。让学生除在校学习专业知识课程外,一边可在企业中学习实务技能,以期满足产业人才缺乏与照顾家庭经济弱势学生升学、就业及考证等需求。

表1 台湾地区劳动力供需状况[5]

(二)演进历程

2003年“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为促进青少年就业及培养契合企业需求的优质专业技术人力,与“教育部”、德国经济办事处合作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训练模式,创办“台德菁英计划”,并由“职业训练局”统筹管理。2003年试办之初以二年制专科工商管理、信息管理、饭店管理及信息电子/微科技等4个职类为主,参训学生371名;此外,考虑训练生的成熟度及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情形,2005年学制也从二专向上扩展至二技,向下延伸至高级职校,2008年增设四技学制,并扩大招生与培训职类,使该计划拥有更完善的技职教育训练体系,以增加其效能[6][7]。

由于台湾地区文化与产业属性与德国的差异性,经检讨施行成效,为契合产业特性、专业及社会环境需求,2009年“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基于德国双元制借鉴与台德菁英计划办训经验,以本土化、菁英化、普及化及弹性化为主轴,并辅以质的提升(监控训练质量)与量的扩充(拓展合作单位),进行计划再造更名为“双轨训练旗舰计划”。2012年起交由各区职业训练中心办理各项业务,以期深耕区域产业,发展地域特色[8]。

(三)组织架构

“双轨训练旗舰计划”由“职业训练局”统筹管理,并分区办理计划业务,共分为北区、桃园、中区、台南与南区等五大职业训练中心,“教育部”则负责审核招生名额与认定学历资格,计划连接技职校院、产业界与学生;此外,委请产业工会、协会与企业共同订定职能检定标准,以提高办训质量。计划执行通过学校、产业与学生三方共同执行其权利义务(见计划组织架构与权利义务参阅图1[9])。

图1 计划组织架构图

(四)计划内涵

1.主要目的。“双轨训练旗舰计划”兼具宏观理想的应然面与务实的实然面,引用德国双元职业训练制度概念,理论与实务双管齐下,以产业界的工作岗位训练与学校的学科教育同步进行,双轨合流,学生经由做中学,学中做,摒弃过去教科书的窠臼知识,改弦易辙为培养学生就业技能为出发点,以培养业界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其计划所推动的最主要目的如下:

(1)对学生而言:增加青少年学习力,提高职场适应力并扶助家庭经济弱势家庭的学生升学与就业。

(2)对产业界而言:消弭劳工供给与业界需求间的条件落差,提供产业技术人才需求及稳定产业人力。

(3)对学校而言:发展技专校院系科本位课程及学校特色,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应对地域产业需求与发展。

图2 计划实施概念与目标图

2.培训职类。本计划训练职类主要分为工业类、管理类及服务类3大类群,除参考德国工商总会提供的双轨制训练职类,并针对台湾地区工商团体、中小企业协会、其他产业公会及技职校院进行调查,共同筛选符合台湾地区产业发展趋势的职类,作为共同推动的职类。如有特殊状况,得由用人单位与学校共同规划后提出职类申请。2013年开放申请职类共计58个,含四技9个职类、二技12个职类、二专32个职类、高级职校5个职类[10]。

3.训练对象与方式。2013年度“职业训练局”放宽培训年龄限制,开放到15岁至29岁以内取得报考资格者,均可参与计划,提升学生参与计划机会比例,而计划分成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学制区分为高级职校、二专、二技与四技等四种学制。

高级职校工作岗位训练为期3年,每周3天工作岗位训练,3天学科教育;二专及二技的工作岗位训练为期2年,每周至少3天工作岗位训练,2天学科教育;四技工作岗位训练为期4年,每周至少3天工作岗位训练,2天进行学科教育;学科教育毕业学分依“教育部”规定办理,工作岗位训练3至6个月进行一次部门或技能轮调,以培养全方位人才。其中如因产业特性须另行规划训练模式者,须项目申请核准后实施[11](详细内容如表2所示)。

三、重点特色

(一)产学合作全面化,落实致用目标

双轨计划除传授学生产业专业的通识知识外,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职场“做中学、学中做”及师徒制的训练模式,灌输学生职场伦理,在学阶段与产业接轨,有效整合政府、学校与企业三方资源,以提升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培育产业适才适用之人才,达成务实致用之目标。

(二)师资教学多元化,强化实务课程

在教学质量方面,双轨计划可达到改善单向学习模式的缺点,传统的教学常受限于教师单向讲解课程而缺少业界实习,藉由此计划的实行,将可真正落实与验证学校学科教育,并在适应产业需求基础下,发展多元化师资与实务性课程。此外,学科教育还加入核心专业认证课程,有助于建构实务导向的系统化模块教材,使产业的职前与在职训练获得最佳成效。

(三)专班课程实务化,顺应产业需求

课程规划除基础专业课程外,配合用人单位需求,共同规划产业需求专业性课程,以结合产业需求,达成“双轨训练旗舰计划”的最终目标。此外,该计划实施可使学校教师与业界互动更密切,可深入了解业界的组织文化、运作流程与训练生工作岗位实际训练情形,了解工作职能需求,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四)产学资源共享化,推动人才养成

本计划实施有利于建立高效率的校企合作模式,产学双方能保证资源互享、教学支持,扩展双方教师教学领域与学生学习效能,形成产学资源共享机制,除可充分培育训练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外,学校资源亦可提供产业职前训练或从业人员回流教育训练,达到资源共享,提升资源分配的经济效益。

(五)弱势方案多元化,促进就业发展

参与计划的学生大部份来自家庭经济弱势学生,而扶助家庭经济弱势学生即为计划宗旨之一,参训学生除可享学费补助外,每个月还可领取企业的生活津贴,降低升学负担与生活经济压力,让升学与就业双轨并进不偏废,获得宽广的职涯经验,成为专业核心人员或储备人才,缩短毕业后与求职间的差距。

(六)工作周志标准化,提升培育绩效

本计划实施有利于人才资源有效利用,经由周志管理系统除可详细记录训练生的工作与学习历程,掌握训练生工作岗位训练成果外,亦提供了未来职能与意向分类的参考,更可落实产业人才资源基础建设的起步,提升培育绩效。

表2 训练方式一览表[11]

(七)产学合作严谨化,减少学生离退

通过主管机关、学校与事业单位严谨的合作,学生除每周定期填报工作周志,主管机关及学校定期与合作事业单位追踪学生实习概况,随时掌握学生问题与解决,将可有效降低学生离退。此外,职训中心每年定期一次评鉴、两次定期访视、不限次数的不定期访视,将可提供计划与训练生立即性回馈与辅导。

(八)实务技能扎实化,高就业竞争力

经由最短二年、最长四年的培训期,搭配3到6个月部门或技能轮调学习,可获得全方位的学习与实务技能训练;此外,毕业同时通过认证者,将可同时拥有三张证书(毕业证书、结训证书与专业职能认证证书)。通过双轨并进模式,可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务,实务应证理论,毕业后同时拥有亮眼的学历、经历,竞争力较普通教育体系更高,根据统计数据分析,该计划工业类毕业生担任公司工程师的比率比高等教育毕业生高[12]。

四、实施效果

(一)深获家长与学生高度肯定,参训人数逐年提升

2003年试办初期,通过学校倡导与企业鼓励员工在职进修,第一年试办实际注册人数达371人,2004年因高等教育录取机会提升,略为影响学生就读意愿,然在2005年“职业训练”局与“教育部”的大力推广,以及台湾地区许多知名大企业纷纷参与计划后,该年度报考人数大幅攀升,实际注册人数也较前一年上升约八成。

有鉴于主管机关严谨的管理与2006年第一届台德菁英毕业生高就业率,计划成效受到社会大众与学生的肯定,参训意愿提高;到了2007年参与人数急速增加,2007年起实际注册人数均高于预计培训人数;2008年增设精密技术职类四技学制,拉长培训年限后,更获得产业界与学生的关注,注册人数增长431人。其中2009年录取人数略受金融海啸冲击,许多弱势家庭无经济能力升学,但仍突破千人,突破预定招训目标1,100人。因招生名额无法符合有意愿参训者与产业人力需求,2011年起“劳委会职训局”提高预算,增加招生名额,但为维持质量水平,不仅提高了合作单位的计划审核标准,且历年办训绩效不佳或违规纪录的用人单位不予核班,而在学生的甄选机制方面亦更加严谨,故虽报名人数远远大于预计招训人数,但仍采不足额录取(请参阅表3)。

表3 预计招训与实际注册人数一览表[10]

(二)计划执行效率高且稳定,合作单位(企业、学校)逐年增加

根据表4历年统计资料可知,合作学校与用人单位参与意愿提高,用人单位部分,产业界对于双轨计划认识与认同趋于正向,且为应对产业人才断层、高人才流动率,并降低重复训练成本,用人单位家数逐年增加,2008年度曾突破100家,而“职训局”为保障质量,提高审核标准,历年有违规或工作轮调不符规定者,不予核定,申请厂商超过200家,最后核定189家。

在合作学校部分,2008年已有30家学校办理,2013年度核定办理学校上升到37家,较2012年增长10家,因目前该计划招生名额不列为学校总量管制名额,且学校有感毕业生就业机会较普通班别高,更多学校有意愿参与计划,提供学生学习平台与机会。

表4 合作单位参与情形[13]

(三)高留任率与就业率,有效解决产业缺工问题

根据“劳委会职训局”就业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自2003年实施台德菁英计划至今日的 “双轨训练旗舰计划”以来,毕业生每年就业率皆达80%以上,且学生留任原单位意愿与比例高,有效解决了学生就学与就业、产业人力需求等问题,达成计划宗旨[13][14]。

以高雄某科技大学毕业动向来谈,2012年微科技(高级技术员)职类22名毕业生,1人转换新公司担任工程师,20人通过原公司考核留任,其中12人转任为工程师一职,就业率高达95%以上[15]。

由于“双轨训练旗舰计划”采取“就学”与“就业”方式并进,通过理论、实务的交叉学习,在工作岗位上学习职场所需知识技能及工作伦理,并辅以与职场技能相符的技职教育,与产业界共同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同时取得学历且面对职场更具就业竞争力(见历年毕业生就业统计参阅表5)。

表5 历年毕业生就业动向追踪[13][14]

五、结语

就学目的之一主要是获得专业知识或技能,以获得一份安定的工作。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早期以培养中、基层技术人才为主,进入21世纪后,因少子化效应、大众化高等教育及升学主义挂帅等冲击,技职教育发展与技术人才培训面临了极大的挑战,唯有技职教育结合职业训练、产业培训,培养职业市场所需的技术人力。

“双轨训练旗舰计划”营造了一个技职学校与产业界合作的良好环境,连结产业界的人力需求与学界的学术资源,强化技职学校师生专业实务能力,缩短学用差距,使其在扎实的训练中,理论与技术专业能力兼备,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也为台湾地区产业界提供完善培育所需关键专业人才的另一个管道。有鉴于“双轨训练旗舰计划”的执行成效良好,历年就业率总平均达85%,希冀相关单位能持续推动,并提供相关教育与培训体系借镜,以培植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有效解决学生升学、就业与产业界人力需求等问题。

注释:

①第一届台德生于2006年毕业。2012年由各区职业训练中心试办,就业率以各区平均计算。

[1]黄政杰,李隆盛.技职教育概论[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11:13-14.

[2]庄淑如.德国的技术人力培育[M].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99:209-214.

[3]谢斐敦.全球化冲击下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之变革[J].比较教育,2008(65):35-62.

[4]HUBERT ERTL.Vocational Training in the German Dual System:Contextual Factors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R].SKOPE Away Day,2011.

[5]“经济建设委员会”.新世纪第二期人力发展计划[R].台北:“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2005.

[6]“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局”.2009年度“双轨训练旗舰计划”招商简报 [EB/OL].http://www.dual.nat.gov.tw,2009-12-10/2010-01-10.

[7]“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局”.“双轨训练旗舰计划-台德菁英计划”再造[J/OL].电子报月刊,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527&ap_id=1520,2009(2)/2008-12-10

[8]陈财能,蔡力强,范佐麟,巫国琳,赖世雄.德国双轨制职业训练考察报告[R].台北:“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局”,2006.

[9]“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局”.训练协调经理训练手册[Z].台北:“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局”,2012.

[10]“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局”.2012“双轨训练旗舰计划”申办说明会会议资料[EB/OL].http://www.dual.nat.gov.tw,2013-01-29/2013-03-05.

[11]“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局”.“双轨训练旗舰计划”作业手册[Z].台北:“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局”,2013.

[12]“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局”.2011年度“双轨训练旗舰计划”招商简报[EB/OL].http://www.dual.nat.gov.tw,2011-01-21/2011-01-21.

[13]“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局”.种子人员训练手册[Z].台北:“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局”,2012.

[14]“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2012年度管制计划“推动职业训练,强化劳工就业技能”查证报告[R].台北:“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2012.

[15]正修科技大学.2011年度“就业学程”暨“双轨计划”执行成果报告[R].高雄:正修科技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劳工计划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暑假计划
我爱的职业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