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2013-05-28 06:43段媛媛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社会认同质量保障体系大学生党员

段媛媛

[摘要]社会认同理论是研究群际行为的重要理论,对于研究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它规制着大学生党员在发展前要培养认知认同,在发展中要培养实践认同,在发展后要培养价值认同,以达到对成为“共产党人”的高度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确保党员质量。奠基于“共产党人”道德自律的党员社会认同对于党员本身、高校、党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认同 大学生党员 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2-0026-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大学生作为青年知识分子,被党和国家寄予了厚望。因此,做好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建构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如何确保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呢?这既是一个关键问题,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大学生学习能力强,独立自信,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同时又缺乏充足的分辨能力,易受西方各种不良思潮和社会上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如何培养并保持大学生对党的高度信任,对“共产党人”的强烈认同,如何让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为光荣的“共产党人”?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人的前途和利益,而且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本文以社会认同理论为视角,对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探析,以求获得一些初步的理性认识。

一、社会认同理论辨析

社会认同理论来自心理学,它是英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亨利·塔吉夫(Henry Tajfel)在研究群际行为中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理论假设是,当个体以特定社会组织成员确定(definite)他们自己的时候,这种由群体定位的自我知觉在社会行为中就会产生心理区辨效应(psychological distinctive effects)。它通过强烈的归属感既界定自己的身份,又关注同类组织的其他群体成员。

关于社会认同,塔吉夫将它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他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认为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它强调我们的身份是由我们所属的群体塑造的,我们所从属的群体对于我们自己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在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激励的情况下都会自发地让自己所属的群体比其他群体更优秀,自觉或不自觉地表达出对群体持续稳定的真正发自内心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会认同理论指出,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是一种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在回答“我是谁”的时候产生的。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个体所属群体的标志性特征的不同而不同。这种标志性特征换言之就是认同感,即一种个体从其所属的群体中获得的社会认同感。当然这种社会认同感对某些人而言有可能并不经常起作用,有可能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出现,又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消失。但它一旦出现,个人的言行就会试图与他所属社会组织的规范尽可能保持绝对一致,并配合相关的情景采取行动。一言以蔽之,社会认同特别强调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发自内心的信任感与归属感,同时强调群体反过来带给个体的满足感与自豪感,个体与群体之间是真正合一而非割裂的紧密关系。

二、党员社会认同之解蔽

党员社会认同是指党员对党发自内心的信任感、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党员身份给自己所带来的满足感与自豪感。它包括认知认同、实践认同和价值认同三个层次。认知认同指的是党员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形成的对党和党员身份的科学认识,以及归属感、自豪感等情感体验,是党员接收外界输入的关于党和党员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党员的行为的过程。认知认同是形成党员社会认同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对于党员立体化的社会认同的形成具有奠基性作用,为党员的后续行为和实践提供必要的准备。

实践认同指的是党员在社会生活中严格按照党员标准来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是党员对党的高度信任感、归属感在实践中的反映,是党员认知认同在实践中的落实与外化。它来自于一种理性的自觉而不是一种权力的强压。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从事实践活动,既解决了党员自身生存和发展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又通过问题的成功解决强化了对党的认同。实践认同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员对于党员身份认知认同的真假、强弱,也是价值认同能否真正建立的指示器。

价值认同指的是党员在经历认知认同、实践认同后对于党员身份及党组织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自豪感和自我实现感的确认,以及在此基础上自我对党员身份和党组织更深刻更坚定的信任与信仰。这是一种奠基于“共产党人”对于党和党员身份道德自律基础上的认同。党员只有真正内化了认知认同、实践认同之后,价值认同才能够形成。也只有真正内化了认知认同、实践认同,价值认同才能与认知认同、实践认同既保持质的一致性,又体现发展性、超越性,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修正、完善认知认同和实践认同。

党员社会认同的三个层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认知认同是实践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基础,只有真正深刻理解了党员身份,在实践中才能按照党员权利与义务的要求去践行,并自觉维护党组织的庄严,才能把有关党和党员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价值观和评价体系中去。实践认同是认知认同和价值认同最直接、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是最能容易让社会成员感知到的,是最能清晰地展现党员身份特征的社会认同。价值认同是党员社会认同三个层次中最具有质的稳定性的部分,也是三者的最高级。它内化于党员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中,是对实践认同的升华。社会认同理论的三个层次同时也作用于党员发展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建构了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保障体系。如果每个大学生党员在发展前、发展中和发展后都能发挥主体意识,在认知、实践、价值三方面做到对成为“共产党人”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严格执行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和义务,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思考,那么党员质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三位一体:全程培养党员的社会认同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就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涵盖多种因素的系统。根据党员发展的时间流程可以把这个系统简单地划分为发展前、发展中和发展后三个时期。发展前指的是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这段时间,也可指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期。发展中指的是预备党员审批大会到转正大会之前,也可指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发展后指的是预备党员转正大会之后,这个时期没有具体的截止时间,对大学生来说是指大学生党员转正后至毕业离校之前的所有时间。在这三个时期中必须“三位一体”、全程培养大学生对党和党员身份、对“共产党人”的社会认同。

(一)发展前重点培养认知认同

发展前是大学生入党的第一关,具有根基性作用,是保持党的庄严性和神圣性的关键时段。而且从大学生入党的低比例也可看出,发展党员必须好中选优,未来党和国家的栋梁主要从现在的大学生党员中产生,因此把好大学生入党第一关至关重要。如何把好这一关呢?重点是把好人党动机关,培养大学生对党及党员的认知认同,让他们真正做到思想入党——“未入党的门,先做党的人”。

大学生尽管通过小学、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历史课等主渠道已经学习了有关党的历史等知识,但是由于年龄、学识的限制,认识并不深刻,容易流于表面,并且很多大学生还是通过父辈、祖辈的个人叙述等非正规渠道来认识党,甚至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因此,高校各级党组织,包括校、院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等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正确和准确展示党的历史和知识,向普通学生和团员讲解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大学生形成对党的正确的客观的认识。通过党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学历史、学党章、学先进党员等专门活动,以此为载体,把所有想入党的大学生都调动起来,发挥群体影响的作用,给予他们积极的认知引导,并从中筛选出入党积极分子作为重点培养考察对象。

对于已经被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大学生,必须在考察期内强化前一阶段已经渐渐树立起来的对党员的认知认同,让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深化“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的认识,从思想深处认同党的历史发展,认同党员身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迫切想要入党、想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热情和激情。通过党内外群众的监督、政治审查,参加院系、学校二级党校学习等一系列考察后,把大学生之前对党员的认知认同强化并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体系和情感体验的一部分。如果在党员社会认同的萌芽阶段能够对其做到正确引导,让思想真正成为行为的先导,筛选出的积极分子就会真正是“根正苗红”,他们对党的社会认同就会深深地在心中扎根,外界纷扰的各种思潮就没有栖息之地,这就把握住了发展党员的入口和源头,也为保证党员质量夯实了坚定的基础。

毋庸讳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全面入侵,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入党动机,如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盲目从众、就业导向等。对抱有这些入党动机的大学生必须通过各种形式、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和疏导他们,让他们最终能够认识到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理想和信念才是入党真正的和最终的动机,激发起他们对党和党员身份的社会认同,这样才能确保他们真正在思想上入党,并在入党后仍然能够保持对党的热情和忠诚。事实上,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实践中也的确是按照理想信念这个标准来贯彻的。据教育部的最新调查显示,将“追求理想信念”作为入党动机的学生比例逐年提高,连续3年排在入党动机的首位。

(二)发展中重点培养实践认同

处于发展中的大学生已是预备党员,已初步成为党组织这个光荣集体中的一员了。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党组织对党员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如何使预备党员深刻感受到党的关怀呢?这就必须在行为上正确规范预备党员。虽然之前对党的认知认同的培养,已使预备党员从心理上高度认同了党组织,但那时毕竟还是在党组织之外。现在跨入党组织后,要充分利用各种便利的更为有效的途径,通过各种党员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对党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让预备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知认同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表露出来,既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约束、规范、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又感觉到党组织带给自己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具体来说:首先,要利用好入党宣誓教育。鲜红的党旗、高高举起的右拳、庄严的誓词、神圣的场面,这一切令多少党员终身难忘,又激励着多少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终生奋斗。这是在经历入党积极分子筛选和考察期后,预备党员面临的第一次最重要的、具有终身意义的事件。参加入党宣誓实践,能激发起预备党员高度的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促使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认同党组织开展的其他实践活动,不仅积极参加而且主动地参与筹划和组织。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认真筹划入党宣誓教育,让每一个预备党员都能铭记终身。其次,可利用党组织的其他实践活动来强化实践认同。处于预备期的预备党员积极性最高,学习主动性也最强。党组织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进行高密度的教育活动。如带领预备党员参观考察革命历史博物馆、党的代表大会会址,祭扫烈士陵园,缅怀烈士们的丰功伟绩等。这些与党的历史相关的实践活动,既让预备党员在坚定认知认同的同时,又树立起向优秀党员学习的实践观,体验、体现实践认同。党组织还可以鼓励、督促大学生主动地从事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来强化对党和党员身份的认同。如开展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活动,定期到社区为居民服务,利用暑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一些特别的实践活动往往令预备党员刻骨铭心,从而更好地巩固、内化、强化对党和党员身份的认知,进一步持续地产生对党和党员身份的亲近感、依赖感和归属感。最后,进行集中而系统的理论学习,把预备党员对党和党员身份的认识升华到理论高度。这可通过聘请专家举办专门面对预备党员的系列专题讲座以及党员自学理论知识等方式进行。预备党员要利用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的时机,深化自己对党和党员身份的深刻理解,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这些理论学习活动能够使预备党员在热烈地参加行为实践的同时又能够有所沉淀,进行理性思考,客观地审视行为实践的效果,更好地指导以后的实践。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要创造一切条件使预备党员在转正期内的实践中真正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通过亲身体验来建立党员身份的实践认同,强化认知认同,并为之后的价值认同提供经验材料奠定基础。

(三)发展后重点培养价值认同

发展后的教育千万不能松懈,否则少数党员就会出现“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因此,在入党积极分子的认知认同、预备党员的实践认同基本确立后,对这个阶段必须进行深化、提炼,把认知认同和实践认同彻底内化为关于党和党员身份真、善、美的肯定,培养大学生对党员身份和党组织更深刻更坚定的信任与信仰的价值认同。大学生成为正式党员后更要时刻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来规范自己,严格按照“共产党人”而不是按照“经济人”来从事实践活动。应促使价值认同经常性地、持续性地发挥作用,避免它的“情境选择性”,即防止价值认同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出现,又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消失,频繁地出现不稳定状态。为此,要做到:首先,要长期地、持续地对大学生进行党性教育,进一步强化其对党员身份、对“共产党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学生从预备党员转正为正式党员后,党组织最担心的就是他们的思想松懈、行为懈怠,因此可继续通过定期的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生活来让新党员真切感受到入党与不入党的重大差别,真正感受到党员身份是具体的、实在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党员感受到党员身份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和荣誉感,从而从心灵深处激起自己对党组织的认可、忠诚和信仰。其次,要在持续的自我实践和党组织的实践中培养价值认同。价值认同给党员带来的满足感必须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这其中既包括个体的实践,又包括党组织的集体实践。在党员个体的实践中,党员通过严格按照党员标准来践履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群众面前树立先锋模范作用,给别人带来帮助的同时,又使自己得到了升华,从而随着实践的持续,价值认同得到持续的强化。从党组织的集体实践来看,在一个由大学生中最优秀成员所组成的精英群体中,许多优秀党员的奋斗事迹最能感动群体的其他党员,使他们亲身强烈地感受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魅力,感受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因而自己不自觉地向最优秀的群体成员靠拢,促使自己也变得更加优秀。这又会“反哺”之前的优秀党员,彼此之间在党组织内形成良性互动。这种良性互动下形成的那种温馨上进的群体氛围会不自觉地在群体成员中培育对党组织的价值认同。当然,党组织中肯定也会存在一些不是很努力的成员,这可通过适当地给他们加任务、压担子,一方面来触动他们,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实践中真正锻炼他们,使他们也能深刻感受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做到以党员身份为荣,以加入党组织为傲。

认知认同、实践认同、价值认同三者不是截然独立的,而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在党员整体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培育三个层次社会认同的问题,只是在不同阶段认同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所区别。但是在党员社会认同的形成过程中,“三位一体”的社会认同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保障体系。

四、党员社会认同在场的意义生产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党员社会认同,确保大学生党员社会认同永远在场,为他们提供坚定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对党员身份的高度认同,使他们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支撑,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地位,能够自觉地在学校的各项活动、工作中扮演主角形象,强化“主体意识”和“主角意识”。而且,在具体的认知认同、实践认同、价值认同中大学生党员树立起先进的形象,并在严格的党内生活和党性锻炼中成长起来,既提高了他们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又反过来更加巩固了他们的精神支撑,从而使大学生党员获得了学习、生活的不竭动力,保证他们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

其次,对于高校本身来说,社会认同的在场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和谐气氛,促进了优良校风的形成。党员并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分散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对于党员身份强烈的自豪感、满足感会随着党员的流动与活动而扩散、渗透、传递给校园中的普通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党员身份的特殊价值和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入党意识,并自觉地按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党组织就会像磁石一样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附、凝聚在党的周围。党内外的大学生共同形成团结、友爱、互助、合作、拼搏的精神,这不仅能使优秀学生更加上进,而且还能推动落后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沉浸在和谐向上的群体氛围中,受到感染和触动,自发地萌生好好学习、积极实践的念头和行动。无疑这对于和谐的校园文化和健康向上校风的积极形成起到无法替代的促进作用。

最后,对于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社会认同的在场保证了一代代党员思想和行为的纯洁性,永葆了党和国家的青春和活力。青年是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生力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结尾处特别寄语青年要接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青年直接决定国家的未来,青年兴则中国兴,青年强则中国强,为此必须把青年中最优秀分子——杰出的大学生吸纳进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前培养他们的认知认同,在发展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认同,在发展后培养他们的价值认同,通过认知认同、实践认同和价值认同的意义生产,三位一体,全程育人,保证党员质量。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业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

(责任编辑:向欣)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质量保障体系大学生党员
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有效实施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
基于大数据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