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黎明
生命教育对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它存在着种种弊端,导致了教育主体性的丧失和知、情、意的割离,把人的生命的丰富性简单化,制约了受教育者的自由和谐发展,这与现存教育的缺失与低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生命教育能够克服现存教育的缺失和异化,是构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关爱人自身发展的一种新教育。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怎样进行生命教育呢?
一、尊重生命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注意学生的个性、年龄和心理特征,针对他们不同的基础和能力,采取分层教学。教学要求不能一制,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学习水平得到提高。让他们在参与时都有成功感,继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我发现有很多同学助跑至跳高架时都停了下来,很多同学都不敢跳,于是我将这类同学分为一组,把竹竿一边放在地上,进行跨越的练习。根据学生能力和身体基本素质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不同层次:优秀生、中等生、学习困难生。按照三种不同层次,确定了不同的高度,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自主选择练习高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练习过程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学习,在完成与自己基础相适合的学习目标的同时逐步向更高的目标努力着。
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现在的学生从小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影响,缺少艰难环境的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娇惯,养成怕苦、怕累的习惯,意志薄弱,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差。在四川大地震中,许多人都是靠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一颗永不放弃的心,才存活下来。而这些又与平时的学校教育和培养密不可分,体育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体育运动项目繁多,不同的运动项目所培养的意志品质不同。如球类运动,这是一种集体合作的项目,能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高度的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勇敢拼搏、不畏强手的意志品质。游泳、单杠、高低杠等项目,田径中的跨栏,撑杆跳等难度大、技术性高、危险性大的运动项目,则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及机智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队列练习,则可以培养学生的目的性、纪律性、坚韧性。由此可见,只要合理地选择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就能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因此,提高生命质量,不仅要有全面强健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我们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所以,我们体育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教学内容和手段,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其身体和心理素质,从容的面对各种危险,提高生命的质量。
三、善待有抵触和不快情绪的学生。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教学是与个性及社会心理现象相联系的情感力量和认知力量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由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所以情感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认知接受性的。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生命课堂”中就需尊重学生的不同生命体现形式,使课堂教学处于师与生的平等的交际环境下,教师根据学生的情绪变化,情感体验方式,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在交往中的依恋需要、尊重需要、理解需要和求德需要,使之保持一种愉悦并满足的心理状态,这对完成教学目标,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有益处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些不快的情绪,有时会带到课堂中来,形成对教师的抵触情绪。此时,教师要学会引导他们进行宣泄,并善待他们表现出来的不敬。或言语疏导,或委婉劝诫,或爱抚安慰,让他们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我们应有充分的耐心和足够的爱来善待那些是我们可能难堪的学生,用善意的眼光去宽容他们,引导他们学会反思,学会豁达,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培养学生自救与互救能力。
生活在自然世界难免会遇到自然灾害。面对灾难,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会避险知识和自救能力的同时,更应该容入集体,利用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通过自救和互救,不但可以培养保护自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更能够让他们如何去尊重别人,尊重生命。
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时,9岁半的林浩与同学一起被压在了汶川县映秀小学的废墟下,为了鼓励哭泣的女同学,他在废墟下给同学唱歌。后来他爬出废墟,但没有离开,又继续返回,将两名同学背了出来。经过7个小时的山路,他们逃出了映秀。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体育运动损伤的处理进行有效的渗透自然灾害的自救。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自护自救的游戏,开展一些安全技能训练,如“人工呼吸”“外伤如何止血”“遇到交通意外如何报警”等,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自护自救的方法,掌握较全面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例如: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开展30人31足跑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的意识。开展集体性的球类比赛,在不断的相互配合中,形成集体主义观念
五、在合作项目中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一般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在室外学生的活动空间就变得非常大,为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创造了良好的空间环境。体育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配合、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球类教学、体操类教学时,非常强调同伴之间的合作交往。球类比赛不是靠一个人打的,只有大家通力配合、团结协作,才能打好比赛。我所任教的班级有一位同学篮球打得特别好,他自以为自己水平高,喜欢一个人表演,不愿意给其他同学配合,一次在和另外一个班级比赛时,另外班级参加比赛的同学普遍没有他们班级同学的篮球技术好。但是,另外一个班级靠集体配合却赢得了比赛。赛后,我告诉他,篮球比赛靠一个人时赢不了比赛的,虽然明星在比赛中能起到重要作用,但要赢球,必须靠集体的配合,篮球比赛不是一个人的比赛。听了我的话后,他感觉很有道理,在以后的比赛中,他就愿意和其他同学配合,并且多次赢得了比赛。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合作交流,学生既学习就技术、战术,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为进一步走向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奠定了基础。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升学率再高,也不如学生的生命重要,生命教育是亟待倡导与实践的理念。体育教学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将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相融合,让生命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得以渗透与实施,一方面拓展了生命教育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开发了体育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