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的孤立主义

2013-05-16 10:30韩清慧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孤立主义美国

韩清慧

摘要:本文试就孤立主义由美国政策的主导沦为美国国内若干思潮之一、它的影响在不断弱化来探析美国外交政策的机制。

关键词:美国 孤立主义 全球主义

1783年,美国建国,华盛顿是美国的第一位总统。他认为:“我们独处一方远离他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我们奉行一条不同的政治路线,我们真正的政策乃是避免同任何别国订立永久的同盟。”这位美国的开国元勋为美国外交政策奠定了孤立主义的基础。然而,1941年12月7日,日本飞机袭击珍珠港,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了质的转变,全球主义逐渐成为主导。现在,我们就从孤立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发展史中,初步地了解一下孤立主义逐渐衰落的过程。

孤立主义是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一种对外政策思潮,在美国外交史著作中与之对立的是国际主义或全球主义,其基本主张是美国应置身与欧洲大陆之外,避免承担海外政治军事事务,减少对外经济援助,集中精力国内事务。

在美国外交史上,孤立主义思潮自建国以来长期占据主导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全球主义开始兴起。1898年,美西战争标志着美国扩张的开始。但此时,孤立主义政策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导。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孤立主义思潮达到顶峰,美国因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合约而未能加入国联,威尔逊的全球主义遭到失败,30年代中期,美国参议院通过一系列中立法案,孤立主义继续发展。

二战期间,法西斯的侵略使美国利益受到损失,二战后期,日本偷袭珍珠港,迫使美国卷入战争,宣告了孤立主义的破产。

长期的政策形成了一种思想,孤立主义并没有随着全球主义成为主导而退幕。20世纪中期,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使得国内问题严重,新孤立主义也乘机兴起。

新孤立主义者认为:法西斯已经被消灭,苏联威胁已经消失,干涉主义已经失去了必要性,美国应集中精力进行国内建设。

但是,孤立主义者的呼声已经无法促成国家政策的改变,全球主义者已经控制或者说主导了美国的外交。从军事上,美国作为北约老大,在世界各地积极充当世界警察角色。从经济上,美国的经济实力首屈一指,美国用经济上的优势作为政治筹码。在政治上,美国则对别国发动人权攻势干涉别国内政。

对于孤立主义的衰落,我们可以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是实力的影响。我们知道,孤立主义的土壤是百业待兴,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还没有力量去干涉别国,孤立于世界事务之外发展自己是当时唯一明智的选择。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跃居世界前列,美国资本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于是,美国开始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如美西战争。“1918年,在差不多一致赞同的情况下,世界领导权已经奉献给美国……但被拒绝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英国霸权依然存在,而美国尚不具备建立霸权体系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处于“四无”的有利国际环境,即无任何国家能够对美国发动全球性军事挑战,无任何国家能在常规军事技术及运用方面与美国匹敌,无任何主要联盟对美国持敌对立场,无任何对美国至关重要的地区被敌对势力所控制。与此同时,主要欧洲国家疲惫不堪,纷纷依附于美国,美国依靠强有力的资金扶持了欧洲站后重建,强大的实力,使美国成了西方龙头老大。

其次,是利益的驱动。美国通过对外扩张获得了广泛的利益。单就91年海湾战争为例,1990年10月,继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纽约商业贸易所的石油价格猛涨至每桶40美元。而据美国商务步报告,此时美国的工业生产连续下降,较1989年同期相比,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仅为1.8%,可通货膨胀率达40%,失业率从同年6月份的5.2%上升到5.9%。如果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势必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有可能加速石油经济危机的到来。海湾战争结束后,纽约商业贸易所的石油价格迅速降至每桶20美元左右,这对于美国这样一个石油消费大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受益无限……俗话说:“成功者是不受谴责的”。民众对政府侵略的不满则为政府所获得的利益所取代。现在美国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他想要转嫁危机,想要把危机影响降到最小,全球主义政策能助其一臂之力。

再次,是科技发展的影响。华盛顿总统的孤立政策有一个条件是“独处一方,远离他国”,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美国的地理优势不再存在。全球主义者们认为自从其他国家同样拥有了核武器及先进的运载工具以来,美国本土就面临遭受核打击的危险,维护安全的需要使得全球主义得以发展。

鉴于以上原因,全球主义已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流。但是,已经有200多年传统的孤立主义也不会立即消失。

首先,民众对政府的政策持冷漠态度,他们已经不再理会政府对外干涉政策,关心的只是自身的利益。当决策层的干涉涉及自身利益或对自身利益构成威胁时,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战浪潮,给孤立主义发展提供一个时机。例如,越南战争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后果,导致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1971年5月,20万游行者涌入华盛顿,设置障碍,包围联邦政府大楼。美国公众舆论已从早期支持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参与的理想主义转变成新孤立主义。这种新孤立思潮厌倦美国自1954年以来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的全球主义或“世界警察”的角色,呼吁减少美国在海外过多的卷入。美国实施的一系列干涉活动,引起人民不满,美国社会孤立主义情绪上升到40年来的最高点。

其次,是民权运动的发展。美国信奉基督教,人民深受其教义的影响,觉得应做“自由的灯塔”,要把人类引向“新的耶路撒冷”,然而,美国一系列战争中的被透视和国内危机,使得民权主义发展起来。一些自由派对美国政府强烈不满,他们在反思、怀疑,是不是自己在帮助别国人民恢复自由的同时,在更大程度上侵犯了别国人民的自由。自从美国人民不再一味相信“解放人类”的说法以来,决策层武装干涉的理由就显得苍白与无力,这也是对全球主义某种程度的抵制。

美国人民向往和平,但是孤立主义者主要集中在美国社会的中下层,很难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目前,美国的对外政策主要还是以全球主义为主,对于决策层来说美国的实力基础、实际利益是全球主义的土壤。

盛极而衰是中国人的辩证法,按照哲学观点,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孤立主义的主导作用已成为历史,按此逻辑全球主义是否也会遭此“厄运”,有人已试着提出此问。从现实看,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都受到挑战。欧盟、日本、中国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的冲击着全球主义。以史为鉴,古罗马曾经辉煌过,大英帝国也曾经辉煌过,美国的辉煌是否也会成为历史,孤立主义是否会有新的发展,这只能由历史来检验了。

猜你喜欢
孤立主义美国
英美孤立主义“每况愈下”
中国和平发展外交战略的实现路径
柏林墙
门罗主义与美国外交转向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浅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永续性
英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