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体意识的有效阅读策略的研究

2013-05-10 10:07■张
天津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忆江南白居易美景

■张 玲

基于文体意识的有效阅读策略的研究

■张 玲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同盛学校语文教师

●站在学生的立场,虽说是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但却能使小学班主任达到专业化的目的。

●教师有时是需要给孩子“偏爱”的,因为正确运用了“偏爱”,孩子们会更加深刻地体味教师对他们的苦心、对他们的爱心,孩子们会更加快乐地成长。

●当上教师,别无所求,只想做学生心中喜欢的老师,上学生真心喜欢的课。

●孩子需要丰富的是大脑,需要润泽的是心灵。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灵,那一切也是徒然。

从最初看她投来的简历,就喜欢上了这个清丽、活泼、多才多艺的女孩子——张玲。作为南开大学硕士却选择当一名小学教师的她,真的能成为教育岗位上的一名佼佼者吗?事实证明,她做到了。走进她的课堂、她的班,细心地观察和体味,就会发现她确实有“料”。首先,是她言谈举止自然流露的“料”——自信与亲和。许是因为有过当主持人和演讲的经验,站在讲台上的她声音甜美,语言丰富,态度可亲,充满自信,而且很具有感染力,孩子们自然被吸引;其次,是她讲课的内容里,时常有突破传统的意外之“料”——总能看到她细心揣摩学生心理,匠心独具地结合课文,或融入故事,或创设情境,或变化环节,等等,从而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畅游课堂,快乐学习;还有,她的班集体文化建设也总能独树一帜,别出新“料”——“三班小讲堂”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舞台;九岁“成人”礼主题班会上,学生们自信满满,家长们泪流满面……所有这些,不仅源于她平时用心的学习、苦心的实践、精心的积累,更是她挚爱教育、真爱学生的凝聚。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同盛小学原校长 魏玉玲)

“文体意识”是教师对于不同文体的自觉感受和理解,以及对不同文体的能动性解读,这是教师确定有效的阅读策略的基础。

一、基于“文体意识”的阅读策略研究之因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的要求。

综观《语文课程标准》各段的课程目标:“低段教材先后呈现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中段主要对叙事性作品做了课程要求;高段对说明性文章、叙事性作品等提出具体要求。”学段课程目标对各种文体的学习有具体的课程要求,例如,第二学段对古诗文的课程要求是“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其中“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的要求正是基于对这一类文体特色的关注。

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需要。

不同的文体需要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形成开放的、创新的阅读思维。采取“千篇一律”的阅读模式,在抹杀课文文体特点的同时,也导致对课文理解的表面化、庸俗化、概念化。学生的习作结构死板,立意不新,这正折射出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同时,学生对于“文学艺术”兴趣不大,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偏低,这也是阅读教学中忽略文体特征的结果。说得通俗些,只有教师引领学生真正品味了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之韵味,才能引导他们今后创作出更美的文学作品。

二、基于“文体意识”的阅读策略研究之法

基于文体意识的有效阅读策略的确立,来源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以及体现文体特色教学内容的选择。只有把握住不同文体的艺术特征,解读好不同文体的原生价值,选择好不同文体的教学价值,以符合文体特色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走入文本之美,语文的课堂才能展现真正的生命力。

下面我就以《忆江南》为例谈谈如何确立写景诗词的阅读策略。

1.《忆江南》体现文体特色的文本解读。

解读一:《忆江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组作品中的其中一首。主要讲了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曾经那么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像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它是白居易67岁时创作的,当时他已经离开江南12年了,但是江南依然令他无法忘怀。

解读二:《忆江南》一词,那“胜火”的“江花”,那“如蓝”的“江水”,把读者带入了一幅色彩艳丽的江南春景之中。然而“江南”在白居易心中不仅仅是个地方,那里有他青年欢乐的洒脱,有他中年为官的壮志。“江南”跟随这些光辉的记忆已经成为白居易不能割舍的生命片断。当白居易已过花甲之年,体弱多病而又仕途失意,那“春光明媚”的“江南”怎能不令他“忆”呢!从这个层面解读,《忆江南》这首词是通过“红与绿”的对比,抓住了“热烈的江花”与“宁静的江水”这两种意象,既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又抒发了白居易的千古情怀。

第二段的文本解读比第一段更加深入,这源于它把握住了诗词文本的艺术特征。诗歌的艺术特征在于它的意境美,而意境美“都是通过‘意象’来表现的”。简言之,意象就是文学作品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物或事物。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36首古诗词,各种题材争奇斗艳,但无论是写景的,还是叙事的,都离不开景物的铺陈,因此,教师在解读这些古诗词时需重点品读作者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怎样写这些景物的,以及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情感氛围。教师只有抓住了这些诗词中的景物,才能揭示承载了作者情感的意象,从而走入作品,领会其文化内涵。因此,这首词的教学主要聚焦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上。

2.《忆江南》基于文体意识的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一:谈话导入—知作者—读通顺—解词意—悟词情。

阅读策略二:谈话导入—领略美景—想象美景—感悟美景—景中诵情。

“策略一”是我们初步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普遍崇尚的“方法式”教学,它对古诗词的阅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后,他们更需要深入感受古诗词,走入古诗词内涵的阅读方法。

基于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忆江南》一课时,我采取了“策略二”,以“江花”和“江水”为线索,先找到美景,初步理解,再想象美景,描述画面,然后补充资料,感悟美景中的情感,最后创设情境,反复诵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既引导学生抓住了“江花”与“江水”两种景物,并发现“热烈”与“宁静”的对比,更进一步通过想象补白、补充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白居易壮年与暮年时的“不同境遇”,从而使这首词的“意象”在他们心中形象化、生动化,从而引导他们进一步走入白居易难以割舍的江南情怀。他们在自学《忆江南》的另外两首词时,也会从“景”或“物”入手,体会作者的感情。“策略一”和“策略二”的有效结合,丰富了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提高他们阅读古诗词的能力。

当然,这一过程同样需要以层次性的诵读为手段。古诗词充分的诵读,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不同层次的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直抵诗词的意蕴深处。

“高质量的古诗文教学可以引领学生走进宏大、开阔、高尚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有力地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拒绝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为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阅读教学意义之所在。

我推荐的书

◎《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王荣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什么是教育》,【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三联书店

◎《叶圣陶教育文集》,刘国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我与小学语文教学》,田本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忆江南白居易美景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忆江南
早春(节选)
忆江南
筼筜美景
独特美景
忆江南(其一)
海洋美景
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