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责任制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3-05-06 06:47:42王吉琴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24期
关键词:责任制层级科室

王吉琴 陆 琳

新疆木垒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新疆木垒 8319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完善护理管理体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护理管理人员所关注的重点课题。层级责任制管理是近年来新型的一种护理管理方案,它是通过护士层级分类,将护士岗位与工作内容详细分工的一种新型护理管理体系[1]。笔者近年来将层级责任制管理方案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之中,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的4个科室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未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的4个科室为对照组,两组科室内护士构成比例、护士职称、学历背景、工作年限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个科室均按照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实验组4个科室按照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具体如下。

1.2.1 岗位分配 根据护士级别(分为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及构成比例进行分组,每组中必须有1名高级责任护士作为护理组长,初级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各1~2名。根据每个科室床位情况,按照比例分给每个小组,使每个病人的护理工作责任到组,组内工作可由护理组长统筹安排。

1.2.2 工作任务 助理护士主要承担患者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初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患者的入院手续及处理,执行医嘱及部分基础护理工作,同时执行技术性护理操作,护理组长主要负责制定护理计划及护理管理工作,对技术难度较大的护理工作亲自操作,负责查房、健康知识宣教及汇报护理工作等,同时指导和监督下级护士的护理工作,负责协调护患关系及监督护理质量等工作。

1.2.3 各组间护士相互合作 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虽将病人责任到组,但各组间护理工作不可绝对分开,对于需抢救的患者,一组护士不能独立完成护理工作时,另外一组护士需主动给予帮助,以提升总体护理质量,这一点由护士长监督。

1.3 观察指标

分别选取两组科室内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内容主要为基础护理落实情况、生活护理落实情况、护患沟通落实情况、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本次研究每组发放问卷200份,实验组收回196份,对照组收回195份,有效问卷分别为196份和195份。

1.4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4个科室在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护患关系、健康教育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82%(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科室护理质量及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2]。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对护理人员分层管理,使护理工作更加具体化、责任化,在激励护理人员工作激情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不同阶层护理人员的优越性,每组护理人员中,必需配备一名高级责任护士作为护士长,而高级责任护士有着较强的工作能力及临床护理经验,不仅可起到引导低级护士正确工作方法的作用,同时有着较高的责任感与沟通、协调能力。而低年资护士可通过自身岗位实现自己的工作价值,还可通过具体的护理工作不断学习和总结工作经验,从而逐渐提升自我护理工作水平[3]。

笔者认为,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优越性:①层级责任制管理体系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实施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后,初级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对护理工作可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措施,从而消除了互相依赖、工作盲目的心理状况,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护士长可有针对性地对组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监督初级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的护理工作,提升总体护理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的观察组科室在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护患关系、健康教育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表明通过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整体护理工作质量。②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实施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更为融洽,患者知道自己的责任护士后,可在第一时间将自我需求告知责任护士,而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需求后可尽早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的实验组科室护理满意率为9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82%(P< 0.05)。表明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更能体现个性化服务理念,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提升护理满意率。③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后,护理人员工作更加明确,护理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感增强,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及依赖性,使护理工作更加快捷、有效,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④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可减少护患纠纷,有关研究表明,54%的护理差错是由护理规章制度不严格造成的[4]。当实施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责任得到明确,护理工作的执行更加具体化,每个步骤的工作都有护士长制定和监督,这就有效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从而减少了护患纠纷。由此可见,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护理观念[5]。

综上所述,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周素良,马迪迪,李伟芬,等.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5):67-69.

[2] 李玉美.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3-5.

[3] 方芳,程云,周剑英,等.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基础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14-117.

[4] 冯锦芳.病区层级管理联合护士质控反馈会议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5):26-27.

[5] 潘永秀,徐银帆,廖兵飞.护理层级管理对护理质量提高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635-636.

猜你喜欢
责任制层级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4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主审法官责任制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