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研究

2013-04-29 21:13:47甘玉青曾庆立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科克生烃烃源

甘玉青 曾庆立

摘要:I盆地是东南亚某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盆地总体勘探程度较低,油气勘探前景广阔。该文从构遣演化、地层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富集规律等方面对盆地油气地质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构造演化 地层特征 成藏条件 富集规律

中图分类号:P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250-02

I盆地构造位置位于若开褶皱带和掸丹那沙林地块之间的中央低地,为白垩第三系沉积盆地。盆地近南北走向,总体呈S形,南北长约1600km,东西宽约150-200km,面积约为25.2×104km2。盆地油气勘探始于上世纪初,截止目前已发现油气田49个,可采储量2736.45mmb(油当量4.35×108)。

1.构造演化

盆地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两个弱伸展挤压的构造演化旋回和六个演化阶段(图1)早白垩世的强烈隆升期、古始新世的弱伸展断陷或拗陷期、渐新世挤压拗陷期、中新世弱伸展断陷或拗陷期、中新世末的强烈变形期和上新世碰撞造山期。

2.地层概况

盆地在上侏罗下白垩统基底上,沉积了一套厚达20000-25000m的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沉积物,岩性以河流三角洲浅海相的砂岩、粉砂岩和页岩为主。从老到新发育的地层有:上白垩统卡巴组,古新统庞吉组,始新统朗欣组、提林组、塔本组、蓬当组和尧河组,渐新统瑞泽道组、巴当组和鄂霍明当组,中新统标贝组、库奥科克组和奥博贡组,上新统第四系伊洛瓦底群(图1)。

3.油气成藏条件

盆地可分为三个Ⅱ级构造单元,即西部深坳带、中部隆起带、东部浅坳带,有利油气聚集区带主要位于西部深坳带。

盆地主要烃源岩为始新统朗欣组、塔本组、尧河组以及下中新统标贝组的泥岩和煤,干酪根类型以Ⅲ型为主。盆地南部油气主要产自中新统标贝组,盆地北部和中部产出油气均与始新统烃源岩相关。盆地南部中新统标贝组碳质页岩和褐煤的有机碳(TOC)含量为0.5%-2.5%,属Ⅱ和Ⅲ型干酪根,被认为是优质烃源岩。部分地区井下和露头的地化资料表明始新统尧河组在盆地中部地层厚度大于600 m,烃源岩有机碳(TOC)含量0.5%-2.0%,为好烃源岩。钻探证实盆地中部始新统塔本组上段为一套含煤的烃源岩,下段为非煤系烃源岩,塔本组烃源岩具有较大生烃潜力,该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始新统朗欣组埋藏较深,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由于钻井揭示较少,其分布特征不十分明确,据区域沉积特征及西缘露头资料,认为朗欣组主要为非煤系烃源岩,仅盆地北部朗欣组发育煤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但泥页岩有机质丰度较低,而盆地中部露头区朗欣组有机碳(TOC)达0.5%~1.8%,为好烃源岩,具备良好的生烃能力。另外,上白垩统卡巴组泥岩虽然从未在钻井中钻遇过,但露头样品有机碳(TOC)含量平均1.42%,Ro平均为0.68%,显示其处于高成熟阶段,为Ⅱ型干酪根,为好烃源岩,具备较好的生烃能力。

盆地自下而上主要发育始新统蓬当组,渐新统瑞泽道组、巴当组和鄂霍明当组以及中新统标贝组、库奥科克组和奥博贡组等七套储集层,储集岩类以砂岩为主,局部存在中新统渐新统灰岩和火成岩储层。盆地北部的主要储集层是始新统蓬当组上部、下渐新统瑞泽道组、巴当组和上渐新统鄂霍明当组的砂岩,另外,标贝组和库奥科克组也具有一定储集性能,并产出原油。始新统砂岩的孔隙度为15%-27%;渗透率为92~361mD,有时高达563MD。在盆地南部,下中新统标贝组和下至中中新统库奥科克组的砂岩是主要储集层。标贝组顶部砂岩的储集物性最好,孔隙度为7%-32%;渗透率为30~415mD。库奥科克组底部由砂岩和页岩交替组成,砂岩单层厚度为15~30m,总厚度在一些地方达280m。孔隙度为7%-30%;渗透率为0-350mD。在下中新统标贝组中的楔形碳酸盐岩建造中也发现了含油气层。

遍布盆地的上新统第四系伊洛瓦底群是区域盖层。夹层泥岩是大多数砂岩储层内部的有效盖层。另外,晚期活动的断层的侧向封闭对油气藏起着改造和破坏作用。

盆地内北部始新统油气生成和排出的时间始于中中新世末期,并持續到现今。盆地中早期挤压构造形成于中中新世,其后这些挤压构造经历了转换挤压变形和旋转变形,导致进一步的构造重建,也可能增强了现有构造捕获油气的能力。盆地南部下中新统烃源岩在早上新世处于生油窗,部分处于生气窗内。大多数圈闭形成于中新世末期。圈闭形成的时间总体早于或同步于油气生成和运移的时间。

盆地中发育的圈闭可分为构造型圈闭、地层圈闭及岩性圈闭等三大类。已发现的大多数油田以构造圈闭为主。大部分油气田都位于晚上新世形成的东部隆起带的北北西南南东走向的背斜上。由于区域构造应力的差异,不同部位的圈闭类型有一定变化。

(1)盆地北部以逆冲断层及其上下盘伴生的背斜及断背斜圈闭为主;

(2)盆地中部以逆冲断层上盘的局部构造为主,不但有大量受逆冲断层控制而形成的背斜和断背斜圈闭,还有与走滑断层相关的花状构造圈闭,及由正断层控制的宽缓背斜;

(3)盆地南部发育与伸展断层相关的背斜、断块等构造国闭,及与基底古隆起相关的地层、岩性圈闭。

盆地中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是断层、裂缝和节理、层理面和下至中中新统高渗透性砂岩。运移方向垂直于北北西南南东走向的生烃中心。

4.油气富集规律

盆地的油气主要产自中部和北部的凹陷,目前已发现油气田49个,探明石油(含凝析油)可采储量约1.42×108t,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约4400×108m3

(1)油气藏在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有利生烃向斜周缘的构造带,生烃中心控制着油气富集。油气具有近源、沿构造带走向成带分布的特点。

(2)油气藏层位自下而上有始新统塔本组、蓬当组、渐新统瑞泽道组、巴当组、鄂霍明当组、中新统标贝组、库奥科克组、奥博贡组,含油气层位在平面分布上具有由南往北逐渐变老的趋势。南部含油气层位主要集中在中新统,中部和北部则以中新统和渐新统油气田为主,有少量始新统的油气田。

(3)油气藏流体类型分布具有规律性,表现在纵向上始新统渐新统以产油为主,油气同产,中新统以气/凝析油为主;平面上,北部和中部以产气为主,油气同产;南部以产气/凝析油为主。

猜你喜欢
科克生烃烃源
黄骅坳陷上古生界埋藏史研究及生烃有利区预测
矿产勘查(2020年8期)2020-12-25 02:46:44
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开放日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留学(2019年21期)2019-11-23 05:57:06
巴布亚盆地烃源岩分布及生烃潜力评价
东濮凹陷西南部晚古生代—早新生代烃源研究
科克:利河畔的巧言城
中国三峡(2016年9期)2017-01-15 13:59:32
中国近海湖相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AMulti—viewInterpretationofSunshineSketchesofaLittleTown
“科克曼女生问题”的探讨
大学数学(2014年2期)2014-09-20 05:43:22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下古生界生烃潜力研究
柴达木盆地柴北缘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