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红
2012年,教育部向全国下发《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科课程标准(2011版)的通知》,表明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出台,预示着课堂教学改革又将更加深入地开展.那么,剖析、反省前面的做法,对照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给下一步的新一轮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是很有必要的.
本人在学习走在改革前沿的先进学校的做法后,结合自己所教班级的情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做好实施前的充分准备
1.主动学习相关理论,做好学生动员工作
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改变教学观念,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把学到的新理念传给学生,做好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员工作,使师生能够思想统一、行动一致,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铺垫.
2.做好课堂流程的预先设计
教师应做好课堂流程的预先设计,如整堂课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干什么;独立探究时,教师给学生准备什么问题、什么练习来检验探究的效果;合作交流环节,教师给应出什么问题、什么练习;等等,都要在课前做好准备.
3.做好学生分组的安排工作
学生的分组应该是有条件地自由组合.教师把全班学生按学习层次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人数以3~5人为宜,由教师指定几个学生作为组长,再由组长选组员,个别的由教师协调组合.这样,既保证每组学生层次的均衡,又能保证组员之间的融洽交流,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
4.制订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方案
教师可通过课堂表现记录(指定某同学负责记录),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讲自己的体会,或提出自己的疑惑,或帮助解决同学提出的疑惑等,然后通过赋分形式进行评价,定时统计公布,旨在让学生毫无顾忌地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实现教学预期的目标.
二、组织好课堂的学习环节(以初中数学课为例)
1.学生独立探究(约5分钟)
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并尝试完成导学案中的第一部分“课前预习”,让学生独立探究新课知识,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师疏通教学内容(约5分钟)
在学生已自主探究新课的基础上,由教师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简要的疏通,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新知,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
3.学生分组合作(约15分钟)
学生按预先的分组安排,进行分组合作交流,一方面交流独立探究的收获和疑问,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一起完成导学案的第二部分“课堂练习”.在这过程中,学生重在交流.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可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提示.
4.学生交流互动(约15分钟)
让学生分批到讲台上讲解,第一批主要讲自己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疑问等,第二批主要是就前面同学讲的观点进行补充,或解决疑问,或提出更好的解题方法等.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环节,也是最能出彩的环节,能使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教师组织工作的重点所在,教师应采取量化等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当然,碰到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参与解决.
5.教师点评总结(约5分钟)
教师先概括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把学生反映的主要疑惑疏通清楚,对发言的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特别是一些出彩的地方给予特别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后不断反思完善
改革犹如摸着石头过河,会有不足,有风险,甚至有失败.所以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完善中取得越来越好的效果.同时,要注意定时征求学生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各项检测来检验实际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和教材观,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的构建.因此,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需要超越过去的学生观,对学生赋予新的认识和理解.
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只有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有益的影响,才是成功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只有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成功的、生命常青的课堂.而“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正是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
(责任编辑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