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婷
信息技术是一门相对比较特殊的基础学科,就整个教学环节来讲,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是在机房里进行的,学生学习时,需要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掌握相关知识。下面就FrontPage中超链接谈谈自己的想法。
超链接是网页组成的重要元素,正是因为超链接的作用,使得因特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构成了开放互动、相互连接的知识网络,方便读者阅读时,灵活地选择,并主动而迅速地获取信息。
一、课堂再现
1.课题导入
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教师分发课前自己制作好的网页,引领学生浏览“我眼中的上海世博会”这一主题网站,引出本课主题——超链接。接着提出问题。
师: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当鼠标在页面上变成手型——“”,表示这个位置有什么呀?
生:超链接。
超链接的概念:在网页中,单击后会进行页面切换的网页元素叫做超链接。
2.学生演示
学生演示使用文本创建外部链接(链接到文件、电子邮箱)、文本链接到内部文档(书签式超链接)、图片链接到内部文档。
3.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链接源和链接目标
师:超链接首先要有链接源和链接目标。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刚才演示过程中什么是链接源,什么是链接目标?
生1:网页中文本、图片是链接源。
生2:连接打开的网页是链接目标。
师:链接目标可以是任意网络资源,如文字、图像、声音、程序等。
师:链接源除了刚才演示的文本和图像外,还可以是图像热区。
教师演示使用图像热点建立超链接。
4.学生练习
第一阶段:培养学生制作网页的能力。给出一个半成品网站,让学生对照题目,完成网页中的链接。(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的问题,有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这时教师应注意让学生讨论解决。
第二阶段:培养学生查询、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给定的素材,建立以“中国馆”为主题的网页,学生处理其中的相关信息,并与“我眼中的上海世博会”建立超链接。
5.作品展示
①让每个小组推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请作者介绍完成作品的过程。
②展示学生设计的“中国馆”网页,先让其他同学评价,后自评,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6.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五种超链接——网站的链接、文件的链接,E-mail链接、同一网页内的链接(书签式超链接)和图像热区链接。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超链接的复习课,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设计中,都是以学生操作为主,运用“学生主体性教学”。
第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增强学生对这节课的好奇感。利用“任务驱动”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浏览网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超链接。学生通过浏览的过程更深刻地理解了超链接在网页制作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通过基础好的学生的演示,再现超链接的创建步骤。由于网页制作前几节复习课中,已经涉及一些超链接的创建方法,所以,基础好的同学做起来还是得心应手的。
在点评时,有的教师提出“应使用文本链接到内部文档”,由于学生在运用超链接时,问题比较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它作为重点,在总结“链接源”和“链接目标”时,强调“书签式”超链接的重要性。将“书签式”超链接和图像的热区链接作为本节的难点。
第三,教师讲解之后,提出本节课的任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通过对网站的加工,进一步加深超链接的两个重要概念和创建方法。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对有问题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小组之间互相帮助,教师巡回指导,当遇到典型问题时,可让学生及时“演示”自己错误的操作步骤,让同学们一起帮助解决。这样既加深了这位同学的印象,也让其他学生在碰到同样问题时,不犯类似的错误。通过教师讲
解、学生演示,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信息技术课堂需要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法设计上不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和谐氛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信息技术教学是让学生掌握一项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主,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2.“任务驱动”贯穿课堂始终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样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真正掌握了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也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3.活用教学方法,体现互动性和合作性
网页制作是体现信息集成的一个重要工具,对于网页制作,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依次讲解。具体教学中,可以布置一个网站建设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生分组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爱好等进行分组,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能性课程,我们应该在更高层次上,让学生从电脑上发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