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企业资金链断裂危机频现,温州部分企业主欠债逃逸,造成债权人恐慌性挤兑,民间借贷引起广泛关注。本质上,民间借贷是短期债务,短期债务融资企业需要权衡激励与再融资风险。当前民间借贷活动呈现新趋势,资金来源、借贷形式以及资金用途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文章试图厘清民间借贷风险形成、扩散机制,及其潜在经济后果,从而减轻民间借贷风险,实现民间借贷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资金链断裂;民间借贷;利率市场化;加强监管
一、 引言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强烈,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产品外部需求急剧萎缩。此外,中国人民银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实施信贷紧缩政策,银行有效信贷供给显著下降。不利宏观经济环境使部分企业面临严重的经营困难和财务困境,其中资金链问题尤为突出。
然而,信贷紧缩政策下,民间借贷市场供需两旺。由于股市持续低迷,房地产调控政策从紧,大量炒股炒房投机性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形成民间借贷热。实体投资机会较少而且利润低,民间持有大量闲散资金。另外,高通胀预期下银根紧缩,这直接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和资金可获得性较低。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正规融资渠道狭窄,企业转向民间借贷市场融资以维持企业正常运营。因此,民间借贷既有供给又有需求。此外,民间借贷呈现高利率趋势,且规模大,参与广泛。据估算,民间借贷平均年利率超过20%,远高于央行所规定的基准贷款利率。
事实上,作为银行贷款的替代,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解决企业暂时性资金短缺问题,但高利率也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民间借贷的潜在风险大且不断累积,可能面临大规模违约风险。温州、鄂尔多斯等地部分企业陷入民间高利贷、企业主欠债逃逸事件频发,引发债权人挤兑,民间借贷诚信危机凸显,民间借贷可能诱发区域性债务危机。面对民间借贷危局,理解民间借贷风险形成和扩散机制尤为迫切。
二、 民间借贷
事实上,信贷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具体地,贷款人无法观察到借款人特征(如项目风险程度)、贷款人努力程度以及利润实现。这些信息问题会导致无效率。具体地,贷款前,贷款人对借款人质量拥有很少可靠信息。更好信息可能使贷款人不至于由于未能精确评估所包含风险而向低质量借款人提供贷款。放贷后,贷款人无法完全知道借款人如何使用资源。此外,一旦实现投资收益,贷款人无法验证。当投资获得高收益时,尤其是存在有限责任时,贷款人会有这样的激励,宣称业绩不好,从而要求减少贷款支付。
1. 短期债务融资。债务融资是企业重要的融资决策,其中债务内部结构如债务期限很重要。企业融资决策如负债和债务期限是造成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过度负债、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短期融资渠道冻结等。合理债务期限结构可以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提供管理者激励。短期与长期债务融资具有不同的激励特征。短期债务融资能够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传递企业成长机会信号、约束管理层、减少债权人受债务人掠夺、减轻投资不足,即短期债务融资合约治理效应反映在企业清算与约束管理层自由现金流处置权上;而长期债务使管理层处于控制中、防止管理层进行无效率扩张、阻止债权人剥夺价值和降低利率(Hart & Moore,1995,Caprio & Gemirguc,1997)。
然而,短期债务冻结是冲击的放大机制。本质上,民间借贷是短期债务融资,企业使用固定短期债务为风险长期非流动性资产融资,在发生财务困境期间经历了再融资冻结。由于担心未来市场恶化,短期债权人拒绝为债务再融资,这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短期债务会对企业产生负债方风险,或者融资风险。He和Xiong (2009a)认为,用固定短期债务为非流动长期资产融资产生债权人动态协调问题,并可能导致无效清算。再融资冻结显著特点是债权人拒绝债务展期,因为担心未来债权人也拒绝再融资。企业为长期非流动资产融资,使用固定短期债务并必须持续债务展期。一般地,短期债务产生跨期协调问题或者债权人信心不足,当企业基本面足够低,债权人拒绝为债务展期。因此,到期债权人再融资决策取决于其对未来债权人是否再融资的预期。
2. 民间借贷新趋势。当前,民间借贷在资金来源、借贷形式以及资金用途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总体上,民间借贷规模扩大、借贷利率趋高,借贷潜在风险增加。
家庭闲置资金和企业利润构成传统民间借贷资金主要来源。然而,当前民间借贷资金渠道更加广泛,个人、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甚至上市公司、商业银行等都参与了民间借贷。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社会蓝皮书称,在温州1 100亿元民间借贷资金中,10%是银行信贷资金间接流入。个人也参与放贷,江苏省泗洪县石集乡5 800多户居民,其中1 740户参与民间借贷,参与率接近30%。
在借贷形式上,社会融资中介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寄售行、担保公司、投资公司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这些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民间借贷。社会蓝皮书还披露,目前温州有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寄售行、典当行约1 000家,部分机构违规放贷,收取高额佣金和利息。
民间金融活动中资金需求也发生明显变化,资金用途不再以家庭消费和小额商业经营为主,而主要用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甚至是长期投资。2011年以来,受信贷紧缩政策影响,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民间借贷活动活跃。民间借贷主要用作企业暂时性周转资金,然而由于信贷紧缩政策,银行有效信贷供给严重不足,企业短期掉头资金变成长期投资资金。这样,所募集资金规模迅速扩大,出资人之间关系也相对松散。民间借贷资金被用于企业贷款到期周转,这直接导致借贷期限缩减,推高借贷利率,民间借贷风险不断累积。
更重要的是,在民间金融市场上,出资人变成纯粹资金供给者,最终资金使用者与出资人之间只有借贷合约关系,关系相对松散。因此,民间借贷近似于间接融资。民间借贷资金使用者和供给者关系越来越分离,初始资金提供者无法掌握资金流向,民间借贷从直接融资方式演变成间接融资方式。然而,传统民间借贷资金主要用于家庭消费和小额商业经营,所募集资金规模小,出资人之间关系密切,资金供求双方信息较对称,传统民间借贷近似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史晋川(2011)认为,温州民间金融市场中金融风险集聚和爆发根本原因是,民间金融市场赖以有效运行的人格化合约执行机制,无法保证民间金融市场合约有效执行,从而导致民间金融市场风险集聚和大面积爆发。出资人之间,出资人与最终资金使用者之间关系松散,人格化合约执行机制不能有效保证合约履行,民间金融市场聚集金融风险越大。
三、 民间借贷风险形成及扩散机制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银行借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Kashyap, Stein和Wilcox (1993) 认为,货币政策通过借贷渠道影响实体经济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在其资产负债表资产方,银行视贷款和证券为不完全替代,这样,货币紧缩的确减少银行贷款供给。二是,在其资产负债表负债方上,贷款和非银行融资来源对企业也是不完全替代,这样减少贷款供给有实体效应。信贷供给冲击对公司融资和投资产生影响。像银行借贷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产生是由于信贷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当净值下降,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增加。更低净值表明企业拥有较少抵押,从而增加逆向选择和增加支持冒险的激励,因此恶化道德风险问题。结果,商业银行更不愿意放贷,或者通过要求更高风险溢价或者减少借贷数量,导致支出和总需求下降。Bernanke和Gertler (1989),Bernanke, Gertler和Gilchrist (1999)指出,更低净值增加与债务融资中不对称信息相关的问题,从而增加外部融资溢价。货币政策通过以下方式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资产价格下降,这降低企业净值。因此,紧缩的货币政策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恶化,导致借贷,支出和总需求下降。另外,货币政策可能通过现金流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之差。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使企业利息支付上升,从而使现金流下降。持有较少现金流,企业拥有较少内部资金,必须外部融资。由于外部融资受不对称信息问题,从而外部融资溢价影响,额外需要外部资金推高资金成本,减少借贷,投资和经济活动。
Bernanke和Gertler(1995),Bernanke, Gertler和Gilc-hrist (1996)借贷外部融资溢价与借款人净值负相关。当借款人财富少,借款人与外部资金供给方之间利益可能差异较大,增加代理成本。由于借款人净值是顺周期的,由于利润和资产价格是顺周期的,外部融资溢价是反周期的,放大信贷可得性变化(Bernanke, Gertler & Gilchrist,1999)。
近年来,央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信贷资金供给紧张。银根紧缩下商业银行惜贷,正规融资渠道冻结,企业只能转向民间借贷市场,导致民间借贷利率持续走高且期限短,而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导致不少行业利润微薄,尤其是低附加值制造业,民间借贷短期内能够缓解企业短期资金短缺问题,但当民间借贷严重侵蚀企业利润时,民间借贷最终会压垮企业,从而无法支付民间信贷本息,出现企业家欠债逃逸危机局面。2010年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由于资金供应紧张,为维持项目,房地产企业转向民间借贷市场融资。大多数因资金链断裂而逃逸企业家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参与房地产投资或间接向房地产企业放贷,而其主业经营并未出现太大问题。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升,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融资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低。在高利率诱惑下,部分企业家从企业抽离主业运营资金,参与放贷。民间资本撤离实业部门投入到房地产、金融等服务业部门。温州等地民间借贷危机,主要表现为,在高利息下,企业资金链发生断裂,企业主“逃逸”,乃至引发连锁反应,使众多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出现大范围企业倒闭(范建军,2012)。危机爆发直接诱因是高利贷。民间借贷利率一般年利率20%~30%,最高可以达到100%,高出央行所规定的基准贷款利率3~8倍。此外,一般生产经营借贷资金比例下降,借贷资金主要流向房地产、煤炭等高利润行业以及其他投机性领域。社会蓝皮书称,温州有1 100亿元民间借贷资金,用于一般生产经营仅占35%,房地产项目投资或集资炒房占20%,民间借贷市场仅有40%,投机及不明用途占5%,进入实体经济尤其是一般生产经营的资金比例大大降低。
四、 民间借贷潜在效应
民间借贷可能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损害实体经济。
1. 企业融资成本上升。由于民间借贷利率不断攀升,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加重企业经营压力。当实业利润低时,企业加速从实体经济撤出资金。若企业利润低于借贷利率,民间借贷严重侵蚀实体经济利润,持有民间借贷的企业将面临巨大偿债压力,民间借贷可能最终压垮企业。受温州企业家逃逸事件影响,民间借贷市场出现资金供给恐慌性收缩,这对企业融资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实体经济。
2. 经济行为投机性。由于相当比例民间借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大宗商品等领域,一旦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如利率下跌,房地产、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违约概率可能显著上升,进一步加重民间借贷风险。投机性市场上企业资金链断裂反过来会增强资产价格下降预期,部分企业可能面临更大偿债压力和破产风险。民间借贷可能导致资金流出实体经济,强化经济行为投机性。
3. 流动性风险和担保危机。企业拥有长期投资项目,而民间借贷是短期负债,期限较短,这样,企业的资产负债期限严重不匹配,容易对企业产生流动性风险,从而,那些基本面正常但缺乏流动性的企业容易遭挤兑而陷入财务困境。另外,部分经营状况正常企业陷入担保困境,出现资金问题。企业通过互相提供担保形成担保链,抱团贷款,从而缓解融资约束,然而企业间密切的金融联系也可能成为财务风险集聚、扩散渠道,如资金链断裂、扩散风险,可能诱发区域系统性财务危机。
4. 破坏民间信用基础。民间借贷主要依赖血缘、亲缘、地缘民间信用,和借贷中介社会信用形式,缺乏规范的借贷合约。2011年以来,温州等地不少中小企业发生经营困难,无法偿还到期债务,部分企业家、借贷中间人逃逸以逃避偿债责任,削弱民间信用对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约束作用。
究其原因,民间借贷潜在风险大,其体制根源是二元信贷体制,造成资本错配和资本成本扭曲。商业银行具有明显所有制歧视,主要向国有企业提供贷款,由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严重且缺乏抵押品,民营企业遭遇更加严重的信贷配给。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较高。此外,实体经济利润小、银行储蓄利率低、高通胀预期、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下,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相对有限。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对民间借贷资金需求量增加情形下,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民间借贷市场。2011年,货币政策趋紧,货币总供给增速放缓,商业银行惜贷,民间借贷成为企业的主要外部融资渠道。企业民间借贷融资需求增加,导致民间借贷规模扩大,借贷利率急剧攀升,违约风险也增加。最后,民间借贷利息高且期限短,对企业产生流动性风险和偿债压力,民间借贷市场游离在金融监管之外,其资金规模、价格及流向难以掌握,从而可能诱发潜在风险。
五、 规范民间借贷
1. 民间借贷合法化。制定民间借贷法律法规,明确民间借贷合法地位,界定民间借贷主体,借贷活动范围和方式,规范民间借贷活动。
2. 实行利率市场化。放松民间金融市场资金价格管制,即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通过资金供求关系决定民间借贷利率。
3. 创新监管模式,构建多层次金融监管体系。完善民间借贷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创新监管模式,监督交易和风险控制相结合;构建以民间金融行业协会自律性监管为主导,银监局、司法部门等多层次金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 范建军.我国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和对策.经济纵横,2012,(4):26-29.
2.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社会蓝皮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 Bernanke, B. S. and Gertler, M.“Agency costs, net worth, and business fluctuation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79):14-31.
4. Bernanke, B.S. and Gertler, M.Inside the Black Box: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27-48.
5. Bernanke, B.S., Gertler, M.and Gilchr- ist, S.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6,(78):1-15.
6. Bernanke, B.S., Gertler, M.and Gilchr- ist, S.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in a Quantitative Business Cycle Framework. In J.B.Taylor and M.Woodford, Eds. Handbook of Macroecono- mics. Amsterdam: Elsevier,1999.
7. Caprio L., and Demirgü?-Kunt A., The Role of Long Term Finance: Theory and Evidence, Policy Research Department-The World Bank,1997.
8. Hart, Oliver, and Moore, J.,Debt and seniority: a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hard claims in constraining manage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567-585.
9. He, Zhiguo and Wei Xiong, Dynamic debt runs,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Princeton University,2009.
10. Kashyap, Anil K., Jeremy C.Stein, and David Wilcox.Monetary policy and credit conditions: Evidence from the computation of external financ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3,(83):78-98.
作者简介:郑和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