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中有关京剧内容的教学研究

2013-04-29 20:30:08杜海红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过门唱段京剧

杜海红

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之中。教育部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并决定先行试点,然后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如此,培养对京剧艺术的品赏能力、演唱能力,就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由于刚刚起步,条件不足,经验缺乏,目前很多中小学音乐教师对京剧进课堂教学还感到疑难、困惑,不知所措。因此,如何推进京剧进课堂教学就成为音乐教师、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与歌曲进行比较是搞好京剧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有比较才能鉴别,在与同类事物的比较中,事物的特性、本质、规律才能充分显现,从而便于人的认知和把握。善于与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是认识事物、提高自身应对和操作能力的诀窍。当人们对一个事物感到懵懵懂懂的时候,拿出一个比较熟悉的同类或相近的事物进行一番比较,人们就会对其产生清晰的印象[1]。比如,有些农村人还没见过电脑,但家里有电视,就可通过与电视的比较来让其认识电脑。比如,电视只能被动地观看节目,电视台播放什么,你才能看什么,而电脑则可自己挑选节目,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对电视,自己没法主动调整节目的播出时间及时长,只能按电视台播放的顺序从头到尾观看,而电脑,自己则可随意选择播放时间,可自由地倒退、前行和跳转;电视的节目是十分有限的,大多数就几十个频道,但电脑的节目却是无限的、海量的,要什么有什么;电视没有内存器,无法输入、保存信息,无法录入文字、进行数学计算、处理图表、制作图像、传递声像字符信息,而电脑则恰恰以这些为主要功能。通过这一番比较,即便没有见过电脑的人,也会对电脑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京剧为众多戏曲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眼下的人们,都对歌曲很熟悉,而对京剧等传统戏曲却感到陌生,那么就可通过与歌曲的比较来让学生把握京剧的特征、艺术特色和演唱技巧。无可置疑,与歌曲进行比较是搞好京剧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戏曲与歌曲的差异

戏曲和歌曲都是以歌唱为主,伴随以文学、舞蹈、表演及器乐的艺术形式,有很大的共同性,这是人人都可感受到的,这里不复赘述。但是,对于戏曲和歌曲的差别,很多人却感到模糊,理不出头绪,现对此做一下归纳。

第一,歌曲的内容比较简单,每一首大多都各自独立存在,不能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戏曲的内容则比较复杂,由多个唱段组合而成,可以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一场戏就是一个情节连贯、跌宕起伏、悬念顿生的故事系列。

第二,歌曲主要是用来抒情的,不管叙事,而戏曲则主要是用来叙事的,通过叙事来表达感情和思想观点。故而听歌完全是娱乐,看戏听戏则既是娱乐,又是在长知识、受教育,可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了解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早年,教育不普及,大多数人都没上过学,不识字,没有读过历史书籍,其对历史的了解主要就是通过观赏戏曲获得的。

第三,歌曲主要是用来抒发词曲作者和演唱者个人的情感,而戏曲主要是用来表达民众心底固有的稳定情感。故歌曲的个人色彩比较浓重,而戏曲的群体共性色彩比较明显。

第四,歌曲由于短小、转向容易、掉头快,故适应时代的能力较强,可表达时兴的内容,紧扣时代脉搏,代表新潮流,容易受到思想单纯、阅历浅的年轻人的喜爱;而戏曲,由于篇幅长、内容多,转向不易,掉头慢,故适应新时代的能力较弱,但累积精华的功能较强,从而导致历史剧目较多,即使是现代戏,也多为表达民众主流稳固观念的剧目,容易受到思想深沉、阅历丰富的年龄较大的人们的喜爱。

第五,歌曲的表演形式很简单,一个人或几个人就可以表演,有无道具、舞台均可;而戏曲则很复杂,需要化妆、道具、舞台、背景、文武场及一大堆工作人员,这些都齐备了,才能表演。

第六,歌曲演唱,主要靠胸腔、腹腔共鸣;而戏曲演唱,则主要靠鼻腔、头腔共鸣,发声位置不一样。

第七,歌曲基本是一种单纯的声乐艺术,而戏曲则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把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等多门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的音乐,不仅有“唱”,还有“念”。戏曲表演,需“唱念做打”四工俱全。

第八,在表演中的自由度大不相同。歌曲的词和曲,是由创作者事先写好的,在演唱中,必须严格地尊重原作,态度严谨,一个字、一个音符都不能改,个性、风格并不是改变歌词、音符,只是利用依音和滑音做一些修饰而已。而在戏曲的演唱中,则灵活多了,对同一剧目的同一唱段,不同的演员可有不同的唱词,即便唱词相同,具体唱法也会有所差别。如果演员觉得有些字唱起来拗口,完全可以稍作改动,只要不违背语音的自然规律即可。

第九,使用的语音不同。在中国大陆,除了某些少数民族,演唱歌曲都是用的普通话。而戏曲由于是在某特定的地区形成,往往使用方言进行演唱,同一方言的人听来虽特别好懂,但不同方言的人往往会听不懂。比如,北方人听越剧、沪剧、淮剧、闽剧等,几乎一句也听不懂。京剧因为是徽班进京后适应北京地区的语音而形成的,故其语音是在湖广音、中州韵的基础上融合了京音及其它好几种地方语言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语音”。其语音跟一般的地方戏又有区别。而这种“艺术语音”在中国乃至世界歌唱艺术中都是独具一格的。京剧语音的伸缩性也很大,它的语音标准很灵活,不仅语音标准不同,还要照顾到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注重咬字清晰,字正腔圆,在吐字、行腔收音时,讲究声音要“立”。

第十,声乐格调不同。歌唱声乐的拖腔是“小波浪”,甚至有的是“直”的,而戏曲声乐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在拖腔时,声音颤动的幅度比较大,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美学原则[2]。

三、在与歌曲的比较中推进京剧进课堂教学的具体办法

京剧进课堂是对于传承艺术的有益探索形式,如何开展和有序推进这个探索的进程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就目前可进行的探索途径和方式方法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范本。

1.先对戏曲与歌曲进行总体比较

在京剧进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要对戏曲与歌曲进行总体比较,以此让学生了解戏曲与歌曲的共性和差异,对其个性特征、艺术风格、演唱技巧、历史渊源、演变轨迹及发展规律有个概括性的了解。上文所概括的戏曲与歌曲的十点差异,可作参考,并可根据自己的理解、领悟再加补充、完善。

2.接连播放歌曲和京剧唱段

在上课的时候,可先播放一些现在学生们都比较熟悉的流行歌曲,比如说周杰伦的歌曲等,然后再播放京剧唱段。这样,就可使学生对二者间的差别有一个听觉上的直观感受,产生切实的感悟。心理上也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疏离感、隔膜感、排斥心理。现在的学生都熟悉流行歌曲,而对京剧等戏曲比较生疏,如果一上课就开始给学生们播放京剧,那么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甚至开始排斥。若先播放流行歌曲,再播放京剧唱段,他们自然会耐心体味二者间的差别,从而消除疏离感、隔膜感,逐渐产生了解、学习的兴趣[3]。

3.对京剧的唱词与歌曲的歌词进行比较

不管是歌曲的歌词还是京剧的唱词,一般都是每两句组成一个相互呼应的乐句,都要求押韵,尤其下句必须要押韵。但歌曲的句式比较灵活,各种各样的都有,而京剧唱词是在我国古律诗与说唱艺术影响下形成的,字句比较严格规整。一般来说,京剧唱词的句式大体有七字句、十字句和五字句三类。七字句的结构为“二二三”式,如《搜孤救孤》中的“二黄原板”:娘子不必太烈性,卑人言来你是听……十字句的结构为“三三四”式,如《捉放曹》中的“西皮慢板”: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背转身自埋怨自己做差……五字句的结构为“二三”式,如《沙家浜》中阿庆嫂所唱的“西皮流水”: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七字句为基本句式,用得最多,叙事、抒情很多都用七字句。十字句用的也不算少,常用于导板、原板、散板和摇板,也用于慢板。五字句大多是揉在其他句式的唱段中,如《辕门斩子》中的“西皮散板”的开头:怒恼杨延昭,蠢子听根苗……五字句的独立唱段,不是很常见。不管哪种句式,上句的唱,结尾时要扬起,给人以伸展延续的感觉;下句的唱则要平稳、短促,给人以间歇和结束的感觉。当然,为了丰富表现力,剧作家们也对京剧唱词的句式作了新的探索,采用了与传统不同的句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一些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唱段,对七字句与十字句都有所突破,采用了长短句相结合的形式。比如在《平原作战》中“想那年杀敌挂花来村上,你撕破了棉衣来裹伤;煎药汤,亲口尝,果树下,勤了望,北风刺骨寒,鬓发结冰霜,日夜守护在身旁……”使唱腔更加变化多端,酣畅淋漓,人物感情得到充分揭示[4]。

4.对京剧和歌曲的曲谱进行比较

不管歌曲,还是戏曲,都需有过门,但用过门的频率是大不相同的。歌曲要比戏曲少得多。歌曲的开头常有过门,段落的衔接处也常有过门,但各个乐句之间并不一定有过门,用休止符就可把各个乐句区别开来。京剧等戏曲,使用过门的频率非常频繁,不仅开头有,各个乐句之间有,而且除了快板外,每个乐句中间的停顿处也都常有过门,至少会有休止符。比如,七字句的第二三字、四五字之间,十字句的第三四字、六七字之间就常有小过门或休止符。如京剧《铡美案》中包公的著名唱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首句导板“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一句,“包龙图”之后、“打坐在”之后都有小过门,而尾节“开封府”之后则有长长的过门。样板戏《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段《临行喝妈一碗酒》的首句“临行喝妈一碗酒”中,“临行”之后有休止符,“喝妈”之后有小过门,而尾节“一碗酒”之后也有小过门[5]。

四、推进京剧进课堂教学的其它措施

虽然说,与歌曲进行比较是搞好京剧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但并不等于说仅有这条途径就够了,还需采取其它措施与其相配合。笔者建议再采取以下措施:

1.架构京剧艺术通识教育大课堂

京剧除了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之外,它的每一个唱段都是一个故事,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曲目,可能在这里面包含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或者是一个神话传说。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实际教学中京剧已不只是一门音乐课了,它应该是多门学科共同的任务。在京剧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唱”这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如果直接教他们各种京剧的唱腔,会让他们觉得乏味,而从戏曲当中所蕴涵的人文思想入手,反可增加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单纯的依靠音乐一门学科的教育,是不够的,需其他学科参与、配合。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多讲解戏曲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戏曲的意境。在历史课上,老师可以选择特定的曲目,讲述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及真实的历史情节。通过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帮助学生理解戏曲所展示的故事,形成较为完整的印象。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戏曲编排,使用京剧的乐器、服装道具进行情境排练、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融入到戏曲的情境中,激发他们学习京剧的热情,逐渐培养他们对戏曲文化的热爱。

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多举办一些戏曲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者是校园演出等,借助多媒体一起来欣赏经典曲目,教会学生如何欣赏戏曲,让学生主动走进并了解戏曲,这样便可以减少他们对京剧的抵触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们逐渐从美学的角度学会自己欣赏京剧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感。

2.营造京剧艺术教育大环境

京剧进入课堂,不单单是学校单方面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笔者小时候,因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电视还没有普及,村里、社区里经常会组织一些文化单位来小区演出京剧或者其他戏曲节目,从而营造了一个很好的艺术教育环境。可是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已经被电视等多媒体代替,也随着各类多彩多色的文艺节目的出现,反而对戏曲节目的热衷度不如小时候。这是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青少年甚至都没有接触过戏曲这门艺术,自然就会对戏曲艺术感到冷漠,甚至嫌弃,觉得戏曲不符合历史的潮流,不符合现在人的审美观念。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的角度为儿童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戏曲的教育氛围,不要只把学习戏曲局限在学校之中。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力量往往甚于学校教育。

首先,多安排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多组织学生们到剧场观看戏曲表演,让他们与戏曲直接接触,好让他们能从中感受到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和戏曲本身的艺术魅力,同时被戏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所感动。

其次,要发挥戏曲专业学校的功能,让他们走进中小学进行专业的演出和辅导。例如,帮助学校老师设计课程,创造演出机会,让学生们和艺术家能同台演出,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接触,把被动式的教学变成主动式的教学,成为学生自己的一种需求。

第三,政府要加强对戏曲的关注程度,增加资金投入,聘请一些专业的人士及民间艺术家、艺术传人、票友等到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戏曲授课。

参考文献

[1] 杨英法.矛盾的处理、解决方式问题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2] 戏曲和歌曲有什么区别?搜搜问问.http://wenwen.soso.com/z/q262477400.htm.

[3] 燕筠.“京剧进课堂”的意义及教学策略.教学与管理,2009(5).

[4] 梨园世家.京剧的唱词结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37c8b010009l3.html.

[5] 关迪.浅析京剧演唱与歌曲演唱的关系.艺术研究,2004(2).

猜你喜欢
过门唱段京剧
绵绵古道连天上
黄梅戏艺术(2021年1期)2021-03-29 06:08:08
京剧表演开始了
童话世界(2020年14期)2020-12-18 05:04:38
一弯新月挂半天
黄梅戏艺术(2019年3期)2019-11-22 03:08:08
莒县过门笺的传承与保护
魅力中国(2019年2期)2019-01-13 05:01:57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45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7
浅析山东梆子慢板板式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1:52:20
浅析山东梆子慢板板式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08:32:26
火呀火呀
音乐生活(2016年8期)2016-05-30 17: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