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翠萍
近几年,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旧的课堂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但是现阶段,课堂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供我们效法和参考。
只有深入课堂,才能发现真实具体的问题,才能使我们的理论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本文的访谈是以大同城区某小学校教师14名、学生30名为访谈对象,访谈内容大纲经过提前的探讨拟定。
一、“课堂管理”定义
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技能。所谓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顺利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管理行为。只有在各个方面协调好,让学生在一种适合的环境下学习,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讨论现实课堂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探索其解决方法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影响小学中段课堂管理的因素
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讲形式流于表面,或者没有把心思分给“课堂管理”这一块,总觉得自己的任务就是教学,管理是班主任和学校的事情,和自己关系甚小。这都是一些不良的现象,下面就这些现象加以分析。
1.班级人数过多
根据我们对现实情况的调查,现在的小学存在一个普遍的状况就是班级人数过多,尤其在一些所谓的“好班”。例如该校三年级的一个班级,他们的人数为七十三人。在一个教室里,除了讲台就全是座位,从讲台下面开始一直延续到后面的墙,座位之间也安排得很紧密,座位中间的两个走廊也是刚刚可以走一个人,后面的垃圾桶都没地方放,就是放在唯一一个没人坐的座位上。整个教室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拥挤。这个问题是整个小学都有的,而小学中段学生介于“自我”和“自律”的发展中间,依赖“他律”的发展,介于小学低段和高段之间,于是也就属于小学中段的一个显著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班级人数过多会导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堂纪律混乱,不利于教学进行
实录:某三年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整个过程中班级十分的混乱。前六排的学生基本上还会跟着老师“走”,而后三排的学生却开始掉队,自己干自己的,有看课外书的,有写课外作业的,有打闹的等等。
四周后,由于座位的变换,原来在后排的同学向前移动了四排,也就是说以前脱离教师视线的学生,现在处在教师的视线之内。明显地,他们自身的情况就有了好转,以前上课平均走神五次的可以降低为两次、打闹的同学也跟着座位的提前而收敛许多。
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个人活动的空间,人与人之间总保持着一定的人际距离,当人口密度过大,个人活动空间遭到别人侵占时,人的行为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在人数较少的班级里,课堂纪律往往较好,教师用于课堂管理的时间较少,而在人数较多的班级里,由于单位面积内人口密度过大,学生个人活动空间相对受到他人挤占,这往往成为诱发少数学生好动争吵,破坏课堂纪律等行为的一个主因”。这种课堂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教师将学生管死,干脆不安排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另一种是教师只辅导部分学生进行活动,无暇顾及课堂秩序,课堂纪律混乱,处于失控状态。
(2)教师关怀不均,不利于孩子成长
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课余时间,教师更喜欢和成绩好的孩子聊天,也乐于和其聊天。而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讲,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好的,有时还会训斥;家长也没有精力或者是不懂得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显而易见,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吸引了教师更多的关注,他们的表现得到了教师的赞扬,也就相当于得到了正面强化,产生了正效应。这样会在无形中给学生增加自信,增加学习的兴趣。当然,也从正面利于其性格、精神和情感等的发展;而对于那些成绩相对不怎么好的学生来说,他们缺少教师的关怀,给予他们更多的是训斥。如果学生长期都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而且还有可能造成这部分孩子精神、智力等方面的困扰。
2.课堂行为管理方式欠佳
课堂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于孩子们不当行为大多会采取体罚、讽刺挖苦,甚至是赶出教室等“以恶制恶”的方式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排除来自课堂内外的各种干扰,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例如:四年级的一个小学生在课堂说话的时候,教师直接拿粉笔头就扔了过去;没改错的后果就是回家后抄写一百遍;没写作业的后果就是让在教室门口罚站等等。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达到组织课堂教学的目的,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容易忽视的负效应,造成师生情感对立,关系紧张,使问题行为更加严重,有时也可能造成教师自身的尴尬,出现“下不了台”的现象,严重地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形象及威信、风度等。同时,也将打断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打乱教师的思路,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另一方面,也缩短了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时间,可能造成教师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完成计划的教学内容。从学的方面来看,“一人害病,全班吃药”,必然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导致学生知识输入过程受阻与中断,严重浪费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并因此有可能导致全体学生对教师的不满。
3.课堂教学方式不科学
首先,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不科学的地方。新课改要求教师们在课堂中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比如“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合作学习”等等。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却不尽人意,有些教师把这些方式都流于表面,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比如说,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非常浅薄,根本没有达到讨论的深度,其结果就是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使新课程的理念流于浮表。
其次,他们的教学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自己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进行教学,他们在课堂上期望学生像高段学生一样自律,而在回答问题时又想让他们像一二年级的学生一样畅所欲言。这显然是矛盾的,不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
如果你的教学方式学生不认同,他就会产生反感的情绪,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样,明显不利于课堂秩序。
三、解决对策
1.班级人数的控制
班级人数过多一直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特色”,长期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阻碍学生的发展。“班级人数过多”是国内基础教育现阶段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在一些所谓的好学校、或者是好班级情况会更严重,而在一些师资不怎么好的学校,情况就会有所缓和。相关部门应该将教师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让各个小学可以均匀发展。
例如,某小学是本地最好的小学,其中数学教师是每班配备一名。而在另一所规模一般的小学里,我们发现,他们一名数学教师至少带两个班,全校英语教师两名,如果留作业的话,一名教师根本连作业都批不完,导致的结果就是:干脆不留!知识巩固是知识学习的保障,它与知识的领会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在知识学习中,学生不仅在领会的基础上巩固,而且在巩固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学生们的学习势必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如果能让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很好调节,学习成绩必然会得到改善,随之而来,家长在进行择校的时候,也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不会再往一个班里硬挤了。人一旦少了,上述由于人数多而引起的问题也就会相应地得到缓解。
2.课堂管理建议
有句话说的很形象,“三年级的孩子呈马鞍形”就是说三年级的学生在许多方面都是不规律的,时好时坏。小学中段——三、四年级是学生的一个转型期,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这个课堂上,教师不仅承担着教授知识的重任,同时也要教会学生许多其他的道理,因为许多东西都是有内在联系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以后的发展是离不开教师的影响的,所以我们就要好好研究研究这个教学的过程应该怎么样来进行科学管理。下面就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来进行探究。
(1)新课程课堂评价标准的落实
课堂评价标准是教师工作的动力之一,也是他们进行自我评价的参考,他们会朝评价的标准去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所以说,课堂标准在现实中的价值是非常重大的,对教师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因此要想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首先就得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新课程课堂评价标准已经形成,主要是从教师课堂行为和人格力量、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总评。但是教学评价标准还是以传统的“成绩好坏”为主,不论是学校的评价标准,还是家长衡量标准都还是以最终的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因此我们在评价系统上也应该使其规则化,形成具体的评价标准,不能只靠语言来进行指导改变。必须从评价标准上彻底颠覆以往的价值取向才可以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改变自己的评价系统,进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许多教师的自身素质存在很大的缺陷。对于学生的错误,如果教师有足够的素质,能随机应变,是可以使课堂气氛改善很多的。可是现今的教师还是沿袭旧的恶习,不是批评就是体罚,完全没有教师风范,因此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刻不容缓。
①增强教师关怀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首先你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要有童心,这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们经常打骂学生,尤其对男同学,不是扇耳光就是拳打脚踢,甚至还会用脏话来骂学生,诸如“笨蛋”、“白痴”、“奇笨无比”等词语。给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被人们总结为:“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扶不行。”说明心理暗示对一个人的作用是多么的大,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其“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而这里的“暗示”大多数来自教师之口,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激励多么的重要,有时候就能决定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
②提高随机应变能力
课堂上有学生开始走神了,大多数教师的反应就是训斥,用自己响亮的呵斥声把他重新带到课堂。但是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改变一下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因势利导,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把學生的注意力重新引入到课堂,那么,你的行为无疑是被学生们赞许的,你的课堂会因为你的智慧而变得和谐。
一位数学教师正在讲质数与合数的知识,此时,只听教室外传来了“咚咚咚……”的马达声,而且这声音还不见停止,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也开始变得浮躁,东张西望。突然,教师灵机一动,大声说:“现在大家开始数数,看拖拉机的响声有几下,然后回答你数的是质数还是合数。”于是,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开始数起来,注意力自然就回到了所学的内容上。这个案例中,当学生的注意力已游离教学目标的时候,如果这时命令或强制学生听讲,不仅教学效果不好,而且会影响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该教师巧妙地把环境中的噪音变成了自己的教学工具,是非常巧妙的做法。体现了一名教师的大度,也表现了他的智慧。给以“面子”的基础上,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真可谓自然天成,机智灵活。
③加强教学技巧
根据对教育对象的认识,首先要知道,太过幼稚的方法是不适合小学中段学生的,精心设计的话语反而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弄巧成拙。其次,太过平淡的语言也不可以采用,因为他们毕竟刚刚经过低端的学习。在两个极端之间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用语和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多查阅一些关于学生心理特点的书来了解学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的教学缺憾,经常自我反省,提高教学技巧。
总之,教学技巧的运用是一种实践和探索。它需要一个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时刻关心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才有可能给学生合适的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一旦决定了要当一名教师,就必须承担起这份重要的责任。
四、结语
以部分老师和学生的访谈和课堂观察为研究资料,发现小学中段课堂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从班级规模、课堂评价标准、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与探究。以期在新课改的带领下,能够把握其真正的指导意义,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庄辉明.明天的教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马治国,田凤梅.教室标语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原则.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32(4).
[3] Bergstrom,J.M.&OBrien,L.A.Themes of discovery.Educational leadership,200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