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育思潮对20世纪前期我国现代教育研究的影响

2013-04-29 00:44:03耿红卫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教育学实验学校实验

耿红卫

中国教育的现代演进过程是近效法日本远效法欧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和欧美的教育思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实验教育思潮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影响最大。

一、实验教育思潮对我国现代教育研究的影响

实验教育思潮是指流行一时的,反映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利益要求和普遍心理的实验教育思想潮流。它是作为传统教育思想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在以赫尔巴特传统主知主义的教育思想影响下,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中小学校忽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学习负担过重,身心发展受到严重戕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实验教育专家、学者试图运用实验、观察、统计、测量等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寻找解决传统教育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兴起了实验教育思潮。“五四”前后传入中国,大大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

1.西方教育实验理论著作得以广泛介绍与出版

20世纪一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掀起了一股引进、介绍西方教育著作的热潮。如《教育杂志》第4卷第10期介绍了当时德、法、美等国家实验教育学的发展状况,强调指出:“盖有根柢之教育研究,若非得确实之实验观察,决无结果也。”《教育杂志》第5卷第11期刊登了署名为“么龙”的文章:《教育学之研究法》,该文介绍了不少日本学者及他们的实验教育学,如乙竹岩造的《实验教育学》、吉田熊次的《实验教育学之进步》、稻垣末松的《莫爱门氏实验教育学》等。《中华教育界》第19卷第11期刊登了钱歌川的《摩伊曼的教育学说》(摩伊曼即梅伊曼),评介了德国梅伊曼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理论。1938年拉伊的《实验教育学》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等等。这一系列西方实验教育理论的翻译和介绍,推动了实验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尤其是拉伊、梅伊曼、桑代克、麦柯尔等人的著作被陆续翻译到中国,对中国教育实验化和教育研究方式科学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2.欧美创办实验学校受到中国教育界极大关注

欧美各国创办了很多实验学校,这一实践活动对中国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黄公觉认识到创办各种实验学校是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并把当时世界上的主要教育趋势归纳为四种,其中之一为“实验主义”。他强调说:“近代科学之所以迅速发达,其原本于实验;教育家有见于此,以为研究教育,或实施教育,也非注重实验不可……本着这种实验精神去研究教育的理想或方法,于是成立了许多实验学校。”[1]这种实践趋向传入中国,很快就有许多实验学校应运而生,如东南大学附小进行了多项科学的实验研究,主要有:“(1)生字教学讲解法与练习法之比较实验;(2)练习大字,究与小字成绩有若干裨益之实验;(3)中国文字横写与直写之比较实验;(4)注意写字与随意写字之比较实验;(5)毛笔钢笔铅笔书写之比较实验”等[2]。在教育学术幼稚的当时,该校已开始实施可控的教育实验,这为中国教育界带来了一股科学研究之春风,相关实验研究由此起步。

3.教育测量、智力测验方法得到推广和运用

“五四”前后,随着杜威、孟禄、麦柯尔等西方学者的相继访华,教育测量与智力测验等科学方法在中国逐步流行起来。一批崭露头角的学者如俞子夷、廖世承、陈鹤琴、陈选善、艾伟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他们翻译、编制和实地试验各种测验,同时,通过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成立各种测验研究机构等途径来推动此项运动;另一方面他们还著书立说,撰文宣传介绍测验的一般性质和效用等。然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测量工作者并不是为了测验而测验,而是一开始就和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如有人撰文提倡使用精细的测验将不同智力的儿童按程度分班,因材施教等。此类活动提高了教育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教育实验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教育测量、心理测量、智力测验、教育统计等方法的运用不仅推动了教育实验的深入开展,而且对教育实验的信度和效度的提高以及对实验作量化考查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教育实验的逐步推进,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法等也日益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4.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得以开发与研制

当时不少学者善于吸纳西方教育理论的精髓,创造出一些新的教育研究方法。比如,现代教育实验专家李建勋受到拉伊的教育过程三段论(假设、实验和应用)的启发,把新教育实验分为八个步骤:(1)问题的选择;(2)问题的声述;(3)调查有关研究;(4)应用假说;(5)搜集资料;(6)整理资料;(7)提出结论;(8)做成报告。还创造性地把研究方法归结为四类:一是历史研究法;二是常模调查法;三是实验法;四是溯因法(包括原因比较法、相关法、个案法及发展法)[3]。这些研究步骤和方法被运用到教育领域,有利于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此外,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等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各级各类学校也进行了广泛实验,比如,穆济波主持的东南大学附中国文科道尔顿制实验等,通过实验、统计、调查等科学方法得出新式教学方法的信度和效度。

总体来看,实验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界产生很多积极的影响,一些人士不断尝试运用实验等科学研究方式来革新中国教育研究面貌,在实践上取得了很大进展。有数据表明,1933年以前国语科开展的红红火火的小问题实验达30余种,如上海市立实小主持的“国语科应否用书”实验、安徽中心实小主持的“国语教材每课要多少生字”实验、东南大学附小主持的“朗读与背诵何者效率最大”等。在理论上也取得了不菲成绩,如1933年罗廷光、王秀南合著的《实验教育》一书,奠定了中国实验教育理论的雏形。艾伟出版的《阅读心理·国语问题》(1948年)、《阅读心理·汉字问题》(1949年)等著作,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实验进入了理论总结期。

二、我国现代教育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前期,一些人士运用西方实验教育理念改造我国现代教育研究方式取得很大成绩,这是事实,但是由于机械照抄照搬、没有结合本土特色灵活运用等原因,致使我国现代教育实验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

1.实验分散而无系统

当时的实验项目虽多,但真正有组织、有计划的整体改革和重大项目不多,多数是“小问题”实验研究,其研究也多处于自发的状态,缺乏全盘考虑和统一领导,所以得出的结论多是局部经验,用于指导一个学校乃至国家教育实践显然不行。正如李廉方所指出的,在当时整个教育界千疮百孔之际,“小问题实验本为改进教学的必循途径。但有两个问题:一是在吾国整个教育需要改造时,仅仅枝节为之,不易影响全部;二是国内种种实验,根本体系上多未深究,仅从片面求浮泛之效率,不无遗憾。”[4]

2.实验问题简单重复

在中小学教学法实验中,有些实验学校避难就简,仅选一些靠常识即能判断的问题作为实验项目。再加上各个实验学校在研究中,彼此孤立而缺乏相互联络,很少相互合作,共克难关,结果出现了实验问题严重重复的现象(由小学书写实验即可见一斑),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在人力、物力、财力都有限的中国,这种简单重复的实验给整个教育界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3.实验范围过于狭窄

当时的教学实验大都集中在沿海发达省市,如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实验学校一般集中在城镇而非乡村,又加上许多学校出现了明显的贵族化倾向,如设备考究、收费高、生源挑剔等,所以普通家庭的学生很难有机会踏入实验学校的校门。由于实验对象不具有代表性等诸多因素,导致实验范围很难扩大,实验结论很难推广。

4.崇尚速成,不问结果

在当时的实验热潮中,一些学校不顾自身条件,在缺乏严密计划、科学设计和客观评估的情况下,“潦草将事,但求速成,不问结果”[5]。学校之间,相互模仿,相互标榜,出现为结论而实验的倾向,这样就大大削弱了教育实验的科学性。

5.忽视学科教育的特殊性

当时主要采用的还是自然实验法,企图用纯理科或纯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解决文科教育的所有问题,因过分强调实证和科学而陷入形式的困境。

以上諸多问题是制约20世纪前期我国现代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瓶颈”,今天的教育研究者应当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 黄公觉.最近教育思潮的趋势.教育杂志,1922(9).

[2] 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册).台北:台北宗青图书公司,1991.

[3] 许椿生,陈侠,蔡春.李建勋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 李廉方.最经济的合科教学法.河北教育厅1946年自刊本.

[5] 王秀南.实验教育发微.中华教育界,1932(8).

猜你喜欢
教育学实验学校实验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2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实验学校
辽宁教育(2020年4期)2020-04-01 10:22:24
做个怪怪长实验
教育学是什么科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
绵竹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