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

2013-04-29 13:48陈海霞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笔者情境数学

陈海霞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摒弃以往教师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层层引导学生释疑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驾齐驱,共同提高,应成为数学课堂的新追求.

[关键词] 教学设计;课堂问题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数学学习是有问题的. 而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的调查:现在课堂上,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大约只有13.8%左右. 更多调查显示:学生问题意识淡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敢问,怕问错了受批评,怕问的问题太简单了被讥笑. 因此,教师首先得从心理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障碍,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有疑敢问.

教师的形象是营造和谐氛围的关键,如果课堂上教师以一个伙伴、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就会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学氛围在不经意间进入一个和谐的状态. 数学课上,笔者常把自己和学生放在一起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上学期在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教案时,笔者忽然想起“我和大部分学生都属蛇,我的年龄正好是他们的3倍.” 笔者决定用好这一资源. 在巩固提升环节,笔者设计这样一个情景:能告诉老师你的年龄吗?很多学生大声地说12岁. 调皮鬼刘畅立即抗议:“老师,你直接问我们年龄不礼貌.”笔者笑着说:“我们是朋友,没关系. 想知道我的年龄吗?我们可有缘了,我的年龄正好是你们的3倍,这是我教六年级以来第一次碰到的巧事.”“陈老师今年36岁,也属蛇,和我们一样哩!”大家兴奋地议论着,看笔者的眼神都变了.此时,爱提问的徐丽忽然站起来说:“陈老师,您刚说的这件事与我们这节课学的知识有联系吗?”“是呀!能联系到一起吗?”笔者把问题抛给学生. 大家立即安静下来,陷入沉思. 很快,数学大王薛晨兴奋地说:“我能编一道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数学题.”薛晨立即成为焦点,大家很好奇地注视着他,只听他说:“老师比我大24岁,今年我的年龄正好是老师的,今年我们俩各是多少岁?”“知我者,薛晨也!”笔者的感叹让薛晨很自豪地落座,也激起其他学生的思维,用这一话题,学生共编出6道类似的数学实际问题,让新知有了很好的归宿.

创设开放、探究的情境,让学生会问

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一个开放的贴近他们心理的,充满趣味性和神奇性的学习情境. 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趣味的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

1. 创设趣味情境,联想提问

新教材中有大量鲜活有趣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每一个情境都有极丰富的内涵. 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每一个情境,让学生充分想象、提问.如教学《乘加、乘减应用题》时,笔者用课件创设了一幅有趣的情境:夏天到了,勤劳的猴妈妈带着调皮的小猴子去摘桃. 看图,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猴妈妈摘了几个?猴妈妈和小猴子一共摘了几个?猴妈妈比小猴子多摘了几个?猴妈妈摘的桃子是小猴子摘的几倍?小猴子再摘几个就和妈妈一样多等等一系列问题,大大扩充、丰富了原来的问题.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观察、联想,这样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了教材中的情境.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捕捉信息、质疑提问的意识.

2. 创设类比情境,迁移引思

类比方法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让我们充分开拓自己的思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已经解决了的熟悉的问题或其他相似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类比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类比中产生迁移,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计算题:

4÷6=________,

(4×2)÷(6×2)=________,

(4÷2)÷(6÷2)=________.

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很快就发现三道题的结果大小相同,但各自的分子、分母都不同,于是便产生了分数是否也有类似于“商不变的规律”这样的规律的问题. 这种类比迁移中引发的疑惑会牵引着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下面的研究活动中去.

3. 创设操作情境,感悟促疑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这是说孩子们的智慧火花往往会在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中迸发出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数学实践操作活动. 如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时,笔者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测量教室门前排球场的面积. 45个孩子有44个一窝蜂地跑出教室,只有李一凡直接跑到笔者跟前问:“这么大的场地,这么小的纸片,怎么量?陈老师,你有大点的纸片吗?”笔者笑着说:“你不冲动,爱动脑筋,真了不起!你再想想,要多大合适?”笔者来到其他同学身边,听到很多问题. 生1:纸片太小了,我们可以用课桌来量吗?生2:你知道课桌的面积吗?生3:课桌太重,操作也不方便,我们为什么不把大家的纸片集中起来拼得大一些去量呢?生4:这个方法不错,可是移动起来不方便. 能找到一张大纸就好了. 生5:老师,您能找到大的东西吗?“我早就为你们准备好了,就看你们能不能想到!”笔者正想卖个关子,李一凡大声道:“陈老师,我知道,1平方米.” 很多同学恍然大悟:对!长度单位里有厘米、分米和米,面积单位里也应该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我们用1平方米大的纸片很快量好了排球场的面积. 在量的过程中还有学生提出:“如果要测量学校的面积,1平方米太小了,有更大的工具吗?”

“一个念头可以产生一个问题,也可以不产生什么问题. 一个涌上脑际的念头,倘若毫无困难地通过一些明显的行动就达到了所求的目标,那就不产生问题.然而,倘若我想不出这样的行动来,那就产生了问题,那就意味着要去找出适当的行动,去达到一个可见而不即时可及的目的……”让学生在上数学课时到室外去操作,这一活动很吸引学生. 所以,一开始学生兴趣很浓,但真正测量时,学生很快就发现要完成的任务很困难,于是产生了问题,便萌生了创造大面积单位的意识. 可见,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有潜力的,在实践中思考,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发挥示范、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善问

儿童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在质疑提问时,常常被一些表面现象或枝节问题所纠缠,以致始终游离于问题的本质之外,甚至离题万里. 因此,起始阶段,教师应把着眼点集中于自己的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热烈地讨论、积极思考,使学生渐渐产生一种想要自己提问供大家讨论的欲望. 同时,教师的提问还要在发现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为学生起示范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提问、会提有价值的问题、问到要害处.

如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笔者先让学生提出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很快提出了“8的乘法口诀有哪些?”“每句口诀是什么意思?”“学习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口诀间有什么规律?”“8的乘法口诀与其他口诀有什么关系?”学生提问后,笔者并不急于作答、评价,而是先让其他学生辨一辨、辩一辩. “你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提问的学生受到来自其他学生的质疑、诘问. 在这个过程中,提问的学生自觉地反省了自己所提问题的合理性,其他学生则在辩论中弄清了问题的“来龙去脉”,了解了一种提问的方法,达到交流互动的目的. 同时也充分暴露了思维的本质,促使学生自我调节、完善提问.

提供实践、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乐问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动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进一步的追求意念和力量. 因此,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提问的成功和快乐,从而乐于提问.

如六年级上册学完“分数除法、比和百分数”后,笔者出了一道题:光明小学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____________?学生思考片刻后陆续举手了,学困生优先,他们提出了“一共有多少人?” “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等用加减法解答的问题.此时,急性子刘畅抢着说:“老师,我能提出10个用分数表示的问题.”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她的身上,只听她大声说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 “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从第5个开始就变成了齐说. 刚说完,智多星钱彦忽然大声说还有:“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像这样的也可以提12个. 此时的思绪一点就通,12个刚说完,谢指楠又说:“我能把这些用分数表示的问题都改成用比来表示,如‘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姚乾又说:“我还能把它们改成用百分数来表示,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周雷情不自禁地说:“呀!我们都提出了76个问题啦!”这个数据着实让孩子们兴奋、骄傲,后面在探索“分数、比和百分数”这几类问题的区别与联系时,兴趣更浓、问题更多.

《2011版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舍得花时间,下工夫,引导学生从“敢问”到“会问”进而达到“善问、乐问”的境界. 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达到一种不唯书,不唯师,只唯理的境界,才能走得更远,更宽广.

猜你喜欢
笔者情境数学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
错在哪里